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在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在现有创新资源基础上,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依照创新产生特点、过程、形式等规律,依托市场配置创新资源,形成大量创新型企业,政府进行制度创新促进创新成果转移扩散,通过一批创新型产业提升国家竞争力,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依靠创新带动经济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四条路径,分别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企业主导型产业链创新网络、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完善。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加速提升长春老工业基地创新能力的根本,对推动长春市以创新驱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长春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长春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需提高基础性研究水平,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围绕长春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集聚人才;加强政府协调引导,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落实科技政策,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发展科技金融,加快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利用政府采购,为创新成果推广开拓市场;营造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王平 《学习月刊》2014,(8):87-87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一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承担了大量科研任务,取得了许多科技创新成果。如何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重大需求,将掌握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目前高等院校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企业党建》2013,(2):3-3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最关键的是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和重点。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他认为,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因而是经济结构转型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王建彤 《学习月刊》2013,(20):52-5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用20、21条两个条目的篇幅阐述了高等学校如何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方面的改革发展规划。强调高校要加强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同时还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高校是“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高校产业部门和科技企业是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先锋队。  相似文献   

6.
《求贤》2012,(12):44-45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阑防和军队现代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7.
李国平  杨艺 《前线》2020,(9):69-71
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结合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发展定位,借鉴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科技基础设施、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创新服务方面的建设经验,未来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当着力超前布局世界一流的科技基础设施与创新平台,健全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以及完善创新资源共享与科技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8.
以何种模式及机制进行合作创新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模式。本文根据市场与政府相互关系的程度,将产学研合作创新划分为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政府引导三种模式,进而通过对典型国家、地区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和机制的比较分析,得出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吴奇 《求贤》2013,(2):20-20
近年来,天津市人力社保局以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抓手,为科技型中小食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的有机结合,助推企业创新发展。3年来,企业博士后共承担和参与了316个国家级、  相似文献   

10.
吴韦人 《江淮》2012,(6):21
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本质上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现代产业与现代城镇联动。提高工业经济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向依靠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科研院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完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在科技孵化、人才资源、产学研合作、资金、知识产权、政策执行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要深化改革,完善中小企业科枝创新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孵化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人才支撑,推动协同创新,多元化投入,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增强科技创新政策执行力。  相似文献   

12.
正花溪大学城充分发挥其在产学研、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促进领域内校地企科研、人才、文化、经济等资源共享,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花溪大学城一直秉持的发展理念。作为一座现代化新型城市,花溪大学城充分发挥其在产学研、大数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突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这一主线,抓住人才引进聚集,引进聚集、培养开发、流动配置、评价激励机制和人才管理体制五个关键环节,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政策壁垒和制度藩篱,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4.
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近80年发展历史的"老字号"国有大型一类企业,其前身沈阳鼓风机厂始建于1934年。近年来,沈鼓集团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有利契机,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型辽宁建设的统一部署,凭借科技创新和品牌发展优势,不断加大战略重组、重大技术改造和产学研合作,实现  相似文献   

15.
高等院校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转变观念,高等教育要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要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实行学分制,变严进宽出为宽进严出.  相似文献   

16.
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竞争力决定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在目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新形势下,县域人才工作总体上存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问题,这需要从五个方面推动机制创新,提高人才工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刘作丽  崔岩  王术华 《前线》2023,(2):58-61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型城市,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强化创新驱动、减量倒逼、内需拉动,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和城市发展深刻转型,为超大型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8.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科技创新是核心,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则是人才。所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辅相成,承载共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使命。当前,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相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存在教育目标模糊、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培训指导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所以新建本科院校亟需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青年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树立“以人为本”的青年人才发展理念,就要坚持培育青年人才、重视青年人才、依靠青年人才和服务青年人才。推进我国青年人才队伍的大发展,应注重加强青年人才教育工作,着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青年人才开发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通过与企业就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技术创新方向、研发模式和路径以及科技金融、商业模式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深入交流,"千企面对面"对接技术、资源和政策,企业发展思路得以拓宽,新技术得以运用于需求。今年3月,贵州启动第三轮"千企面对面"科技服务行动。在疫情期间,通过举办小规模座谈会、"一对一"见面会、现场办公、电子问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