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传统中国本土文化中虽然没有出现独立而成文之智慧财产法律规范,但在习惯法领域,智慧财产与其他财产性权利一样,仍然得到充分重视。从权利主体层面发掘传统智慧财产权利生成路径及其识别功能,可以发现,国家化、家族化、行业化构成了传统智慧财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陈磊 《人民司法》2022,(4):39-42
<正>财产刑执行与减刑、假释的关联机制是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1月17日公布的《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2012年减刑假释解释》,已失效)所创立的一项重要制度。(1)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在2014年4月23日公布的《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以下简称《2014年程序规定》)、2016年11月14日公布的《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以下简称《2016年减刑假释解释》)中对该机制进行了完善,并把关联的对象确定为“财产性判项履行情况”。  相似文献   

3.
智慧财产、智慧财产权利、智慧财产利益是不同的概念。对智慧财产权利,既应当赋予物权性请求权,也应当赋予债权性请求权,而对智慧财产利益,只应当赋予债权性请求权;对智慧财产权利,应当坚持法定主义的观念,而对智慧财产权利以外的智慧财产利益的保护,应当坚持自然权利的观念;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智慧财产特别法构成一个整体性智慧财产法体系。  相似文献   

4.
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对办案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但其中关于《刑法》第397条规定的滥用职权罪及玩忽职守罪的立案标准之最后一项,皆规定为:“徇私舞弊,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笔者认为不妥。 该项之所以被列为立案标准之一项,是基于《刑法》第397条第2款的规定。1997年12月,高检、高法分别依据《刑法》分则规定了各罪的罪名,对《刑法》第397条第2款是否单立罪名存在分歧,后者没有将其独立成罪,而前者认为应独立构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从此次公布的立案标准看,高检采纳了  相似文献   

5.
2013年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征信业管理条例》,自2013年3月15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人民银行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征信业管理条例》适用于什么范围?答:《条例》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个人或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征信业务及相关活动。规范的对象主要是征信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对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国家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为履行职责而进行的企业和个人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和公布,如税务机  相似文献   

6.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已经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于九月五日公布,自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起施行.新《条例》是我国新时期加强治安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法律。它的公布和施行,对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违法  相似文献   

7.
五部法律于今年初生效有五部法律自1995年起开始生效。它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这部法律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令第21号公布,自今年起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这部法律经八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令第23号公布,自今年起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这部法律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令第28号公布,自今年起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这部法律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令第29号公布,自今年起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这部法律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令第32号公布,自今年起实行。(引自《北京青年报》95年1月3日)  相似文献   

8.
1988年的《宪法修正案》和我国的《土地管理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称《暂行条例》)的修改公布和施行,标志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公证机关如何不失时机地介入地产市场这一全新的服务领域,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试就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内涵及其出让、转让公证中的一些必须重视的问题,作些探讨。一、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内涵1、土地使用权的物权性质。我们知道,土地所有权的内容包括了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而要让土地使用人实现对土地的“开发、利用、经营”目…  相似文献   

9.
人格权与民法典——人格权的概念和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民法典》中的人格权制度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本文作者介绍了《法国民法典》中现有的人格权家族,并构建了理想的人格权框架。作者认为,人格权是一项民事权利而不是一项基本权利,是一项法律赋予人的权利,而不是法律规定的制度。  相似文献   

10.
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公布了。这个条例是在一九五七年十月二十二日所公布的老《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基础上,从近几年在治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出发,并与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相衔接进行修订而成的。新《条冽》与老《条例》相比,无论是在条文结构上,还是在具体条款的内容上,都有相当大的改动。为什么要修改老《条例》呢?主要考虑到老《条例》公布实施以来已有二十八个  相似文献   

11.
孙建 《中国司法》2009,(5):104-105
2004年,台湾地区当局正式公布《法律扶助法》,建立法律援助制度。法律援助,台湾称之为法律扶助。“法律扶助,乃是指对于需要专业性法律帮助而又无力负担诉讼费用及律师报酬之人民,予以制度性之援助,以维护其宪法所保障之诉讼权及平等权等基本人权。”根据《法律扶助法》,台湾法律援助包括诉讼或仲裁的代理或辩护,也包括法律咨询,调解、和解,法律文书撰拟,以及“其他法律事务上之必要之服务及费用之扶助”,“其他经基金会决议之事项”。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近年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卫生部对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设定的卫生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并经国务院审定、公布。现将清理结果通知如下: 一、国务院决定取消卫生行政许可项目23项,改变管理方式3项。(一)2002年11月1日,《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2)24号)公布取消卫生行政审批项目8项,分别为:  相似文献   

13.
一月回望     
[要闻] 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14 日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4号主席令,公布了这部法律。这部法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明确规定,为了反  相似文献   

1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1年5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74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5月16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5.
《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公布之前,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和《“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或者进行非法活动以贪污论处的问题”的修改补充意见》规定,贪污犯罪主体、挪用公款犯罪主体除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以外,还有“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而《补充规定》取消“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而代之以“其他经手、管理公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6月1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2005]51 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的行为,依据《公司法》、《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订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是指上市公司为减少注册资本而购买本公司社会公众股份(以下简称股份)并依法予以注销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司法业务文选》2012,(1):33-35
1.201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2.高检会〔2011〕1号第一条为了完善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范围和程序,维护司法公正,根据宪法和法律,结合司法实践,制定本意见。第二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0年11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1月22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法律》2010,(1):60-61,122,12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年9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4次会议通过2009年11月4日公布自2009年11月11日起施行法释[2009]15号)  相似文献   

20.
<正> 《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是经人大常委会批准由国务院公布的重要行政法令。这项法令的公布和贯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上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我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法律、法令,主要是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是对那些犯有严重罪行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刑事犯罪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