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资讯     
《中国减灾》2014,(5):58-60
正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于田县地震紧急启动IV级救灾应急响应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北纬36.1度,东经82.5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17时24分该区域附近再次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震中海拔约5000米,震中距离民丰  相似文献   

2.
<正>这些年是我国历史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灾害多发并发,大灾突发连发,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组织开展了多次救援速度快、动员范围广、投入力量大的抗灾救灾斗争。2014年上半年,针对新疆、云南等地发生的重大地震、洪涝灾害,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先后启动9次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9个工作组赶赴灾区协助地方开展救灾工作,截至6月20日,共下  相似文献   

3.
潘谊 《中国减灾》2013,(5X):18-20
<正>在自然灾害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约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儿童和青少年仍然是最脆弱人群之一。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生活在农村和城市的儿童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的灾害管理人员和各方面相关工作者需要换个角度考察和理解儿童在灾害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需求。经验可以慢慢积累,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儿童减灾教育的现状2008年汶川地震后,笔者在与一位从事救灾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聊天时听到:他上小学的女儿已经学奥数了,但就是没有学过地震来临时应如何避灾。言语间流露出对当时中国儿童减灾教育的空白和对下一代珍爱生命方面的努力缺乏失望有加,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成  相似文献   

4.
加一 《中国减灾》2012,(23):24-27
中国无疑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灾难的发生,国人在经历惨痛灾难与艰辛救灾的过程中,减灾文化建设也经历了一个充满曲折但成就卓越的十年。在2012年接近结束的时刻,回顾十年来的"减灾文化"具有特殊的意  相似文献   

5.
乌格 《中国减灾》2011,(5):46-47
中国和日本距离不远,都属于遭受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都在防灾减灾方面有着自己的体系。日本的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是重中之重,3月11日的9级地震,更充分显示了日本的防灾减灾能力。而中国在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之后,对防灾减灾工作也有了更好的认识。那么,中国和日本在防灾减灾方面有何差异呢?记者从防灾、救灾和意识三方面进行了对比,且看这场有关防灾减灾的PK战。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自然环境严酷,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地震、暴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给基层救灾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也使当地救灾部门积累了丰富宝贵的救灾经验。尤其在"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救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4·20芦山地震中,"壹基金"、"微公益"等民间慈善组织和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目前的状况如何?公益组织应该如何处理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高华俊。今日中国: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通过微博第一时间发出救灾行动倡议,壹基金成为行动最为迅  相似文献   

8.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面前,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阶段性胜利。在这场大灾中,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各个阶层的社会责任得到充分展现。强化减灾救灾体制建设中的社会责任,是我们从这次地震救灾中得到的经验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平 《中国减灾》2012,(1):50-51
日本地震频发,在防灾救灾方面有常规的社会动员机制,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防灾救灾法律体系,训练了较为专业的救援组织和团队,建立了深入社区、家庭、个人的防灾救灾体系。学习借鉴日本的做法与经验,对提高和增加我国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与知识,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祝福雅安     
《时事报告》2013,(5):F0002-F0002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导致雅安等地150余万人受灾。国家主席习近平闻讯立即作出重要指示: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直升机进入震中,察看灾情,指导救灾。各方力量也迅速行动起来,参与紧急救援。灾难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涛 《中国减灾》2003,(4):54-56
震惊中外的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中烈度为12度,有感面积约占中国当时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地震震动持续了十几分钟,地震面波竟然在地球表面绕了两圈,死亡23.4万人,伤者不计其数。这是———1920年12月16日20时6分9秒,甘肃海原(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发生8.5级大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6.7度,东经105.7度。海原地震的大体情况是:震中位于六盘山地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干盐池附近;震中烈度为12度,有感面积达521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当时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大地震。通常地震持续震动时间…  相似文献   

12.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今年入汛以来特别是主汛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就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尤其是针对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和九寨沟地震。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灾区和受灾群众的真挚情怀,以及对全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高度重视。6月24日6时许,四川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山体高位垮塌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四川省全力组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减灾工作,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增强全民的减灾意识,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资助下,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与重庆市政府11月初共同组织了合川市减灾培训、救灾演练和减灾经验交流会.  相似文献   

14.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按照中央的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正在紧张、全面地展开。国务院批转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关于当前抗震救灾进展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任务的通知》,对当前抗震救灾进展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15.
民间组织和志愿者是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力量,在灾害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汶川地震后,大量民间组织、成千上万名志愿者来到地震灾区,从事现场搜救、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心理抚慰、物资配送等志愿服务,自觉融入到社会动员机制中,形成政府与社会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抗灾救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1996年7月     
7月1日 全国流通企业改革经验交流会在昆明举行。李嘉廷副省长出席会议并向与会者简要介绍了我省省情及我省国有流通企业改革的情况。 7月2日 15时零5分,丽江又发生5.2级地震,震中在丽江县城西10公里左右。地震发生后,丽江地委、行署及省地震局的同志立即赶赴灾区开展救灾工作。 7月4日 云南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在昆明正式成立挂牌,标志着我省投资体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间公益最迅速地成长,在最近的短短5年。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一场罕见的惨烈灾难,将举国的公益热情点燃,民间公益突出重围,成为中国慈善公益的一道"分水岭"。在民间的力量中,"企业开始直接参与救灾"是一重要特征。5年里,中国又经历了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彝良地震等自然灾害。在这些令人心痛的经历里,中国企业的公益救助模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我国迎来了全面深化改革,社会在发展,人民的幸福感在增强。但,自然灾害依然如影随行。这一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减灾救灾任务艰巨。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救灾应急、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等工作有力有效开展,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得到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19.
4月20日,星期六。8时02分,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时间作出了批示,国务院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受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委托,李克强总理在地震当天下午就赶赴震中灾区,视察灾情、慰问群众、指导救灾。统一战线情系灾区,中央统战部三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向全国各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20.
《前进论坛》2013,(5):16-16
农工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在四川雅安发生了里氏7.0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9度。这次强烈地震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救灾难度大,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对灾区人民遭受的灾难和痛苦感同身受,心情十分沉重,特向灾区人民致以亲切的慰问,向殉难的同胞表示沉痛的哀悼。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迅速积极应对,努力把灾难损失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