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奥塔对后现代知识状况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以芬 《理论学刊》2005,(12):43-44
何谓后现代?利奥塔拒绝从线性的角度来理解后现代,认为后现代不是继现代之后的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即有别于体现在近代哲学中对理性、主体和总体性等启蒙理想追求的思维方式。在《非人》一书中,利奥塔谈到,他所曾使用的“后现代”一词,仅仅是一种略带挑衅的关于阐明知识的辩论方法。“而后现代主义或后现代性并不指谓一个新时代,而是对现代性所要求的某些特点的重写”[。1](P37)首先是对建立以科学技术解放全人类计划的企图的合法性的重写。这种重写是随着对科学知识地位的变化而成为可能的。随着社会进入被称为后…  相似文献   

2.
从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 ,伴随着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到来 ,处于民主化改革中的国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政治合法性危机。 2 0 0 2年 4月 11日委内瑞拉政变的发生更是这种危机的集中表现。本文试图在对改革中国家政治合法性做一理性辨析的基础上对这次政变做一实证分析 ,以期对改革中国家政治合法性的维护做一探讨。一、关于改革中国家政治合法性的理论辨析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民主化的第三次浪潮” ,而在这场改革浪潮中 ,奉行改革政策的政府面临各种考验和冲击 ,其政治合法性受到质疑 ,有些政府甚至因此倒台 ,改革中国家政治合法性危机与合法性维…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论、哲学认识论而不是僵硬的意识形态立场分析、否定计划体制,是哈耶克批判计划体制的独特性与深刻性所在.哈耶克从知识存在的分立性特点及其知识分类学入手,从逻辑上论证了计划体制的不可能性,进而根据其扩展秩序的理论分析了全盘设计、规划人类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理性主义在知识论上的独断论倾向,以及计划体制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了社会知识的地位和功能,并从功能入手分析了社会知识传播所遇到的问题,又进一步从问题出发简述了社会学在传播社会知识过程中应解决的问题和把握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伦理的终结"与"道德的解放"——后现代伦理的宗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东亮 《探索》2006,(4):172-175
后现代伦理是一种对待现代伦理的态度,以及力图超越现代伦理的一种努力;它批判现代伦理学的规范主义或规则主义倾向,要求终结"伦理的暴政",还原"道德的本相",使道德审美化,建构一个"审美化"的道德世界.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知识范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现象的规律,这种说法表达一个马克思和他的读者所共有的信念。但这种信念以论题或陈述的方式说出它,那就要诉诸一种语言所做的事,突出马克思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之间的矛盾,深入探讨“超感觉的”商品价值或社会存在物的特点。简言之,描述出被历史时间和不可见性所支配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知识范型本身。  相似文献   

7.
“合法性”(1egitimacy)是政治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从统治者来说,合法性是指拥有普遍的行为标准(大多数人或传统、法律)所承认的正当理由的状态,这种标准可以是法律,也可以是社会公认的道德行为准则,还可以是贵族家庭的继承人顺序,并且普遍的行为标准是个历史性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大众的角度来说,合法性实际上就是社会对政治的支持,公众对政治体制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启蒙面临后现代思潮、大众文化、复古主义等思潮的合法性质疑。思想政治教育应担负起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启蒙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从实践性、阶级性、教育性等方面都应承担起启蒙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合法性的直接应答,政治合法性意蕴是"三个代表"的应有之义.从政治合法性的层面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利于完整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消除"三个代表"研究的盲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政治合法性的绩效性基础、意识形态基础、群众基础、法理型基础等方面论证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对当前资本主义危机及其危机管理与治理失败的全球性检讨与反思。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杰出代表杰索普将"文化"(包括思想、知识、理论与科技等)要素引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传统之中,发展并提出了资本主义危机的文化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指出资本主义的稳定及其治理的有效性越来越取决于"经济的文化化"与"文化的经济化"的双重塑造过程,当前的资本主义危机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危机与失败。要摆脱当前的危机和治理失败,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寻求一种与基于思想、知识和信息的"新经济"相适应的"竞争式治理",即将治理建立在知识竞争和学习演化机制之上。但是,"危机管理的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固有倾向,当前的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的匮乏与失败。因此,即便"竞争式治理"也会出现治理失败,从而也无法根本避免未来的资本主义危机。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对现代性进行诊断,对现代社会的现代性知识做出一种反应、怀疑、超越,与传统重新对活,反思传统,大胆使用一切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问题的方法工具,这是社会学认识论的一个根本的向度。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话语分析,自觉克服社会科学知识内部的学科隔离和思想樊篱,消除不同学科本身的视域差异,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全面对话与沟通为主要方式,把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于知识社会学个案的研究,为科学地把握知识社会学的发展脉络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准则,为知识的建构路径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内涵和新的研究范式,为基于中国经验的知识社会学的合法性问题作出某些前提性辩护。  相似文献   

