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菲律宾"聚焦全球南方"组织主任瓦尔登·贝罗因为其多年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努力而获得2003年度优秀民生奖(这个奖项每年在诺贝尔奖颁奖前夕在瑞典颁发,表扬对全球民生最有建设性贡献的实践)。2003年12月8日,贝罗在瑞典国会接受该奖并作了题为《平衡的未来》的演讲。下面据http://www.focusweb.org网站将讲演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10月10目前后,瑞典都会成为全世界舆论关注的中心,因为五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单在斯德哥尔摩公布(另一项和平奖在奥斯陆揭晓)。这个由国王亲自授予的奖项与“科学的皇后”——数学无缘,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究其原因(虽然诺贝尔和瑞典官方均不愿承认),可能是因为他所钟爱的女人跟一位同胞数学家跑了。 那件事发生在19世纪,地点在阿尔及利亚的第二大城市奥兰,当时诺贝尔和女友正在  相似文献   

3.
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 节前送走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节后立刻迎来了诺贝尔奖的陆续开奖.大师走得静悄悄,诺贝尔来得热热闹闹.古与今,中与外,在这种对比中显得颇为微妙.  相似文献   

4.
吴海宁 《南风窗》2010,(23):12-12
<正>随着诺贝尔文学和科学奖各奖项的尘埃落定,中国人又小小地失望了一回。说"小小",是因为我们对这一奖项原本就不该存有多大的念想;说"失望",毕竟最近这几年中国人的"诺奖情结"与日高  相似文献   

5.
王晓燕 《法制博览》2022,(2):103-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自此公证遗嘱将与其他形式遗嘱效力相同.但较之其他遗嘱形式,公证遗嘱在安全性、规范性、真实性方面均有着较为可靠的保障,因而在《民法典》生效后公证遗嘱在实践中仍有着明显优势.本文拟从《民法典》生效后公证遗嘱的具体变化出发,对其主要优势展开分析论述,并...  相似文献   

6.
周需亮 《法制博览》2023,(22):121-123
随着2021年1月1日起我国《民法典》的施行,取消了公证遗嘱效力高于其他形式遗嘱之规定,在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中作出新的规定:“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民法典》实施后,公证遗嘱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遗嘱仍然具有较大优势。无论是公证遗嘱还是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等其他形式的遗嘱,当立遗嘱人死亡后,都需要对遗嘱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确认,方能对遗嘱进行执行,实现立遗嘱人的遗愿,遗嘱检认问题亦随之而生,遗嘱检认也必然会成为“民法典时代”民事法律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在遗嘱、继承领域深耕三十多年,必然会在遗嘱检认领域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民法典》的施行,使遗嘱有关条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遗嘱对财富的传承具有重大的作用,通过阐明遗嘱的作用,《民法典》施行后遗嘱的变化,在公证实务中要做到游刃有余地解决遗嘱问题,判断遗嘱的效力是先决条件,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徐猛 《法制博览》2024,(10):61-63
共同遗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民事主体通过设立一份遗嘱处分各自或者共同财产的遗嘱[1]。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对共同遗嘱的规定不尽相同,而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未规定共同遗嘱这一遗嘱类型,关于共同遗嘱只有《遗嘱公证细则》这一部门规章中有提到。共同遗嘱的设立者通常为夫妻或者家庭成员,立遗嘱者期望通过一份共同遗嘱解决身后事,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然而,共同遗嘱是否比普通遗嘱更能解决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一概而论。本文通过一则案例来对共同遗嘱的有效性、生效时间、能否撤销及撤销条件、撤销方式等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白笑敏 《法制博览》2024,(8):112-114
本文主要研究公证机构在办理遗嘱公证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遗嘱公证细则》第三条规定,遗嘱公证是公证处按照法定程序证明立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经公证证明的遗嘱为公证遗嘱。公证机构在办理遗嘱公证过程中,存在立遗嘱人自身、公证机构两方面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本文提出了防范措施,以提高遗嘱公证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1月30日俄罗斯<独立报>发表了普列汉诺夫不为人知的"政治遗嘱".同时发表的还有该报主编维·特列季亚科夫的按语,利佩茨克市普列汉诺夫博物馆馆长亚·别列然斯基对"遗嘱"作的鉴定,"遗嘱"收藏人物理数学博士、副教授,现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的博茨瓦纳大学任教的尼·尼热戈罗多夫介绍收藏经过的文章以及列·捷依奇对记录"遗嘱"经过的回忆.  相似文献   

