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对加强和改进罪犯道德教育,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罪犯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罪犯道德教育存在的新问题,应着力创新和改进,在增强罪犯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本文讲述德育教育指的是伦理道德教育以及相关的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情感,有了道德情感才会产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现阶段高校的道德教育对情感因素的重视程度有些不够,而要想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质量,必须把握大学生的情感教育的规律,提高和增强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到所处环境和德育工作自身双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德育实效性不高。改变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状况,是我国高校德育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民族精神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变道德教育方式,提高德育对象的主体性;更新道德教育的内容,促进道德教育贴近生活;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在于道德教育主体是否能够化“他律”为“自律”。当前提高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到各项管理制度中去,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在实践中领悟“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进而推动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道德智慧的培育。当前大学生道德智慧缺失现象严重,究其根源唯科学主义、唯经济主义以及价值取向多元化等对高校产生负面影响,使道德教育失去了其应有的智慧品性。高校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大学生道德智慧的培育,采取科学性、人文性和艺术性的教育策略,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和问题.当前一些学生和公民的道德素质呈现下滑的倾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与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有一定的关系.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只有开拓道德教育的途径、创新道德教育的方法,才能真正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道德教育日益艰巨的新形势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直面问题,剖析不足,勇于探索集针对性和实效性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高校解决好"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一重大课题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体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是对全体公民进行道德教育,其中学校道德教育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渠道,积极开发和利用道德教育资源是增强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环境可以育人.学校德育环境、家庭德育环境和社会德育环境,对未成年人世界观的形成和健康成长,影响极大.一定要优化德育环境,以提高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面临严峻挑战,增强实效性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建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需要系统、客观测评,量表工具的使用及指数化处理有助于实效性的客观测评,在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上需要重大突破.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与结构方程建模的运用将有助于探讨不同因素对实效性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11.
民居楹联中有大量的道德内容。它不是以道德理论的形式而是以文学的形式出现的。这些内容不是进行理论灌输,而是讲述道德生活、道德情感,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道德情结与生活方式。道德文化是存在于其他文化形式中并渗透于楹联中的有着浓郁道德气息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道德实践活动作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未成年人道德人格的形成中占据重要地位。探讨道德实践活动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和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形成中的功能,是促进未成年人道德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克服传统的“学会生存”教育重智轻德和个人主义的弊端,发挥德育的基本功能,迎接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是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育的根本原因;西方发达国家学校德育教育经历了一个从重视、不重视到重视,由个人主义转向综合主义的曲折过程;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校教育应以德育为先、构建学校德育教育机制、注意德育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层次性、强化隐性德育教育的渗透性、重点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实践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教育是封建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工具,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是整个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思想道德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明代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构建了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崇儒尚王的思想教育内容、明礼导民的道德教育内容和警愚绳顽的法律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5.
和谐相邻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其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青少年德育对相邻关系的关注是欠缺的。从相邻关系的法律性和道德性的角度而言,青少年德育应当重视相邻关系教育,加强青少年在相邻关系中的容忍、信任和道德两难教育,建议现行中小学德育教科书中充实相邻关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我院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育人的中心环节,必须把它作为21世纪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笔者在对我院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我院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德育范畴与智育和美育范畴既相互交叉又相互区别.德育主要解决"信"与"不信"和"行"与"不行"的矛盾,智育主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以智育模式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重道德认知,忽视道德实践.德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层面,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美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层面,着眼于保持个体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与健康.高校德育中存在着把德育范畴界定得过宽、视美育为德育的一部分和把美育范畴界定得过宽、视德育为美育的一部分两种偏向.应明确德育与智育、美育的区别,确定阶级价值、"信"与"行"为德育的基本范畴,以利加强和改善高校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厘清网络德育的概念内涵,对高校网络德育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其特殊性,并探讨高校网络德育实施路径,是高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价值理性"出发,阐述了高校网络德育的概念内涵,分析了高校网络德育所具有的"主体性"和"生活性",最后,提出了网络上与网络下联动机制,对高校网络德育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礼"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核心,体现出以规条训练为基础,最终达到创造性的道德人格的以人为中心的道德教育观.在今天的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应该借鉴这种"礼"的德育观,既注重对规条的训练和解释,也要注重培养青少年开放的心灵和反思的能力,最终达到创造性道德人格意义上的"好人".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最基本也最原初的标志,它维系着社会道德生活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见义不为现象的出现昭示着社会公德系统产生了严重的故障.形成见义不为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经济体制转型带来道德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缺乏必要的道德共识;道德控制系统的乏力,使人们大多各行其是;保证和保障见义勇为的社会法规不完善,体制不健全,使人们行善的动机受损.矫正见义不为的缺德现象,需要我们在结合法治的基础上,加大社会道德调控的力度,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重建社会主义正义体系,使见义勇为、扶危助难的道德情操深入人心,促进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团结,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