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贵州》2009,(14):1-2
6月21日至23日,2009年全国龙舟月闭幕式暨第四届全国传统龙舟大赛贵州铜仁龙舟文化节在铜仁隆重举行。异彩纷呈的一系列大型节目,为观众奉上了充满民俗韵味的“盛宴”。也再次向国内外进一步展示了铜仁积极向上,自信拼搏,广纳四海宾朋的形象。本次龙舟文化节活动以铜仁龙舟文化为背景。当地民俗民风为主线。以第四届全国传统龙舟大赛、贵州铜仁龙舟文化节开幕式、“桃源铜仁龙腾锦江”大型情景歌会、“桃源铜仁龙腾锦江”中华龙作品展开馆仪式等系列活动为组成部分,多层次、多视觉地展示了铜仁的民俗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2.
龙腾贵州     
春节期问,贵州各族人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彰显贵州文化魅力.过了_个欢乐祥和的龙年春节。由省文化厅举行的“2012龙腾贵州大家乐”春节文化活动,展示了贵州各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开幕式现场,120名中小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艺术,在130米长幅上书写不同字体的“龙”字。  相似文献   

3.
龙腾盛世,喜迎新春。1月10日,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在西宁召开。这次会议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和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精神,全面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是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的形势下召开的,时机重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2007年12月31日,湖北省计生委通报:2007年湖北省共有1678名干部、富人、名人超生被查处,其中,3名人大代表被罢免,4名政协委员被撤销资格。孝昌县龙腾水泥公司董事长历少清因超生被罚76.55万元,这是湖北省目前最大的一笔超生“罚单”。但记者了解到,这一最大超生“罚单”,有关部门实际只收到10万元。  相似文献   

5.
首钢总公司(以下简称首钢)进行理“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染和环境保护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从世界范围来看,人们在对发展现代工业的同时,必须进行治理污染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以首钢为例,当20世纪50年代首钢进行大规模扩建的时候,人们常常用“白天,浓烟弥漫,遮空蔽日;黑夜,红光烛天,金星四射”来形容钢铁企业的兴旺发达,往往以钢铁企业的“烟囱林立,烟龙腾空”景象而自豪。但是随着企业生产的发展,“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和扰民问题凸显出来,人们开始意识到进行治理污染和做好环境保护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20世纪…  相似文献   

6.
一个企业的成与败、繁荣与衰退、无不与“人”有关。难怪有人说:“办企业就是办人”。但是,如何看待“人”、保护“人”、管理“人”、开发“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却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个企业成功了,人们朦胧地觉得,那是因为企业不仅拥有一流的人才,而且有效、科学地管理了人才。一个企业衰败了,却很难反思“人”本身存在什么问题。“人”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唯一因素,但是,“人”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却是确定无疑的。   任何企业决策领导层在对人实施任何管理措施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对人的本性、本…  相似文献   

7.
理论新视点     
《前线》2001,(9)
专家新见 近年来,世界知名企业在管理创新上一个新的 发展趋势是均突出了“能本管理”,大力提高企业员 工的科技创新能力,邹凤岭在2001年8月8日的《经济参考报》上撰文认为,这是西方经济学家与企业家继“物本管理”、“人本管理”后提出的又一企业管理思想,应引起我国企业的高度重视并广为运用。 邹凤岭:关注“能本管理” 传统的泰勒管理模式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物本管理”,即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大机器,而企业的员工则是这一机器中的具体零部件,把人当物来管理。自80年代以来,企业出现“人本管理”思想,认为企业不再单纯是…  相似文献   

8.
任泥  墙波 《当代党员》2006,(2):52-53
在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公司下属公司中,始建于1955年的重庆轮船总公司是资格最老、“包袱”最重的企业,人们戏称它有“离休干部一个连,精神病人一个连,癌症病人一个连,工伤残病一个营,退休职工一个师”。窥斑见豹,企业老、人员多、“包袱”重,是交运控股集团旗下众多公司身上难以抹去的印记。  相似文献   

