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8月下旬,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室组织召开了关于伊拉克战争后的欧洲局势研讨会,来自上海各个研究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学者就伊拉克战争后欧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新形势下欧洲安全结构和机制的走向、中欧关系以及中东欧国家的新动向等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  相似文献   

2.
程保志 《国际展望》2013,(4):129-133
2013年4月16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芬兰拉普兰大学联合主办的"北极安全与国际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来自芬兰拉普兰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挪威特罗姆瑟大学、挪威南森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就北极安全与地缘政治、北极治理与国际合作、北极事务和中国参与以及北极国际社科研究现状评估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活跃。对于有14个陆上邻国的中国来说,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政治关系是中国重要的安全利益。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八字方针,并提出推进周边外交的两种方式,一是加强睦邻友好,二是加强地区合作。地区合作首次成为中国推行周边外交的主要政策手段。在亚洲的地区安全合作制度方面,1994年中国加入了东盟地区论坛(ASEAN Regional Fo-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庆熙大学校长赵正源先生、副校长朴桂弘先生,尊敬的亚太地域研究院院长金达铉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 我们十分高兴地应庆熙大学校长的盛情邀请,来参加中日韩三国学者共同关心的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地区安全问题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能够顺利举行,首先应衷心感谢庆熙大学亚太地域研究院金达铉教授、高成彬教授的辛苦贡献,为这次会议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和周到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6月20—21日,由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简称和裁会)主办的首届万寿国际安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主题为"亚太安全"。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印度等19个国家的安全问题专家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防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重点围绕"中美关系与亚太安全""东北亚安全形势及前景""亚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月18至19日,第一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央编译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承办。来自中央编译局、中央组织部、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军事科学院、上海市委宣传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学者70余人到会研讨。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中国社  相似文献   

7.
2009年8月27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了题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60年:理论、历史与现实"的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来自一些大学、社科院、解放军的学术研究单位和政府政策研究机构,主办这次研讨会的目的,一是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通过学术研讨会的形式表达主办单位和参加会议者对祖国60岁生日的庆贺;二是搭建一个平台,从理论、历史和政策分析等三个最基本的角度,讨论60年来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特点和演变,以及中国国家安全所涉及的一些领域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7月1—3日,由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简称和裁会)主办的第二届万寿国际安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和裁会会长马飚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讲话,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主持开幕式,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奥地利、瑞典、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越南、老挝、泰国、菲律宾、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联合国裁军研究所、上海合作组  相似文献   

9.
刘欣 《国际展望》2013,(1):142-146
2012年10月15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召开"2012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社科院和外交学院的专家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者一起探讨,以期对当年国际形势的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中国外交的战略思路。现将有关观点总结如下:国际形势大趋势与中国外交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研究所、北京大学东南亚学研究中心于2003年10月17—18日在北京大学共同举办了“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杜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中国政法大学、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苏州大学、人民日报社等15个单位的4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和交流,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也取得了不少共识。  相似文献   

11.
叶玉 《国际展望》2010,(3):102-105
<正>2010年4月7日到8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举办了"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复苏到长期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德国、美国、巴西、南非、印尼、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世界经济从危机走向复苏"、"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与绿色经济的发展"以及"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治理新架构"等议题进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3月2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万寿论坛"系列活动之"当今世界安全局势及其特征"主题对话会在北京万寿宾馆举行。来自欧洲五国和周边六国的和平安全组织领导人、智库学者代表,围绕当前国际安全局势及其特点、国际安全局势复杂动荡的成因等问题,与中央党校、  相似文献   

13.
<正>2009年12月14日,由国会对策委员长山冈洋次和国际局局长藤田幸久率领的日本民主党国会议员团一行9人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来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和上海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学者围绕"东北亚合作新时代与中日关系"的主题举行了国际研讨会。与会者聚焦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中日关系的未来、中美日三角关系、东亚共同体和朝核等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对话与交流。主要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29日,由《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和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出版座谈会暨比较安全思想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哥本  相似文献   

15.
曹嘉涵 《国际展望》2014,(2):140-144
正2014年1月15—16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的"亚信会议:合作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来自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云南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新安全观与亚洲安全机制构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加强亚信成员国经济合作、加强  相似文献   

16.
刘宗义 《国际展望》2013,(1):136-141
2012年9月14-15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同美国斯坦利基金会、韩国发展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蒙克全球事务学院共同举办的"G20中的亚太领导力:变动中的联盟和潜在集团"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召开。来自中国外交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等9家国内单位的官员和学者,以及来自韩国外交事务  相似文献   

17.
美国化的单边主义 苏联及华约集团解体,标志着两极世界秩序的瓦解与冷战的结束.美国在其对手消失和冷战结束后,认为应该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样,重新制定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当时克林顿政府的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提出了美国对外政策指导原则的四个核心观念:一是安全的多重性,把经济安全提到与军事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把其放在四个核心观念的首位;二是必要时使用军事力量并使军事力量与外交紧密配合;三是对外政策要积极应对新威胁、新挑战;四是国外发生的事件与美国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8月2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举办了“江泽民外交风格”研讨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众多著名学者出席研讨,世经政院张幼文研究员主持会议,上海社科院王荣华院长对研讨会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研讨会上,学者们共聚一堂,以《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同志出访纪实》一书的学习体会为切入点,共同探讨了江泽民同志领导下,中国外交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相关经验,并从理论、实践方面深入分析了有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未来发展。本刊现将有关学者的发言精华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9年8月29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缅外交政策新趋势与中缅关系新发展"年度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来自上述两家研究机构的1 4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年会集中讨论了三个主要议题,分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缅关系"、"缅甸与主要大国间关系的新发展"以及"缅甸在东盟与东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社会转型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6月2日至4日,由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及中共上海建设党校俄罗斯问题研究室联合举办的"俄罗斯社会转型问题学术研讨会”于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苏联问题、俄罗斯问题及相关学科的近70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