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少奇视察都江堰陈先哮1958年3月18日,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到灌县(今都江堰市)视察都江堰。岷江两岸,菜花飘香,蝶舞蜂忙。上午9点多钟,刘少奇同志乘坐的轿车沿成阿公路驶上玉垒山山腰,缓缓地停在公路旁边。车门打开,少奇走下车来,迎候在那里的灌县县委书记...  相似文献   

2.
奋起自救,党组织就是依靠 5月12日14时28分,强震撕裂了都江堰市的平静,山崩地裂、楼塌路损、通讯中断……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分校(以下简称"分校")里围墙、水塔轰然倒塌,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尘埃.  相似文献   

3.
正马老说,书法艺术是一种线条美,文字有筋、骨、肉、血,延展开去,字如其人,做人也是一样的。他的谦逊豁达,在龙游曲沼的书法作品中,得以表达。盛夏,酷暑,车子从都江堰出发,一路往西,213国道在优美逶迤的山岭之间蜿蜒盘旋。马良骥的大儿子马军说,一家人每年夏天都要走这条路,到汶川境内的山谷里避暑。即使在那里,父亲也没闲着,文房四宝不离身,不仅每天坚持挥洒笔墨,还收学生。  相似文献   

4.
拜水都江堰     
伍振 《党课》2013,(15):114-117
拜水都江堰,一堰一传奇。 一直对都江堰有一种向往。古巴比伦王朝两河流域的古老灌渠早已沦为沙漠,而古罗马帝国的人工渠道也都弃置荒废——唯有中华都江堰,依然碧波不断,令我心生豪迈!  相似文献   

5.
张微微 《当代党员》2023,(23):33-35
<正>“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得天独厚的景色风光,让四川省都江堰市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潮。在浩浩荡荡的旅游“大军”中,来自重庆的游客占据“半壁江山”,在都江堰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渝”字打头的大小车辆。“都江堰不仅是成都的后花园,也是重庆的后花园。”都江堰市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忠胜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两地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不断提高文旅合作互动频率,  相似文献   

6.
岷江波涛涌,薄雾绕山峦,游人驱车逶迤,心驰路盘桓。一霎地动山摇,谁想残垣一片,灾难降人间。天洒哀悼泪,悲痛神州传。中南海,都江堰,汶川县,心心相连。一方有难八方援,众志凝聚成城,决心排除万难,盛世民为天。山水志不移,重建新家园。水调歌头—汶川大地震祭@汤浙龙~~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都江堰乡村旅游抽样资料的分析,探讨了都江堰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特点。研究表明,目前都江堰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是以都江堰市为中心向成都市辐射的扇形区,客源市场份额随距离的增加呈跳跃式变化。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都江堰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景观风格差异程度、交通可进入性、旅游资源和景观水平以及城镇化水平。通过多因子综合评价都江堰客源市场,划分核心客源市场、基本客源市场以及机会客源市场,提出乡村旅游市场开拓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每年清明时节,都江堰都要举行传统的放水仪式。在盛大的纪念活动中,人们缅怀李冰父子的功绩,祈祷巴山蜀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也意味着都江堰结束了一年一度的岁修,开闸放水,灌溉川西平原千万亩良田。都江堰位于岷江出山口。从群山中奔流而来的岷江水,由此进入川西平原。由于急流变缓,容易使泥沙淤积,堵塞河道,因此都江堰必须在每年十月下旬开始淘滩作堰,疏通河道,加固堤防。年年如此,称为岁修。20世纪上半叶,由于疏于管理,加之岁修经费被大量挪用贪污,导致都江堰十多年没能大修,灌溉面积逐年缩小。到1949年春天,“水旱从人”的都江…  相似文献   

9.
都江堰这座古老的城市在千百年风雨的洗礼中愈加生动、愈加挺立。2000多年前,这里诞生了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2000多年后,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这里重获新生。这座城和城中的人们从来不缺乏创造的梦想、勇气和毅力……快铁,带领梦想起飞  相似文献   

