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务信箱     
问:请长假的党员应如何管理? 答:1.因孕期、哺乳期请长假的女党员,除了在产假期间或因某些特殊原因经组织同意可以暂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外,其余假期应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党组织过组织生活时,应提前通知她们参加。当她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有困难时,党组织要尽可能提供必要的帮助,保证她们能够参加。  相似文献   

2.
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其档案保留在地方人才交流中心和党组织关系也转移至该中心党组织的,应在该中心的相应基层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其档案暂时保留在学校的,在未落实工作单位以前,仍在原学校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原所在党支部已撤消的,由原学校党组织将其编入其他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  相似文献   

3.
党务知识     
1支部大会通过开除党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党员在上级审批过程中的组织生活因为支部大会决议必须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方能生效,因此在上级党组织正在审批过程中的开除出党、除名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党员的组织生活,除问题性质属于敌我矛盾,确实不宜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以外,一般情况下应该让他们继续参加党的组织生活。2共青团员入党以后的组织生活共青团员入党以后,按党章规定,应及时将他们编入党小组,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考察和监督。他们可不再参加团的组织生活。如因工作需要还担任团内职务的党员经党组…  相似文献   

4.
陶令 《党建文汇》2007,(3):29-29
党组织要采取不同的形式组织老弱病残党员、行动不便的党员过组织生活。对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有困难的党员,党组织不要勉强要求他们参加组织生活,可指定党员负责联系,经常向他们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内重要活动的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对那些身体条件许可、本人又坚持要求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同志,在安排他们过组织生活和参加党内一些重要活动时,次数不宜太多,时间不要太长;对那些休养地点离本单位较远、休养时间较长的党员,党组织可开具证明信,  相似文献   

5.
为民 《支部生活》2006,(10):38-38
党组织要采取不同的形式组织老弱病残党员、行动不便的党员过组织生活。对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有困难的党员,党组织不要勉强要求他们参加组织生活,可指定党员负责联系,经常向他们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内重要活动的情况,听取他们的意几尢和要求。对那些身体条件许可、本人又坚持要求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同志,在安排他们过组织生活和参加党内一些重要活动时,次数不宜太多,时间不要太长。对那些休养地点离本单位较远、休养时间较长的党员,党组织可开具证明信,把他们介绍给去疗养的单位或有关地方党组织,由这些单位的党组织酌情安排他们过组织生活。  相似文献   

6.
咨询台     
《先锋队》1999,(6)
党员调到新的单位,在党的组织关系未转去之前,可否参加新单位的组织生活?晋城读者刘小宝问:党员调到新的单位,在党的组织关系未转去之前,可否参加新单位的组织生活?省委组织部刘伯琴答:党员调动工作必须在办理调动手续的同时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手续,并由自己带到新的单位。在组织关系未转去之前,新单位的党组织无法确认这些同志的身份,不能安排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党员长期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应如何处理?党员黄国平问:党员长期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应如何处理?省委组织部刘伯琴答: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过严格的组织生…  相似文献   

7.
咨询处     
外出党员不参加组织生活应如何处理? 随着对外出党员管理制度的日趋完善,许多基层党组织对外出党员都建立了“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的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外出党员却做不到这一点,而且经常不参加组织生活。对此,党组织应如何处理? 通化市二道江区长胜村党支部 栗福臣 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经商和其它原因流动的党员不断增加。对这些党员的管理,各级党组织都制定了有关规定,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证了党员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促进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也有一些党员由于党性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松弛,在外出期间不能按规定经常参加组织生活,有的甚至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对这样的党  相似文献   

8.
组织生活是基层党组织为了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有目的的组织党员参加的一种组织行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离不开组织生活的创新。当前,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不断创新组织生活形式,丰富组织生活内容,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4,(23):65-65
我单位有一位党员因公负伤后一直病休,很难参加正常的党组织生活。请问,对长期病休的党员该如何安排他们的组织生活?——读者小于 对于因病长期休养的党员,党组织要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对于他们的组织生活,应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1)对于那些身体状况较差、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有困难的党员,党组织不要勉强要求他们参加组织生活,可指定专人负责与他们联系,向他们传达党内文件精神和党内重要活动的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江淮》2004,(7)
1.加强教育。党的组织生活的主要目的在于管理、教育和锻炼党员不断增强党性。因此,党组织要对党员进行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教育,使党员懂得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意义,提高过组织生活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
廖敏 《湘潮》2013,(1):166
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组织措施。如何丰富党的组织生活,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是摆在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党组织要采取不同的形式组织老弱病残党员、行动不便的党员过组织生活。对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有困难的党员,党组织不要勉强要求他们参加组织生活,可指定党员负责联系,经常向他们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内重要活动的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对那些身体条件许可、本人又坚持要求参加  相似文献   

13.
法之 《支部生活》2006,(1):42-42
(1)凡是就地安置并归原单位管理的离休、退休干部中的党员,党组织应将他们编入支部,定期过党的组织生活。有条件的地方,可单独建立离退休党支部或干休所党支部。居住地离原单位较远的,可根据具体情况,将他们另编支部或党小组,由党组织指派专人负责联系。过去已转归街道社区管理的退休党员干部,可仍在街道社区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相似文献   

14.
对于离休、退休、退职的党员,党组织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更要从政治上关心他们,组织他们过好党的组织生活。凡属本单位管理,组织关系尚未转出的离休、退休干部中的党员,党支部应将他们编入党小组,如人数较多,可以单独编党小组。住地距原单位较远,经常来往不便的离休,退休干部党员,可定期回原单位参加组织生活,平时可通过写信方式向党组织汇报情况,也可由党支部指定专人与他们保持联系,或组织他们参加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的委员会举办的政治活动。凡党的组织关系过去已转至街道党组织的退休党员干部,仍应在街道参加党…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09,(9):56-56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变动组织关系的凭证。党员因工作单位发生变化,外出学习或工作时间较长(六个月以上)且地点比较固定的,应按规定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即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党员组织关系转出后,党员在党组织中的隶属关系随即发生变化,党员应在转入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5,(5):60
<正>每个党员,包括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如无特殊原因不参加组织生活,应进行批评教育;如长期不过组织生活,应按党章规定处理。党章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  相似文献   

17.
因病长期休养的党员,主要任务是治疗疾病,养好身体,党组织应从各方面关心他们,对于他们的组织生活,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对病情较重,过组织生活有困难的党员,党组织不要勉强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可在一定时间内,指定党员负责与他们联系,向他们传达党内重要活动情况和文件精神,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对病情较轻,身体许可,本人又要求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党员,党组织可以同意他们适当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次数不宜过多,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影响他们的健康对那些长期住疗养院的党员,休养地距本单位又较远,可以开具党员证明信,…  相似文献   

18.
党务知识     
《先锋队》1995,(1)
党务知识女党员产假期间,可否暂不参加党组织生活?大同市读者符丽丽问:女党员在产假期间行动不便,可否不参加党组织生活?本刊编辑部答:在国家劳保制度规定的妇女产假期间,女党员可以免予参加组织生活。产假之后,女党员应该参加党的活动,过组织生活。现在,有的地...  相似文献   

19.
《军队党的生活》2014,(10):41-41
问:过双重组织生活包括连队党员干部吗? 答:过双重组织生活不包括连队党员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是指党委成员除参加本级党委召开的民主生活会外,还必须按规定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向党支部或者党小组汇报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因故不能参加的应当请假。问:党员为什么必须在党的一个组织中过组织生活?答:党员必须在党的一个组织中过组织生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目前,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积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但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不够自觉.主要表现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能积极参加本级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