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瑞军 《河北法学》2011,29(3):196-200
公元960年,北宋立国。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对社会治安的管理逐渐系统化。诸如:惩治政治犯罪、杀人伤人等伤害罪治安处理、侵犯官私财物行为的治安处罚、赌博饮酒的治安维护、制止淫乱行为等社会治安管理,这些管理措施维护了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治安史上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今天的社会治安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们对我县农村社会治安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封建户族势力抬头,封建迷信活动猖獗,赌博成风,成为当前农村治安三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值得注意。一、封建户族势力抬头今年春节以来,全县不少地方封建户族势力抬头,有的地方甚至被户族统治着。有的以玩龙唱戏为名,找家门、拉户族;有的上坟祭祖,网罗族众,闹矛盾,生事端,扰乱社会治安;有的修祠堂,续宗谱,募捐派款。有的不仅把本姓族氏串连起来了,而且把全县七姓、十三姓两大派一起串连起来,有的串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农村利益调整,致使暴力性侵财案件、报复性治安案件和群体性事件频发。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群防群治机制欠缺,执法后续监督不到位,农村公安工作基础薄弱,是影响农村治安的主要因素。创建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局面,有待于提高农民法制素质,调整农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建立健全村、乡(镇)的组织功能,强化农村基层公安派出所的治安保障能力,同时还可以尝试开展治安承包,通过有偿方式和市场行为辅助解决农村治安防控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谈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治安混乱已经成为威胁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障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治安的顺利开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当前我国农村治安的现状着手分析,论述农村社会治安混乱的症结所在,得出加强农村治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农村治安管理强化过程中产生的乡镇治安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公安分局、派出所的指导下,宣传社会主义法制,坚持日夜值班巡逻,协助查处各类案件,及时调处各种纠纷,维护治安秩序,协助公安机关搞好治安防范,稳定当地社会治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在它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  相似文献   

6.
田智慧 《政府法制》2008,(11):45-45
山西省阳泉市公安局治安支队重拳捣毁一个隐匿在城乡结合部的啤酒机赌博场所,当场抓获涉赌人员30余人,并依法收缴了相关赌博用具。这是阳泉市公安机关开展“平安奥运”治安行动以来首次查处的一起规模较大的涉赌案件。  相似文献   

7.
山阳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以"三项建设"和"853"工程建设为重点,以城区治安综合整治为抓手,牢固树立民意警务工作理念,积极倾听群众意见,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突出治安热点问题,针对群众反映辖区赌博及带有赌博性质游戏厅猖獗的问题,强有力地开展了以打击赌博为重点的社会治安整治行动,有效净化了社会风气,提升了群众满意率。一、加强行业场所整治,确保规范经营。为了进一步加强行业场所的管控,做好阵地控制,从源头上解决行业场所中存在的窝赌问题,城关派出所多次召集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治安的主要问题就是对人口的管理问题。人口必须在控制中流动,在流动中控制。农村劳动力向沿边、沿海开放城市的大转移,必将对沿边、沿海城市的社会治安问题产生重大影响,外来人口中的农民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在沿边、沿海城市违法案件中占有较高比例,已经成为影响沿边、沿海城市治安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赵乐  彭艳芳 《法制与社会》2010,(23):203-204
赌博是一种沿袭千年,它以其特有的亚文化习俗的穿透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非罪性的小额赌博现象在乡村更是数不胜数,小额赌博现象的蔓延,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农村社会问题,而以往赌博治理的思路偏重于强制性的法律、治安手段,忽视了农村文化建设对赌博治理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通过对乡村小额赌博危害性的深入剖析,提出"以文治赌"的思路,为乡村小额赌博现象的遏制提供一条可持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两个《决定》指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是: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得到控制并逐年有所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的地区和单位的面貌彻底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10年来,兵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逐年推进,不断深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全国各大中城市深入开展雪亮工程、城市社区警务机制改革和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而农村治安由于防控面宽、工作量大、治安基础设施差、警力不足等原因,成为整体社会治安的薄弱环节。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治安防控网建设。加大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城乡视频监控一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山东省莱阳市公安局把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摆到基层基础工作的先导性位置来抓,从组织推动入手,确立了科技支撑、信息制导、巡逻保障的工作思路,通过四个环节,着力构建治安防范的“导航灯”、重点部位的“千里眼”、基础工作的“顺风耳”、社区治安的“篱笆墙”,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效能,稳定了社会治安局势。截止6月底,全市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8.2%,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4.8%其中抢劫、盗窃案件分别下降28%、23.5%。  相似文献   

