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课》2010,(2):20-20
首先,美国显现出开始衰落的征兆。第一,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在下降,美元的霸主地位遇到日益严峻的挑战;第二,美国经济赖以发展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受到严重质疑;第三,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力遭到削弱。当然,判定美国开始衰落,并不否认美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全球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美国《赫芬顿邮报》发表评论文章称,奥巴马在一份书面声明中指责巴沙尔“折磨和屠杀”叙利亚人民,因此已下令冻结叙利亚在美国的资产,禁止美国公民在叙利亚投资和经营公司,并停止叙利亚对美国的石油产品出口。文章指出,美国和欧盟终于呼吁巴沙尔下台了。  相似文献   

3.
刘爱成  一民 《党建文汇》2002,(15):37-37
中国人在美国花大钱。如今,到美国去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虽然现在中国已经开始富裕起来,但按两国的平均收入和物价水平来说,在美国挣钱到中国花更为合算。然而奇怪的是,现在在美国的许多中国人,却是从中国带上大把钞票到美国花。  相似文献   

4.
隋荷 《世纪桥》2009,(11):41-42
纵观世界文学史,像美国这样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国家为数不多,在这么短的历史时期内,能够创作出卓越文学作品的国家更是凤毛麟角,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人务实开放的民族性格使他们在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更易于接受别国的影响。美国作家们一方面积极地向外国大师们学习,一方面勤勤恳恳地耕耘着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以本国为背景,以美国人乐于接受的手法进行创作,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享有“美国的文艺复兴”之美誉。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更是具有美国特色的美国文学的形成时期。  相似文献   

5.
一、美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它的非营利组织的历史已经有三百年了,比美国政府还早,实际上我们应该称它们为“政府前组织”,也就是政府发生前的组织。至今美国的非营利机构数量庞大,经济实力雄厚,社会影响广泛,从业人员众多。美国的非营利机构之所以如此发达,是与美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早在1930年左右,Alexis Tokyo在访问美国时所说的一段话很能说明美国的特点,他说:“美国是一个参与者的国度,不管任何年龄、任何人之间、任何性别,美国人永远尝试形成一个纪律性的组织。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为了建立由美国主导的以“民主和人权”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新秩序,实现美国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全球战略,巩固冷战成果、促进美国经济发展、保护美国安全、维护美国单极世界,适应“美国制下的民主”的国际战略需要,美国积极扶持南亚各国的“民主化”进程,这成为冷战后美国在南亚意识形态战略利益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期,美国进入了高速丁业化时期,凭借着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美国开始强劲崛起。美国实力的快速上升,引起了当时称霸世界的欧洲大国的担忧。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形式的“美国威胁论”蜂拥而出,这股旋风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欧洲各国,着实让美国人头痛了很久。  相似文献   

8.
据《环球时报》报道,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反弹达到惊人程度。在不少美国人看来,这是奥巴马为美国抱回来的巨型糖衣炮弹,欧洲正悄悄地给奥巴马戴上“紧箍咒”,借此操纵美国的外交政策。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其盟国,都有人呼吁奥巴马“如果是男人,就退掉诺贝尔和平奖”,或者要求他在领奖时,向世界说明他作为美国总统,“保留在必要时使用武力的权力”。  相似文献   

9.
王庆江 《奋斗》2001,(6):30-31
在去美国之前,我曾想,到美国去学什么?美国现代化程度确实很高,经济实力非常雄厚,经济管理也非常先进,但是,美国的经济体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与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不同的,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政策措施是否适合我国?赴美之后,听取了美加州州立洛杉矶大学政治学教授马国泉、经济学教授谢维德讲授的美国经济管理及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10.
自登上世界霸主宝座后,欧洲一直是美国维护世界霸权的战略重心。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争霸的主战场就是在欧洲展开的,人们熟知的“铁幕”就横亘在欧洲大地上。美国与苏联的军事对抗也是围绕着争取欧洲安全的主导权来进行的。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同。但是,美国一会儿出兵非洲索马里,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2,(1):123-123
美国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制造”在美国消费品市场中所占份额远没有普遍认为的那么高。美国家庭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中,88.5%来自美国国内。在剩余的11.5%的进口部分中,中国制造商品刚刚超过1/4。也就是说只占美国总体消费支出的2.7%。平均来看,美国消费者每花费1美元购买中国制造商品,其中大约只有45美分是付给中国的,而55美分流向了美国本土服务业。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1,(18):4-12
刚刚过去的7月,全世界的目光都在盯着美国,担心该国因民主、其和两党为争取选举筹码而明争暗斗,致使美国国债到期违约,引发全球经济崩盘。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中国对美国债务违约风险尤为关注。毕竟,如果美国不能如期提高举债上限,将给所有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带来经济灾难,同时也将把全球金融资产、大宗商品价格拖入深渊,进而引发全球经济恐慌。  相似文献   

