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仲舫 《中国民政》2014,(12):41-41
<正>近年来,湖北省随州市民政局着眼于深化改革,用硬作风啃硬骨头,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把改革蓝图不断变成具体方案,把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努力打造创新务实现代民政 。一、坚持"三大导向",把握民政改革发展的新要求1.坚持市场导向。探索将可以由市场提供的服务逐步推向市场,通过市场竞争进行资源配置。如积极推进养老机构民进公退、公建民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进入社会养老服务业,打造立足武汉、面向全国的生态养老基地。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4,(4):72-7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当前,常熟为破解乡镇以下基层社会组织发育不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组织实施难等问题,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配套试点的机遇,将城乡一体化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同步推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民政"是相对"传统民政"而言,目前,推进"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变,构建现代民政新格局已经成为民政系统的集体共识和自觉行动。建设服务型现代民政,就是要强化"民政为民"的核心理念,遵循服务行政的运行模式,推动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型,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服务型现代民政的基本内涵○核心理念: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满意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和要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民政工作全局,强化党领导基层群众自治和社会组织管理,着力提升以养老服务为重点的基本社会服务水平,扎实抓好自身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一、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民政工作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民政工作,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群众关切、聚集特殊群体,精准发力、尽锐出战,充分发挥民政兜底保障作用,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5.
民政事业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关于“民政部要组织力量,加强研究,制定民政事业发展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的要求,民政部成立了课题组,进行专题调研,经专家论证,数易其稿,形成本报告。一、民政事业经费保障现状民政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部门,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息息相关,包含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抚恤优待、退役士兵安置。  相似文献   

6.
加快适应新形势新使命要求,构建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色、苏州特点的现代民政工作体系,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适应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更好地服务"三区三城"建设,助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苏州作为全国、全省"两个率先"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先行军",理应成为现代民政建设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7.
目前,城镇已初步建立了较高水平、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金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都在原有的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和逐步完善。而广大农村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已有起步外,其它保险项目仍不够完善。这种城乡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客观差距,具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农村社会保障现状据2004年9月7日发布的《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显示,到2003年底,我国有187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到2003年末全国参加…  相似文献   

8.
目前,城镇已初步建立了较高水平、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金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都在原有的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和逐步完善。而广大农村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已有起步外,其它保险项目仍不够完善。这种城乡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客观差距,具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9.
湖南"禾计划"旨在通过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加强全省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提升街镇服务供给能力和社区居民参与能力,加强培育基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畅通社会组织参与民政事业转型升级渠道,提升民政工作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最终实现社会工作与民政工作融合式发展。为传统民政服务能力提升注入专业新动能"禾计划"是湖南省深化基层民政改革、加强民政基层能力建设的创举,该项目经由社会工作与民政工作的融合式发展,为民政服务能力提升注入专业新动能。  相似文献   

10.
<正>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是从管理走向治理的必然要求,是一种全新的决策和治理机制。我主要结合杭州市上城区的实践来探讨多元主体如何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确定公众参与意识培育的重点与模式。一是确定培育重点。习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因此,公众参与意识培育的重点应该放在社区。具体的说,是将社区作为一个开放的治理平台,通过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来培养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调动社会各个主  相似文献   

11.
宋思宁 《中国民政》2008,(12):58-59
辽宁省本溪市民政局以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动员各方面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保障作用。该市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以来,已完成95个村的农村社区建设,81处农村社区及公共服务场所建设。目前,已有34%的农村社区完成优化资源。同时,全市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完善以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民政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民政工作改革发展协议》约定,健全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机制,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机制建立。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运行机制,落实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的综合协调职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已经初步构建起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尤其建立健全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以及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基本实现了救助范围覆盖城乡、操作程序明确规范、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救助水平逐步提高的制度目标。尽管如此,社会力量在参与社会救助方面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完善与提升空间。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14.
《电子政务》2008,(3):238-241
一、业务需求背景 建设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务系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民政部信息化1998-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是改革和完善传统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率先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太原"率先发展"构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