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伤性鼻旁窦单纯性骨折法医学损伤程度评定为轻伤,如果并发脑脊液鼻漏长期不愈则评定为重伤。临床CT诊断中,鼻旁窦骨折并发脑脊液鼻漏与鼻旁窦骨折并发窦腔积血及窦腔炎性积液极易混淆。因此,正确诊断鼻旁窦骨折并发脑脊液鼻漏具有法医学意义[1]。作者对13例临床确诊为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CT检查进行法医学分析,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临床确诊为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24.3岁。车祸伤11例,拳击伤2例。全部病例均在受伤后5h内进行CT检查,其中11例诊断为鼻旁窦骨折并发窦腔积血,2例诊断为鼻旁窦骨折…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指颅脑损伤后,脑脊液聚积在硬脑膜下腔隙并产生颅内压增高的表现。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脑CT应用于临床对头部有外伤史的患者诊断为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的病例增多,关于其损伤程度评定在《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中均未列入,这已成为法医临床鉴定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MRI检查在隐匿性骨折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伤性隐匿性骨折是MR I检查技术出现以后的一种新的骨损伤概念。以往因X线平片和CT检查难以显示隐匿性骨折的直接征象常被漏诊或误诊,因此,骨外伤后能否正确识别和诊断隐匿性骨折具有法医学意义。作者对33例骨外伤案例进行了常规MR I序列检查,旨在提高法医伤情鉴定中对外伤性隐匿性骨折的认识,预防和减少该类伤情案例漏鉴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不同类型鼻骨骨折因其CT表现复杂,受常规CT扫描层厚度过厚引起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可能导致误诊和漏诊。作者选择100例常规CT扫描诊断不明确的外伤性鼻骨骨折,进行高分辨率CT扫描(HRCT)确诊,对比分析结果,旨在为避免CT检查对不同类型鼻骨骨折误鉴或漏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房角漏是指由于外力的作用,使睫状体与巩膜突附着处分离,房水经前房直接进入脉络膜上腔.并可致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由此形成的长期低眼压会加快眼球组织和功能的破坏.最终导致眼球萎缩等不可逆性的损害。房角漏在眼外伤中较易发生,但由于患者早期多无特殊自觉症状,且往往合并眼内其他组织的损伤,故在临床诊断和法医鉴定中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本文将报道1例外伤性房角漏致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案例,并探讨其法医学鉴定要点。  相似文献   

6.
1 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冯某,男,29岁.2012年4月10日被他人用砖块(用塑料袋包裹)打击后脑部3、4次,伤后随即送往医院就诊.病历记载:被人用砖头打伤右耳部,伤后意识清楚,自觉头痛、头晕,呕吐数次,伴右耳流血,无肢体抽搐,无寒战、高热、二便失禁.神经系统相关客观检查均为见异常.CT检查示:"右侧颞骨及乳突部线性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①急性内开放性轻型颅脑损伤,GCS14分:(1)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右颞颅骨骨折(3)右侧脑脊液耳漏;②右耳皮擦伤.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死亡1例叶松青(福建省清流县公安局;清流365300)头部受较轻微外伤后,大量脑脊液积聚在硬脑膜下间隙,继发脑水肿、脑疝死亡的案例,在法医检案中颇为少见。笔者在法医检案实践中遇见一例,报告如下:1案例某男,71岁,1993年9月15日...  相似文献   

