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在蒙古的真实境遇 到过蒙古的中国人,多多少少都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中国在蒙企业是这种抵触情绪的最大受害者。山东正元公司相关负责人曾向我提及,2003-2005年间,正元公司在苏赫巴托省开发金矿时,当地的环保警察与县长经常会来找麻烦。在乌兰巴托,曾有多名中国劳工向我倾诉自己在蒙古被打被抓的遭遇。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11,(24):52-52
西方人觉得中国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比较“累”。比如中国很多优秀的学生,千辛万苦地准备各种考试出国求学,为了获得高额的奖学金和国外工作的机会,选择的大多是难度系数极高的西方人避之不及的专业。  相似文献   

3.
潘洪其 《民主》2010,(2):54-54
在2010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上读到一篇文章,说印度人的脾气格外好,比如两辆车在马路上发生刮蹭,两个司机既不会为此争执不休,更不会大打出手,而是大大咧咧地各自走开。作者感叹说,相形之下,中国人的脾气似乎越来越坏了。  相似文献   

4.
《理论视野》2013,(10):87-88
《光明日报》2013年7月26日刊登印度人孟莎美的文章写道,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  相似文献   

5.
西方人觉得中国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比较累。比如中国很多优秀的学生,千辛万苦地准备各种考试出国求学,为了获得高额的奖学金和国外工作的机会,选择的大多是难度系数极高的西方人避之不及的专业。他们总在工作,他们刻苦认真,常常穿梭于实验室和图书馆之问,经常是班里  相似文献   

6.
在印度金融中心孟买最富有的南部有一家很受欢迎的中餐馆——林阁酒家。该酒家的林老板说:中国餐菜谱种类多、口感好,很受印度人喜爱。林阁酒家是孟买最纯正的大型中餐馆,拥有100多种菜和数种主食,兼有中国南北风味,包括传统的广式叉烧包、上海馄饨和小笼包、北京宫保鸡丁和蒸米饭、南方烧鸭等。林阁酒家在孟买已有几十年的中餐经营历史。抗日战争开始后,我父亲从中国南方汕头来到印度孟买做生意。1945年抗战胜利后,我父亲在现在酒家门前的对过开了中餐馆。1990  相似文献   

7.
刘震云 《党政论坛》2014,(16):55-55
我是1978年上的北大中文系,我们班有五十多个人,现在,去世的已经有四个,退休的占一半。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我经常看到有人说:中国要走向世界,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作为日本人,我完全同意“食在中国”的说法,我这么多年留在中国的最大理由之一就是为了吃。  相似文献   

9.
梁嘉文 《党政论坛》2010,(14):36-37
“提到中国,您最先联想到什么?” “劣质食品”、“仿造名牌”、“红色共产主义”……访谈室内没有中国人在场,提问者与回答者都是韩国普通国民。围绕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印象,他们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他们一连串的回答中,多数是中国人所不乐意听到的。  相似文献   