12.
贾英健 《求实》2003,(1):20-23
全球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社会实践过程和文化的扩张性运动.伴随着全球化而来的是西方国家试图通过推行文化霸权实现其对其它国家的文化渗透,从而使整个世界的发展按照更有利于服务他们利益需要的新的全球想象来重构世界.全球化实际上是西方国家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代名词,并使其意识形态的功能在当代得到彰显.全球化不是意识形态的终结,倒是"意识形态的终结"本身成为一种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3,(12)
现代性的解放逻辑在质料层、制度层以及理念层推展。在质料层上,工业化和技术化的发展,为人的解放和发展奠定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在理念层上,现代性用"元叙事"的宏大话语为人们勾勒出解放的美好图景;然而在制度层上,现代性为人们展示的却是一条"资本逻辑",这就导致了精神图景与现实状况的矛盾,构成了现代性解放逻辑的深层悖论。马克思要求以实践原则取代现代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以现实革命手段颠覆现代性带来的资本逻辑统治,以达到对现代性解放逻辑的双重革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现代性解放逻辑的虚无本性,探究人的解放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马克斯·舍勒的知识社会学理论是围绕人、内驱力与抵制这三个核心概念建构起来的。正是这一具有很浓的生命哲学色彩的构建机制使得他把宗教知识视为最高等级的知识,而把形而上学知识和实证科学知识依次置于宗教知识之下;同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知识社会学理论很难得到我国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尽管如此,他的知识社会学的理论确实具有许多独特之处,值得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中央立法中对于开发区管委会的法律地位未有明确的规定,管委会在前述法律规范中至今仍然缺席,只是在国务院的部门规章中才偶有出席。而对管委会的法律地位有较为清晰的勾勒则归功于地方立法,尤其是地方性法规功不可没。但由于关涉一个国家的宪政体制,仅凭地方立法的规范则必然勉为其难,且定会导致管委会的合法性危机的不断显现,并严重影响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推进和法治政府的实现,唯有对管委会合法性危机’及时作出法理性回应,其合法性危机才能最终得到消解。  相似文献   

16.
老子站在“道”的超越立场上对世俗生活进行价值重估,其中最惊世骇俗的莫过于对知识和世俗价值的批判。这种振聋发聩的批判已经穿越时间之维,至今值得人们深入反思。 老子之所以批判知识,首先在于世俗知识和本体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中,吉登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的观点是需要批判的,对马克思剥削理论的批判,从"剩余"概念出发,否认马克思剥削对象即"剩余劳动"的界定。吉登斯的"剩余"概念与马克思的"剩余劳动"概念界定是不一致的,也不能从"剩余劳动"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表现形式"剩余产品"、"剩余价值"出发,否定马克思"剩余劳动"概念;更不能忽视物质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对"剩余"的作用而抽象地谈论"剩余"。剥削正义与否,是与所属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8.
孙亮 《探索》2006,1(5):161-166
衣俊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一文,有三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实践哲学范式"及"意识哲学范式"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变是否具有可比性;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本真性"、马克思晚年及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是意识哲学范式与正确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西马化"的问题;文化哲学是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期的范式选择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6,(1)
"工业文化"的概念是由霍克海默第一次提出的,并且他把这个概念同"大众文化"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文化的基本特征,即商品化特征、技术化特征、标准化特征、强制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进而对文化工业进行全面的批判。文化批判是霍克海默这一代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实践的重点,也是他们批判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他们的文化批判是现代文化批判的先河,为现代文化批判奠定了基础,成为后来一切现代文化批判的宝贵资源。霍克海默在对文化批判方面的贡献也是相当突出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已走过了70个春秋,它根植于美国现代经济机制,已成为影响美国现代化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它起着美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护器作用、稳定美国社会需要的安全阀作用和美国各个阶层及利益集团调整关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