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71年时间里,不同语种的译本在欧洲广泛流传,这为《共产党宣言》的汉译提供了多样的文本依据。自1920年首次出版全译本算起,中国人学习运用《共产党宣言》已历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除了陈望道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外,《共产党宣言》还有多个中译本,  相似文献   

2.
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沛 《党史博采》2001,(12):29-30
在上海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件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建立,负责人为陈独秀。小组建立后,首先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小组成员陈望道根据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译出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列为“社会主义小丛书”第一种,用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由新青年社出版。 陈望道(1891—1977),浙江义乌人。1915年东渡日本,  相似文献   

3.
正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全文传入中国的人陈望道是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把这一著作全文传入中国的人。他是浙江义乌县人,1915年留学日本,1919年6月回国后,任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师,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1920年6月,他参加了陈独秀等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他于1919年底,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是1920年8月在上海首次公开出版的。它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起过极其重大的历史性作用。 1920年7月,陈独秀等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它的任务之一是系统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以便为建党奠定思想和理论的基础。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的第一种,以“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公开出版。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2,(10):38-38
陈望道是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把这一著作全文传入中国的人。他是浙江义乌县人,1915年留学日本,1919年6月回国后,任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师,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1920年6月,他参加了陈独秀等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他于1919年底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  相似文献   

6.
正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以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出版。初版的《共产党宣言》首印1000册。这部中国出版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在我国印刷品上印上了马克思肖像。此书一经发行,很快售罄。同年9月又印了第二版,改正了首印本封面错印的书名《共党产宣言》,书封上的书名和肖像也由红色改为蓝色。  相似文献   

7.
红安县革命博物馆收藏着一本珍贵的马恩经典著作单行本——《共产党宣言》。它是由陈望道翻译、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于1920年9月出版发行的中文全译本,是在中国翻译出版的第一种马恩经典著作,具有宝贵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确认为一级革命文物。 1919年,出生在浙江省义乌县清水塘村的陈望道从日本留学归来,应上海《星期评论》杂志社的约稿,首次在国内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1920年春,  相似文献   

8.
2020年是陈望道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100周年。它的翻译和出版不是偶然的、孤立的历史事件,而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也是历史的选择。"四大金刚"与"一师风潮"1919年6月,在五四运动的热潮中,陈望道从日本回到祖国。9月,他开始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下称"一师")任教。  相似文献   

9.
《党建》2020,(7)
正回信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同志:来信收悉。100年前,陈望道同志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你们积极宣讲老校长陈望道同志追寻真理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你们坚持做下去、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
钟斋 《学习导报》2011,(2):11-13
陈望道:《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首译者 陈望道,原名陈参一,1890年12月生于浙江义乌一个农民家里。1915年留学日本,学习文学、哲学、法学等,并在课外努力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919年5月陈回国,在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并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11.
正百年真理之甘"望道,你为中国革命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相信,历史不会忘记你。"在热播剧《觉醒年代》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陈独秀从陈望道手中接过一叠文件后,难掩激动。这份文件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也是陈望道加入《新青年》编辑部进而参加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100周年。然而,陈望道在《新青年》杂志上海编辑部的身份却成了一个问题。陈望道是否真的做过《新青年》杂志的主编?他在《新青年》编辑部究竟是一个什么角色?历史的真相是:陈望道既不是《新青年》主编,也不是一个普通的编辑,而是一个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宣言》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文献之一,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撰写的纲领,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并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用德文发表,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20月8日,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中文本在我国出版。2008年2月,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纪念,让我们重温历史,看看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鲁南 《世纪桥》2009,(4):52-55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然而,可惜的是,《共产党宣言》这一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革命文献的中文第一版本,却迟迟没有找到。  相似文献   

15.
正1848年《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俄国十月革命后,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一批有社会主义思想倾向的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介绍、研究和宣传。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出版,它的问世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大批有志之士通过它信仰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报刊文摘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此文献自1848年2月在英国伦敦出版德文版后,很快被译成法文、波兰文、丹麦文、日文等多种文字,风靡世界。1919年底,我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在杭州省立第一师范教书的陈望道,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将日文版《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于1920年8月在上海秘密出版。这是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这本书用白报纸印刷,共58页,32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南湖革命纪念馆的文物人员费尽周折,从广东省兴宁县一位退休老教师手中征集到一件文物,这就是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这本略显残旧的小册子,是陈望道译本第一版第二次印刷中的一册,因而格外珍贵.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二十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然而可惜的是,《共产党宣言》这本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革命文献,它的中文第一版本在中国大地却迟迟没有找到。周恩来总理生前一直关注着《共产党宣言》第一版本的寻找。  相似文献   

19.
1975年全国人大四届会议期间,身患绝症的周恩来见到时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的陈望道,热切地同他握手并询问道:“《共产党宣言》最早的译本找到没有?”陈望道不无遗撼地摇了摇头说:“没有。”不久,周恩来于1976年1月不幸逝世,《共产党宣言》的首译者陈望道也于1977年10月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20.
1842年2月。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共产党宣言》面世,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揭开了序幕。《共产党宣言》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它的诞生就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亮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解放的道路。《共产党宣言》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其传播过程颇为曲折,而其中陈望道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