10.
“我来都江堰工作8个多月,感觉这里的人民给予我们的很多,我们奉献的很少……”;“我在政府工作了几个月,领导特别关心我们,我们感到很温暖,今后将更加努力地工作……”。近日,都江堰市委组织部会议室灯火通明,这是四川省都江堰市委、市政府为去年从外地引进的10名文秘人才召开的一次特别座谈会,表现出都江堰以真情留人、延揽人才、谋求发展的急切心愿。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为了大力构筑人才“高地”,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彻底打破阻碍人才合理流动障碍壁垒,构建全方位人才“绿色通道”,都江堰市采取拆墙铺路、开门扫屋,大力实施…  相似文献   

11.
27分钟,这是从成都到青城山所需的时间,这是—个让人不可思议的飞—般的速度。 2010年5月12日,在一列开往都江堰的和谐号动车组上,成都市政府、成都铁路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一年半建设,“5·12”地震以后四川开建的首个铁路项目——成都至都江堰铁路(以下简称“成灌快铁”)正式开通运营。至此,成都中心城区与郫县、都江堰之间形成了一条快速铁路走廊,从成都二环路上的火车北站到青城山最快仅仅需要27分钟。  相似文献   

12.
一、铜仁市开展户籍制度改革的条件分析1.制约因素:铜仁市与江津、都江堰等户籍制度改革开展较好的地区相比,进城落户的门槛更低,但多年来转户情况并不理想。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11年铜仁市GDP总量357亿元,不到江津区的一半;财政总收入50.6亿元,都江堰作为一个63万人的县级市,财政总收  相似文献   

13.
都江堰作为“世界遗产”,既是成都地域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因此,以都江堰作为文化产业创意的开发延伸,其历史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同样应秉承“生态本位”的道法传统,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他曾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1958年3月9日至26日,毛泽东在成都金牛坝招待所主持召开有中共中央领导人、中共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通称成都会议。会议期间,他特意视察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一会议期间,毛泽东决定到都江堰看一看,他叫秘书找来了《都江堰水利述要》《灌县志》《华阳国志》等认真阅读。3月21日,成都会议仍在进行,毛泽东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在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等的陪同下来到灌县(今都江堰市)视察都江堰。  相似文献   

15.
都江堰市,因拥有秦朝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道教发祥地青城山,而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给都江堰造成惨重的损失.山河破碎处,人民蒙难时.  相似文献   

16.
李家鸣,都江堰市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李大姐”。80年代至今,她先后被都江堰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个人,被成都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四年在公务员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她还被当选为都江堰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都江堰市妇联第九届委员和十届执委。对于  相似文献   

17.
5月17日下午5点30分左右,213国道都江堰至映秀段最后一处大的塌方区实现抢通,第一辆车已经通过。这标志着从都江堰到映秀的公路交通实现了全线贯通。日夜奋战——连啃硬骨头213国道是离震中汶川最近的一条线,被视作最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住进了新型社区。然而,仍有不少农民居住在散居院落中,环境卫生、公共配套设施均与新型社区相差甚远。如何消除这些问题,让我们去都江堰看看。着一袭白衣,手持三尺宝剑,都江堰市翠月湖镇五桂社区付家大院的古稀老人宋域安一连舞出几个飘逸的剑花,引得围观乡亲们连连喝彩。此时星级农家乐"罗鸡肉"老板梁  相似文献   

19.
重建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重建凸现之矛盾全国罕见,然而,都江堰出色地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灾后城镇住房重建的范本意义之花在都江堰处处盛开。  相似文献   

20.
重品都江堰     
临近“5·12”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我们再赴重灾区之一的都江堰,感受并记录下它灾后两年的新气象。 灾后重生的都江堰,有着很多让人心动的东西。不过,本刊记者最为之心动的还是都江堰决心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的气魄和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