13.
也有人曾希望美国分裂 1783年9月3日,美、英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确认美国疆界。这样,美国版图从独立战争初期的90多万平方公里扩大为230多万平方公里。在国家版图倍增的同时,美国面临的国家风险也同比增加。对此美国第一代开国领袖有极清醒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对美国新闻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海 《新视野》2001,(2):62-64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政界、军界的一些人认为,在未来几十年内,起码在2015年之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对美国构成威胁。因此,美国应该抓住这一“机会”,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行美国式的“民主”和价值观,改造那些不按美国方式行事的国家。美国霸权主义欲望膨胀,其理论层出不穷,被制裁国家的名单不断翻新;到处干涉别国内政,引起冲突,燃起战火。在美国推行世界霸权主义的政策中,新闻媒体大搞思想渗透、双重标准、信息垄断、打击异己,甚至断章取义、造谣惑众、愚弄和欺骗受众,大搞媒体轰炸。对于美国新…  相似文献   

15.
“看病难、看病责”,在美国也是如此。 目前美国每年花费2万亿美元在医疗保健服务,不过,约有4600万美国人没有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16.
李周伟 《唯实》2008,(6):66-68
现在国内学界在解读美国宪法的时候,往往用“三权分立”来概括美国宪政的运行形式。事实上,从美国宪法的英文原义,孟德斯鸠的思想本义,与“人民主权”宪法原则的切合程度,是否符合美国宪政的实际运行状况等方面来看,“三权分工”更符合美国宪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季尚 《廉政瞭望》2010,(21):26-27
货币战争是“狼来了”? 有买方不惧商品涨价的吗?有,是美国。一双在中国生产的鞋价值人民币420元,在几年前出口到美国相当于50美元。现在美国施加压力使人民币升值了,那双鞋就要涨到70美元了,美国人吃亏了,他们愿意吗?显然不愿意,那为什么要逼迫人民币升值呢?难道美国人是傻子?  相似文献   

18.
张莉 《世纪风采》2009,(6):24-27
1950年10月,美国的炸弹扔到了鸭绿江边。毛泽东思考了3天3夜,毅然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尽管直到1953年7月27日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时也没能投下原子弹,但在战场和谈判桌上,美国却不止一次地挥舞着核大棒,对中朝人民进行赤裸裸的讹诈和威胁,妄图把世界推向核战争的边缘。面对美国赤裸裸的恫吓和威胁,毛泽东的回答是:“美国的原子讹诈,吓不倒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9.
雷思海 《党建文汇》2008,(11):19-19
面对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以美国和西欧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舆论界却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面避谈美国和西方的大国责任,另一面却在大谈中国的“能力”和“使命”。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根源在美国和西方世界,但美国上下却希望全球各国配合其金融政策,让其他国家来替自己的损失部分埋单,其理由是,“救美国等于救世界”。  相似文献   

20.
秦宗 《求是》1999,(12)
冷战后,随着国际战略形势发生新的变化,美国的霸权主义也有了新的发展。这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南联盟发动军事打击,就是美国在世纪之交加紧推行其称霸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美国霸权主义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并保持高度警惕。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战略上,以“领导世界”为目标,竭力谋取全球霸主地位冷战结束后,美国明确提出它的战略目标有两个:一是美国必须发挥在全世界的“领导作用”,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二是美国必须确保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