11.
苗秋意 《法制博览》2023,(13):88-90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改变,尤其法律意识越来越高,发生问题后能够及时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2021年1月1日,我国《民法典》施行,这一背景下的公证遗嘱及其他形式的遗嘱均具备法律效应。但二者相对比来看,公证遗嘱更加全面和公平。另外,结合大量实践来看,大部分人立遗嘱都会选择前往公证处公证,这也代表公证遗嘱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能够切实维护相关人员权益。基于此,本文将对《民法典》实施背景下的遗嘱变化展开分析,深入研究公证遗嘱的优势,同时提出公证遗嘱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旨在为相关人员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微话题     
《南风窗》2012,(22):13-13
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因此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获奖后,他发微博表示感谢微博上朋友对他的肯定,也感谢朋友们对他的批评。  相似文献   

13.
瑞典劳资关系的主要特点是劳资双方虽然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但从总体上说,劳资双方基本上保持一种相互协商的关系.这一特点,是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劳资双方各自组织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 一方面,随着瑞典工业化的发展,瑞典工人阶级的数量随之增长,工会开始出现.1897年,"瑞典工会联合会"建立,争取达成劳资集体协议成为该联合会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主要手段.1902年,瑞典工会会员人数为6.6万人,1907年达到23.1万人.另一方面,瑞典雇主阶级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组织.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1月30日俄罗斯《独立报》发表了普列汉诺夫不为人知的“政治遗嘱”,在俄罗斯立即引起很大反响。围绕“遗嘱”的真伪问题,俄学者展开了热烈讨论。2000年中央编译局的《马恩列斯研究》第2期及以后几期刊登了“遗嘱”及有关争论文章的中译文,也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关注。我国的一些学者怀着极大的兴趣阅读这份“遗嘱”,并就此写了不少文章。从目前所发表的文章看,几乎所有的作者都认为“遗嘱”确系普列汉诺夫所立,并称赞这是“先哲”的远见卓识。一些学者在不同的地方大量引用所谓“遗嘱”中的语句,并加以发挥,造成了一时的轰动效应。这个…  相似文献   

15.
瑞典皇家文学院10月11日宣布,英旧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历史上第十一个获得该奖的女作家,今年八十八岁的莱辛据称可能是该奖项年纪最大的获得者。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称莱辛是"女性经历的史诗作者,用怀疑主义、才华激情和预言的力量,来审视被割裂的文明"。颁奖词还提到莱辛的小说《金色笔记本》,评价其"在二十世纪那些描述两性关系的作品中是开创性的"。  相似文献   

16.
邱高磊 《法制博览》2023,(20):118-120
《民法典》的颁布调整了公证遗嘱的效力,为公证遗嘱带来新的定位。本文通过对公证遗嘱和其他几种遗嘱形式的对比,分析公证遗嘱自身的独特优势,进而讨论公证遗嘱自身优势的成因,展望公证遗嘱在新形势下的定位。  相似文献   

17.
今年9月17日,瑞典大选结果揭晓,以温和党为首的中右联盟获得51%的选票胜出,执政的社会民主党与左翼联盟以49%的选票落败,这次大选也是近30年来瑞典历史上最势均力敌的一次.社会民主党在本届大选中仅获得35.2%的选民支持,比上届下降4.7%,获得130个议席(上届144席),是过去80年中大选表现最差的一次.  相似文献   

18.
刚刚过去的2011年,角门邮局成绩斐然,不但圆满完成了各项经营指标,而且专业亮点频现、营销大单迭出.在北京邮政公司召开的年终表彰会上,角门邮局获得先进集体、优秀营销团队、业务管理优胜班组集体奖项;在服务质量标兵、优秀团队带头人、优秀理财经理等个人奖项中,6人荣登光荣榜.  相似文献   

19.
居住权制度作为《民法典》新增制度,仍有规定模糊之处和规范上的空白.在居住权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中可以探知,居住权的人役性并不是固有属性,居住权的本质属性是所有与使用的分离.居住权客体是他人房屋,农村房屋、房屋部分及附属设施也为居住权客体.居住权是用益物权,可依合同、遗嘱或者遗赠设立,通过遗嘱的方式设定居住权,在继承开始...  相似文献   

20.
洪旭岚 《法制博览》2015,(8):196+195
由于我国对于立遗嘱的事情较为避讳,因而对于遗嘱的法律效力问题并不注重,有关遗嘱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在申请遗嘱公证上更容易遭到人们的忽略。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宣传到位,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对遗嘱公证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在财产纠纷问题的处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遗嘱公证的概述,简要分析遗嘱公证的法律效益,并就遗嘱公证办理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