10.
廖雅慧 《侨园》2013,(11):29-29
<正>我第一次去中国的时候,我才39天大。在中国认识了奶奶、爷爷、姑姑、姥姥、大姨、二姨、大伯,好多人。我在中国住了几个月,就回到美国了。现在我去中国非常多,去了差不多九次了。有些年是夏天去,有些年是冬天去。不管什么时候去,每次都会看到新的东西。我妈妈和爸爸是北京人。去中国会住在北京。我现在已经去了15个省。从寒冷的东北到酷热的香港;从上海的高楼大厦到黄色沙漠的新疆,我都去过了。我跟爸爸、妈妈、奶奶、姑姑和爸爸的堂弟一起开车旅游。在中国旅游看到中国的好多好事和坏事。中国城市里有好多人,满街上都是。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08,(22):38-39
一、英戈·尼尔曼的《中国呼唤你》 作者英戈·尼尔曼在书中让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以及久居海外后归国的中国人讲述个人对中国的体会认识,从而构成了一幅中国全景图。恰恰由于书中难免的矛盾之处,从而使它比某些单一的试图解释中国的书显得更能说明问题。书中采访的有:民主德国驻华使馆最后一任武官(现在北京经营一家德式屠宰场及餐馆)、从幼时开始就坚持用筷子吃饭的瑞典演员、一个可疑的美国投机者及其丈夫、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08,(4):56-57
我多次见过普京,他智商极高,非常专注正在讨论的问题,而且相当熟悉外交政策。他不会试图以个人魅力迅速打动你。他与人保持距离,给人感觉智力非凡,善于把握战略,信奉俄罗斯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3.
在政府管理与社会服务方面,欧洲人眼中有三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公共服务的资金与结构问题;第二个挑战是外包与私有化问题;第三个挑战是提高治理与公共管理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印度知识分子整体来说有四个特点——是与旁门左道保持远距离。在印期间,我从没见过或听说过哪个印度学者为趋炎附势而滥招高官、大款为自己的博士、硕士弟子。同许多知识分子打交道,发现他们的  相似文献   

15.
袁南生 《党政论坛》2011,(16):55-55
印度知识分子整体来说有四个特点—— 一是与旁门左道保持远足巨离。在印期间,我从没见过或听说过哪个印度学者为趋炎附势而滥招高官、大款为自己的“博士”、“硕士”弟子。同许多知识分子打交道,发现他们的名片上只标明是否“博士”和“教授”,从未发现有人在名片上标明是否“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6.
张健雄 《党政论坛》2008,(24):31-31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有新的变化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有新的变化。一是在地域上从美国延伸到欧洲,在内容上从“军事威胁”扩大到“经济威胁”和“模式威胁”。  相似文献   

17.
桑柳 《党政论坛》2013,(8):29-29
1.我们鄙视“拼爹”族,却又“恨爹不成刚” 我们身边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人:工作有爹安排,房子老爹给买,车子从爹那儿开,票子说来就来。他们撞人了,对受害者说“我爸是李刚”;他们考挂了,对老师说“我爸是局长”。当身边的这些人在我们面前炫耀着自己爹的威风,自己爹的厉害,有爹万事皆小菜时,我们在心里总会严重地鄙视之:有爹有啥了不起,又不是自己的本事!  相似文献   

18.
王海 《学理论》2010,(25):82-83
在日常生活中与不同的人交流是很平常的事,礼貌在我们的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礼貌和文化之间也有着很紧密的关系,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传统和价值观,由此产生了对礼貌尺度不同的理解和应用。由于中国有着丰富悠久的文化,中国人的礼貌尺度也很复杂。通过分析中国人的价值尺度,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以及更好地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9.
邱雨  吴波 《理论导刊》2024,(3):101-109
美国等西方国家鼓吹和散播的“中国技术威胁论”,立基于西方进攻性技术民族主义和“修昔底德陷阱”的观念基础。“中国技术威胁论”表现样态复杂多样,集中表现为中国技术“偷窃论”“间谍论”“霸主论”“数字威权论”“武器研发威胁论”五种类型。“中国技术威胁论”是遏制中国发展的“中国威胁论”新变种,是资本主义国家转移治理危机民众视线进而维护治理优势幻象的新伎俩,是塑造中国负面形象进而恶化中国对外交往环境、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内认同的新手段。有效应对“中国技术威胁论”需从话语与实践双重维度展开,一方面要遵循中国立场与国际视野相结合、内涵性与大众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生产出有效的应对话语;另一方面要实现“技术威胁”恐惧的逆向转化,推进信任传播与好感传播,发挥技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很多同胞常常问起法国左、右派的分野和区别,因为听说国内现在盛行“屁股决定脑袋”的说法。那么在法国,支持或诋毁中国的,究竟是什么“派别或立场”的人呢?从这次胡锦涛主席访法,可略窥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