8.
腰部软组织损伤在刑、民事案件中比较多见,这种损伤有的是单纯性软组织损伤,有的合并血管、神经、腹腔脏器损伤,或伴有脊柱骨折,而仅合并单纯性脑脊液漏的,无论是在临床上,还是在法医学检验中,都十分罕见.笔者就法医学检验中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组织病理学HE染色和Mallory染色,观察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病理学改变并探讨其发生机理。结果显示,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伴有陈旧性脑挫伤、外伤性血管壁坏死及血管炎、挫伤灶或血管壁多发散在钙化,陈旧病灶有纤维包裹、胶质细胞增生和反应性肥大,但无创伤性脑脓肿形成。脑挫伤和外伤性脑内血管病变是脑出血的重要病理学基础,是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癫痫灶中泛素蛋白酶体系的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泛素(ubiquitin,Ub)和泛素激活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1,UbE1)在外伤性癫痫灶中的表达,探索其对鉴定外伤性癫痫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脑外伤后癫痫灶皮质样本15例(外伤性癫痫组)、非脑外伤后癫痫灶皮质样本15例(非外伤性癫痫组),交通事故死亡正常脑皮质样本15例(非癫痫组),通过HE常规染色观察各组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组中Ub和UbE1的表达情况。结果常规HE染色下,与非癫痫组相比,外伤性癫痫组和非外伤性癫痫组出现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元变性等形态学改变,外伤性癫痫改变更明显。Ub和UbE1主要表达在癫痫灶神经元细胞核、细胞质内,细胞外未见表达。图像分析显示两指标的表达量为外伤性癫痫组非外伤性癫痫组非癫痫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元变性是癫痫灶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外伤性癫痫神经元病理改变更明显。与HE染色比较,Ub和UbE1免疫组化染色更灵敏,有助于鉴别外伤性癫痫和非外伤性癫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患者颞叶癫痫灶组织γ-氨基丁酸B受体亚单位(gamma-aminobutyric acid B receptorsubunit,GABABR1)和谷氨酸受体亚单位(glutamic acid receptor subunit,GluR1)的表达变化,以期为阐释外伤性癫痫发生机制和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5例外伤性癫痫患者脑皮质(外伤性癫痫组)1、5例非外性癫痫患者脑皮质(非外伤性癫痫组)、15例交通事故死亡者脑皮质(交通事故死亡对照组),运用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和RT-PCR技术观察GABABR1和GluR1的表达水平。结果外伤性癫痫组GABAB R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高于非外伤性癫痫组;外伤性癫痫组GluR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低于非外伤性癫痫组。结论 GABABR1和GluR1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在外伤性癫痫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可以作为区分外伤性癫痫与非外伤性癫痫的病变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外伤性和非外伤性癫痫灶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探索外伤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为相关鉴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外伤性和非外伤性癫痫灶组织样本各15例。分别提取总RNA,经逆转录标记不同的探针与人类cDNA表达谱芯片杂交,获得扫描图像,分析信号的强度和比值,对实验数据按照RNA微阵列分析法标准化,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两组样本中共有超过2 990条基因明显表达(表达超过背景2~5倍以上)。以30%样本中的表达调节水平大于1.5倍作为差异基因筛选标准,与非外伤性癫痫组比较,外伤性癫痫组样本中存在显著性表达差异的基因有192个,其中表达上调的有115个,表达下调的有77个。结论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可以有效地识别外伤性癫痫和非外伤性癫痫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可用于外伤性癫痫发病机制和分子分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Bcl-2蛋白在外伤性癫痫病灶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外伤性癫痫、非外性癫痫患者及交通事故死亡者脑皮质各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各实验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测定阳性表达的灰度值,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外伤性及非外伤性癫痫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交通事故死亡组(P〈0.05);而非外伤性癫痫组表达明显高于外伤性癫痫组,差异亦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2蛋白能抑制神经元凋亡,对外伤性癫痫的发病过程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伪造外伤性鼓膜穿孔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法医临床学中常见的损伤,我市市区在2005年共进行人身伤害的法医学鉴定3752人次,其中评定为轻伤的有733人次,而确定为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有130人次,占所有轻伤的17.7%。近年来,在人身伤害的法医学鉴定中,造作伤呈逐渐增多的趋势,特别是伪造外伤性鼓膜穿孔(以下简  相似文献   

15.
陈东水 《法医学杂志》2002,18(1):29-29,31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四十三条规定: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属轻伤范畴,正确界定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在某些个案中则是认定罪与非罪的主要依据.本文通过对椎间盘突出典型鉴定案例的分析、讨论,提出外伤性椎间盘突出法医学鉴定的认定要件.  相似文献   

16.
敖?1057,延安大学:851,并发症:843引流:6564,脑脊液漏:4166,脑脊:3576,脊膜膨出:3295,脊膜:2014,持续脑室外引流:1941,硬脊膜:1213,膨出:1183,引流瓶:991,侧脑室前角:863,穿刺置管:817,绥德:793,延安大学:738,修补术后:609,神经外科:603,外引流:537,附属医院:406,先天性脊膜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外伤性流产法医学鉴定案件的特点,探讨如何利用临床资料,尤其是实验室检查结果(B超、血HCG变化等)对外伤性流产的认定及损伤程度的判定等问题.方法 根据流产的原因、分类及妊娠生理变化等临床特点,结合案情特点、临床表现、既往史、实验室检验及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因果关系分析.结果 本组5例案件中4例为早期流产,1例为晚期流产,3例均因胚胎发育异常否认外伤性流产,1例因人为因素自行药物流产难以认定外伤性流产,1例认定为外伤性流产.结论 外伤史明确的前提下,外伤性流产的认定可首先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胚胎(或胎儿)发育情况,若胚胎存在异常,一般可直接排除外伤性流产,如胚胎发育正常,可再根据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定.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张益鹄 《法医学杂志》1998,14(4):247-250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法医病理实践中相当常见。尤尸检时头部损伤不重而仅见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其出血是外伤性还是病理性的鉴定相当困难。以往不少人忽视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作者根据个人的经验结合复习文献,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关问题讨论如下。1概念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法医实践中经常使用但尚未见人给其以明确的概念。简言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iT8llllwhCsuharsclllwid1llltohe,ThAH)指的是因机械性损伤使血液在蛛网膜下腔积聚。作为出血原因的机械性损伤可以是各种类型的钝器伤、锐器伤或火器伤;损伤部位最多见…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脾破裂是一种常见的脏器损伤。本文结合法医检案实例,就外伤性脾破裂与外力作用因果关系认定、损伤程度评定、适用标准、损害赔偿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耳内窥镜检查和录像对外伤性鼓膜穿孔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耳内窥镜和录像检查对外伤性鼓膜穿孔的诊断意义。采用Hopkin型不同角度耳内窥镜和录像机对114例的 117只耳因头面部外伤累及到鼓膜者进行检查与分析。结果显示 :外伤性鼓膜穿孔在鼓膜的 4个象限都有发生 ,呈梭形、三角形、裂隙形、不规则形和半月形 ,其中前下象限占 6 1 91% ;非外伤性鼓膜穿孔多位于鼓膜的中央或边缘 ,呈圆形和椭圆形。耳内窥镜和录像检查可以客观真实地显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鼓膜穿孔的形态特征 ,能为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