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学基础理论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必须改革,其方向是分别开设两门课程;在一年级开设《法学导论》,在高年级开设《法理学》。前者介绍法和法学的基础知识,后者阐述法的一般原理,包括法治国家的一般理论。  相似文献   

2.
<正> 艰难拔涉 走出误区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两厚册专著,是一部著作的上下卷。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沈宗灵教授自选论文74篇,还有1篇沈先生的自序。沈宗灵教授自选的论文绝大部分发表于1978~1998年间国内主要学术刊物和《北京大学学报》、《中外法学》,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还有一少部分是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的交流论文。第二部分是从学界参加庆祝沈宗灵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沈宗灵学术思想暨中国法理学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交流的论文中遴选出的20篇论文和1篇纪念文章。第三部分为沈宗灵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提供的6篇毕业时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全书约126万字。抚今追昔,中国法理学走过四  相似文献   

3.
<正> 1988年,我国法学基础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法学理论界的学术气氛浓郁了;许多理论问题的研究讨论,进一步展开了、深化了;在研讨中,还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和问题。 (一)关于法学基础理论学科的改革问题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法学基础理论的现状深表不满,殷切期望学科的改革和发展。但是,也存在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法学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但同时也由于传统教育模式以及历史传统的限制,难以很好地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法学教育模式接轨。本文认为在法律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下,必须对我国法学教育体系进行改革,进行创新与重构。  相似文献   

5.
辛一科 《法制与社会》2014,(12):22-23,27
将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引入我国民族法学理论研究视野,以建构民族法学的基本假设、基础范畴、基本方法等一列基础性理论框架。这一全新的研究进路,为拓宽民族法学研究视野、深化民族法学理论品质、完善民族法学理论框架、指导民族法学立法和指引民族司法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证据学和证据法学历史分野的考察,可以发现诸多学者曾经对证据法学独立作出的努力,证据法学独立于证据学以及程序法学是一个基本的趋势。回顾我国从1930年到2005年证据法学的起步、发展、挫折到恢复的历程,虽然有不同时代的学者对证据法学研究作出的贡献,但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甚至重新纠缠于证据学的研究之中。如果要立足于证据法学的继续发展,应该借鉴英美证据法学的学术资源,明确研究的对象,改进研究方法,并在研究的程度上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法学思潮的缺陷与现代法学的价值合理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现代法学尽管有某种新意和合理性 ,但其局限性和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 ,远不足以终结以现代法学为标志的时代。反观现代法学 ,尽管在一些方面尚存不足 ,但从整体而言 ,它合理的多元的基本价值内核 ,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此篇乃国立武汉大学法学教授梅汝璈博士在北大法学会之讲演稿,兹承梅君同意特载于此,以飨读者。至于内容之丰富、见解之精,当读本文者当能知之。固毋容编者之词费也。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我国正致力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故对我国法学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应,现行法学应用型人才专业细化之分别培养模式的弊端越来越凸现出来。本文放眼于新世纪的法的世界化趋势,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依法治国为背景,在尊重教育规律和法律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对法学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层面予以定位,同时从培养目标、培养环节、学制及教学内容、方法和课程体系的设置等方面提出了变革的设想,以期勾勒出一个科学、高效并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知识在法学教育中处于中心的地位,是法学教育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不同种类的知识在对学生法律素养培育中的功用是不同的。因此,如何在法学教育中合理配置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国内法知识和外国法知识、方法知识和规范知识、事实知识和价值知识的比例尤为重要。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正确理解不同种类知识的功用,并据此重构我国法学教育的知识观。  相似文献   

13.
法学有两种观察或研究视角,即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简言之,前者是规范(制度)事实视角,后者是社会(事实)视角。因之,法学也可两分为内部视角的法学和外部视角的法学。前者以法律规范为前提和纽带的制度事实为研究对象,以规范分析为基本方法,并强调规范中心和规范决定论;后者则以法律规范与其它社会事实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并运用其他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的方法作为观察和研究法律现象及运作规律的具体方法。它强调社会(事实)中心和社会决定论。法学(尤其法教义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一支,与社会科学之间是种属关系,因之,法教义学与所谓社科法学之间,在逻辑上不能以并列关系对待。与其说法教义学与(和)社科法学,不如说内部视角的法学与(和)外部视角的法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法学在概念分析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中国性质、中国品格和中国逻辑。也正是这样的概念属性,决定了中国法学在当代或者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困境仍然是一种现代主义困境。因此,重申并更新现代主义内涵仍然是中国法学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必须面临的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15.
《2 0世纪日本法学》的写作宗旨 ,是以我国法学的发展借鉴吸收之用为目的的 ,我国法学如何逐步发展乃至发达 ,为法治国家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准备 ,这不仅仅是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家的责任 ,更是法学家团体义不容辞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台湾公法学者陈新民教授的著作引起了大陆公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成为学界研究公法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参考.[1]最近,陈教授又将自己从1983年由慕尼黑大学完成学业返回台湾从事公法学的研究与教学过程中发表的51篇论文(有若干篇为翻译或译评性质)结集为<法治国公法学原理与实践>(上、中、下三册)付梓出版.这部论文集以法治国原则为讨论中心,并拓展至由此原则衍生出的基本权利保障与军事宪法,研究领域广阔,篇篇闪烁着深邃的学识之光.  相似文献   

17.
法学教育具有双重性,而我国法律院系课程的设置以传授系统法律知识为目的,而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需要从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等方面构建多重实践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盖尤斯、其《法学阶梯》、优士丁尼《法学阶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研究盖尤斯成为顶级法学家意味的罗马帝国法学的行省化,然后研究其<法学阶梯>的优点和巨大影响,最后研究盖尤斯<法学阶梯>与优士丁尼的<法学阶梯>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法学作为最古老的学科之一为其他学科提供过范式;优士丁尼<法学阶梯>对盖尤斯<法学阶梯>的接受主要体现在结构上,在内容上两者很不同;盖尤斯<法学阶梯>对现代西方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影响主要通过优士丁尼<法学阶梯>进行.  相似文献   

19.
20.
肖北庚 《时代法学》2012,10(2):120-121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从恢复重建发展至今30余年,在管理制度、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内容和手段等各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研究解决。然而,一方面,由于学科专业设置的原因,尚未有专门从事高等法学教育研究的学者,另一方面,高等法学教育改革这一课题所涉内容庞杂,研究难度较大,所以这方面的高水平论著廖若星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