13.
文登市埠口人民法庭牢记法庭工作宗旨,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在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唱主角,成为当地维护稳定的重要力量。1988年以来,他们审理的近700起案件中,无一反复和上访申诉。法庭年年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并在威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作为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全党、全社会一直在抓紧对社会治安进行综合治理,可是当前严重刑事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治安问题仍很突出。这一方面说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并收到明显成效,远非一日之功;另一方面说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论也必须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苏南地区经济较发达,受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苏南地区的社会治安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外来流窜案件已占据全部刑事案件的绝大部分,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一大“毒瘤”。2000年3月3日至4月16日,常州市公安局天宁分局连续破获5串流窜大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经审查破获跨12个省38个市的抢劫、盗窃、诈骗、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等案件590余起,涉案总价值高达300余万元。这5串案件在江苏苏南地区流窜案件中有较大的典型性。分析这些案件的基本特点、总结破案经验,对提高刑事侦查技术,加强治安防范,确保一方平安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刑警与科技》2007,(1):38-42
一、对开展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应用工作的认识 1.开展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是驾驭动态社会治安局势的重要抓手。 监控系统在掌握社会动态、防控震慑犯罪、发现揭露犯罪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时空布局上可实现全天候、全覆盖,在防范控制上能做到直观动态、实时有效,在信息传输上能做到联网运行、资源共享。当前,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多和大交通格局的加快形成,刑事犯罪的动态化特征日趋明显,呈现出由人室作案向街面路面转移、由市中心向城郊转移的趋势,发生在街面路面的抢劫、抢夺、盗窃机动车等案件呈上升态势。因此,为应对这一新的社会治安变化,除应建立社会面巡防机制外,加快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形成一张覆盖全社会的监控大网,是提高公安机关驾驭控制动态社会治安能力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7.
大治安精要     
维稳——社会治安(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大智慧,务在持有大治安理念。大治安,外延含超公安管理、社会治安、安邦定国。认知与践行大治安,务要寻觅大治安之线索,掌控大治安之精要,具体则需先洞悉大治安之内容,继把握大治安之关键,再驾驭大治安之格局。大治安之内容是:大治安是大系统;大治安是大团圆;大治安是大智慧。大治安之关键是:以大目标寻求大系统;以大亲情寻求大团圆;以大学识寻求大智慧。大治安之格局是:官、民、匪组成的社会治安防控主体三角;帮、静、治组成的社会治安防控方法三角;后(社会治安问题发生之后)、中(社会治安问题发生之中)、前(社会治安问题发生之前)组成的社会治安防控客体三角。  相似文献   

18.
林鹏  张毅 《特区法坛》2005,(5):27-29
近年来,“两抢”犯罪作为城市治安中较为突出的一类侵财型犯罪,一直呈高发态势且有逐年上升的势头。据海口警方2004年6月份开展的“社会治安状况及公众安全感的调查”显示,有54%的被访问群众认为,“两抢”罪的威胁最大,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严重破坏社会治安和影响群众的安全感。因此,重拳打击“两抢”案件,成为近年来我国“严打”整治斗争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故意伤害案件是一种多发性的案件,该类案件社会影响恶劣,对社会治安秩序构成相当大的威胁。下面将以罗湖区人民检察院2008年1-10月份受理的故意伤害案件为基础,对该类案件的特点、成因进行分析,以求找出遏制此类案件多发性态势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杀人犯罪不仅直接剥夺他人的宝贵生命及享有的一切权利,也给被害人的家庭造成痛苦,而且严重危害社会治安。此类案件历朝历代都被列为刑罚重处之列。本文对谷城县1984年至1993年10年间的76起故意杀人案件进行浅析,欲从中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打击防范的针对性对策,为稳定治安、保卫改革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