9.
由庆祥 《求贤》2009,(8):46-47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服务于企业的经济目标.使企业的经济形势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以此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另一个目标是坚定企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思想意识中“虚”的、无形的东西与企业“实”的部分真正结合起来,以“虚”促“实”、虚实结合,真正实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好六个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把着力点放在建立健全“两手都要硬”的运行机制上。一、强化约束机制,给一把手增加压力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形成和厂长(经理)在企业中法人代表地位的确立,厂长(经理)一把手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一把手是一个领导班子的“班长”,更是一个企业的主心骨,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总指挥。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一把手在企业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一把手真正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摆上应有的位置,并抓出成效。I.企业一把手在抓思想政治工作中存…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6,(7):74-75
晏子曰:“国有三不祥: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也是这样。自古以来,大凡智者都十分注重知人善任。善用人才是一个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也是一个企业领导人能否将企业“引航前行”,在市场经济的汹涌波涛中驶向胜利彼岸的关键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好马配好鞍”,良好的消防硬件设施是任何一个企业搞好消防安全、保障安全生产的根基所在。消防资金方面投入不够,硬件设施差,器材配备欠缺,是企业引发火灾事故并造成“小火酿大灾”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购置技术装备、提高防火安全的保障能力都需要企业有较大的消防经费投入,可能增加生产成本,这些投入的回报又不是很明显,因而有些企业就舍不得在这方面下“血本”。他们或“省”,将本来需要足额投入的资金省出一块,打点儿折扣;或“拖”,拖延急需进行安全治理的设备及装置的检查维修时间,让其“超期服役”,甚至直至“病入膏肓”才“求医问药”;或“凑”,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2,(7):50-50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小胜靠智;犬砸靠德。”如果把企业比作人,小的时候讲求“做事”,但做大了之后应更重视“做人”,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和品行”。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基本功能和生存基础是有效利用资源。上世纪70年代,西方就兴起一种互利价值观,要求企业在确定利润水平的时候,把员工、企业、社会的利益统筹起来,不能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4.
2002年那场“厂网分离”的改革,诞生了两个超级“巨无霸”企业——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电网是一个总买家,又是一个总卖家。相比于发电企业而言,电网是真正的高度垄断。尽管销售电价要由发改委确定,但两个“巨无霸”电网在购电、配送、销售环节拥有极大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自然也是不断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竞争与挑战已日趋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找到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一个企业要生存并获得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实施不断创新,否则企业只会缩短生命周期,逐渐走向衰败。为此,必须因企制宜、因时制宜,遵循“六大创新”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董强  马兴 《共产党人》2005,(9):45-45
最想的是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的水平体现着一个地区经济的活力、财力的旺盛和群众的富裕程度。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宁夏要想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倾心打造“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民营经济。在调研中,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民营企业家们思谋发展、企盼成长的愿望和要求:“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我们办企业就是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7.
“唯内部人控制”:企业改革应警惕的问题○肖笃现代企业理论,提出过一个“内部人控制”问题,这是指企业只由企业内部的人来控制,而失掉委托人控制的一种情况。在我看来,所谓“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准确说,应当是“唯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从我们企业改革的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18.
一潞安矿业集团是一个年产煤炭1200万吨以上的国有大型企业。上世纪90年代,潞安推进现代化建设大业,积极走向市场,战胜了市场持续疲软带来的种种困难,近20年来,潞安共荣获国家级荣誉和奖励40余项。跨入新的世纪,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再铸辉煌,他们设计出台了今后一个时期企业战略发展的总目标:建设“中国潞安”,实现“国际化潞安”和“潞安国际化”。“十五”期间要实现建设“中国潞安”的第一步跨越,努力“再造一个潞安”。主要目标是:煤炭经营总量翻番,达到2000万吨,其中煤炭产量稳定在1300万吨水平;煤炭…  相似文献   

19.
企业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商品经济、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按照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企”字就有“人”。因此,从根本上说,企业是人。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创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广大职工认同并自觉遵守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20.
1956年。上海刘鸿生企业全部公私合营后,有朋友问刘鸿生:“你舍得不舍得?”刘笑着说:“讲老实活、作为一个资本家,我有点舍不得。但是,话得说回来;作为一个民族资本家,我又舍得。”他说:“资本家有两个舍不得。一个是权,一个是利”。“权是资本家的命根子。有了这个权,资本家就可以指挥一切,命令一切。我的一生,就是事握企业大权的一生,决定刘氏企业命运的一生。”“可是,现在我已年近古稀,身体多病。”“我不应该继续掌权。”“现在公私合营了。可以由国家派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来掌握大权,不是更好吗?”“所谓利,就资本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