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传统民主理论在强调“多数人统治”的正当性时没有摆脱统治理论的影响,造成了人民主权说与多数人统治之间的矛盾,影响了人民主权说的制度化。现代民主观应当是“社会自治观”,即所有的个体都在社会共同体中以某种方式参与政治决策的过程中,对社会共同体的政治决策产生一定意义上的意志影响作用。这种社会自治观实际上是现代宪政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2.
代议制民主长久以来都是西方主流的民主模式,但是它却已背离了古典民主理论中的"民"、"主"的原意,十分警惕大众参与和分享权力的民主维度,这种以选举为标志的民主模式把民主政治的重心从公民转向了职业政治家,从公众参与转向了选举竞争,民主政治成为了政治家的统治、精英的统治,而非人民的统治。参与式民主理论则复活了古典民主的主权在民精神,有助于孕育和培养公民德性,保障公众权利与落实公众的政治社会义务。因此,参与式民主理论对我国当前的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青海人大》2007,(1):56-58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公民的有序参与”。并把它作为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又指出:“要丰富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参与愿望增强的要求,从基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扩大人民群众的有序参与”。无独有偶。被称为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最新发展的“协商民主”,也特别强调公民参与对民主政治的重要性,认为公民与公民、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协商、讨论对于政治民主具有实质性意义。这里涉及到了不同民主制度下的一个共同话题: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4.
民主的本意即"人民的统治",公众通过协商参与公共事务乃民主的应有之义。雅典城邦的古典民主具有强烈的协商倾向。代议制民主中尽管协商的元素依然存在,但在实践中被弱化为选举民主,这是对民主本质的异化。20世纪的协商民主强调通过协商来参与公共决策,不仅是对代议制民主的批判与修正,也是对民主传统的坚持和发展,是对民主本质的回归。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立足于中国国情,契合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未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在我国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已经日趋科学和理性化:参与主体由政治精英趋向于社会各阶层的多元化;参与方式由政治机构的商讨趋向于网络与现实相结合的多样化;参与领域由政治决策的磋商趋向于覆盖社会民生各个方面;参与制度由政治制度趋向于社会生活和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虽然如此,人民政协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仍然不够;参与民主协商的各主体地位不够平等;协商民主的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协商民主的组织管理模式尚待进一步创新。这些问题较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协商民主的全面发展。要促进我国协商民主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体系化的协商民主各项制度,确保各协商民主参与主体地位平等,扩大协商民主的参与方式和途径,引导协商民主深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行政立法听证的民主价值及制度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政治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民意政治,民众的参与程度是衡量一国民主发展的尺度。作为民众参与途径的听证制度为人民主权的实现提供了具体的方式。在行政立法过程中赋予公民听证权,一方面民众可以在表达民意过程中“伸民权”,另一方面民众可在高质量的行政立法中获“获民利”。行政立法听证权的彻底实现需要一整套的制度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的三个关键环节是整个系统的枢纽。第一个枢纽是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内民主建设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先导,党内领导方式的转变是党对国家领导方式转变的前提。第二个枢纽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靠制度建设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群众真正自由、平等地参与对国家政治生活的管理。第三个枢纽是扩大基层民主,在实践中提高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素质和能力,打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现代国家的预算制度不仅是财政民主的重要内容与运行规则,而且是代议机构控制国家财政的基本途径。基于人民主权的宪法原则,促进公民参与预算,是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我国的公民参与预算尚存在从规范到制度的缺位,要构建公民参与预算的法治体系,应完善以宪法为中心的预算法制,建立有效的公民参与程序机制,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健全违宪审查制度以保障公民参与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科学论断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相统一,坚持党内民主、党际民主、群众民主相统一,坚持选举民主、协商民主、自治民主、监督民主等形式相统一,确保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要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使人民民主更具活力;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使人民民主更加有效;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使人民民主更加广泛;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使人民民主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10.
参与民主理论和实践强调加强民主政治的人民性与参与性。在我国,公民参与地方人大立法还有着深厚的政治学与法学理论基础。作为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民主实现形式,公民参与立法是参与民主的内在要求,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