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百叶干”即瓣胃阻塞。在缺水和饲草细碎而坚硬条件下的耕牛,较常发生。但同样是反刍兽的骆驼,究竟患不患“百叶干”呢?过去我们认为患,那是因为不但书本上有,而且总以为骆驼与牛同属反刍亚目,牛有百叶干一病,故骆驼有“百叶干”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因此,在我校的驼病讲义上,一直编有骆驼百叶干这个病。直到71年师生共同讨论编写“驼病防治”新教材时,一位阿右旗学员提出:骆驼没有“百叶”(重瓣胃),怎么会患“百叶干”这个病呢?当时大家查阅了有关驼病的部分资料[如《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  相似文献   

2.
牛百叶干(第三胃阻塞)是牛比较常见的前胃疾病。我们以藜芦润燥汤为主,结合西药治疗病牛45例,痊愈36例,治愈率80%。 发病原因:百叶干夏、冬二季较多见,春、秋二季亦有发生。主要由于夏季炎热,使役较重,体内水份消耗较多,又失饮水;冬季寒冷,牛不喜饮水,加之饲管不善,消化功能失调而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3.
兽医文献中对牛瓣胃秘结(百叶干)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对牛的瓣胃扩张却无专文介绍,而后者并不鲜见。笔者从1964年初至1988年底,共诊治瓣胃扩张病牛35例(不包括真胃积食和十二指肠阻塞等继发的瓣胃扩张),治愈29例,死亡6例。(一)发病情况及病因 所收治的35例瓣胃扩张病牛,最小者为2岁,大多为青壮龄牛,公母牛均有,春季发病较多。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机体状况较差、饲草过于粗劣、精料过少或缺乏、使役过重或劳逸不均、饮水失宜、气候突变、牙齿缺陷、创伤性网胃炎以及瓣真胃间孔器质性病变等因素有关。(二)发病机理 在生理情况下,瓣胃的蠕动比较缓慢而有力,它的收缩常和网胃紧密配合。当网胃收缩时,网瓣胃间孔开放,瓣胃舒张,内部压力降低,于是一部分食糜由网胃进入瓣胃,移入叶间,多余的液体,被挤出流入真胃,其余的食糜羁留在  相似文献   

4.
黄牛瓣胃阻塞是一种常见且较难治疗的消化道疾病 ,笔者于 1992— 1998年共治疗该病 2 1例 ,治愈 19例 ,其中 1例由畜主出售、1例死亡。病因和症状 由于当地在冬季多以干稻草为牛的主要饲草 ,加之饮水不足和缺少运动 ,常导致牛胃功能紊乱而发病。在发病初期 ,病牛精神不振 ,食欲不佳 ,反刍减少 ,鼻镜干燥 ,排粪量少、色黑、干燥呈球状 ;随着病程延长 ,病牛鼻镜呈干裂状 ,无反刍 ,被毛粗糙无光或呈卷曲状 ,行走无力 ,触诊瓣胃区有痛感 ,听诊瓣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治疗 瓣胃注入法 :在牛右侧倒数 4— 5肋间与肩关节水平线上的下 2— 3cm处…  相似文献   

5.
瓣胃注射液体石蜡地巴唑合剂治疗牛瓣胃阻塞王延寿(甘肃省畜牧学校武威黄羊镇733006笔者采用瓣胃注射液体石蜡、地巴唑合剂的方法治疗牛瓣胃阻塞,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液体石蜡、地巴唑合剂的组成液体石蜡1.0L,地巴唑0.3g、谷维素2.0g、强的松0.3...  相似文献   

6.
自1982年以来,笔者试用过氧化氢溶液以内服为主,配合中、西药对症治疗牛的瓣胃阻塞110例,其中公牛23例;母牛87例;犊牛占26例;成年牛67例;老龄牛17例。原发性瓣胃阻塞32例,继发性瓣胃阻塞78例;病程最短的1周,最长的达7周。 用量及用法 一般成年牛内服过氧化氢溶液300~500毫升,犊牛酌减。临床治疗中亦可根据牛的体格大小、病情轻重以及病程长短灵活施用。最小有效量250毫升,最大安全量500毫升。将3%过氧化氢溶液,  相似文献   

7.
百叶干是第三胃食物阻塞不能运化的一种疾病。致病原因,多因长期饮水不足,津液亏损或过度劳役,以致脾胃运化机能减退,内容物逐渐停滞于三胃变干而发病。我们采用民间土方玉米面发酵治疗牛百叶干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成份:玉米面二斤、曲种半斤(蒸馒头用的酵面即可)、食盐半斤。  相似文献   

8.
牛栎树叶中毒病在我县发病历时已久,以往将本病混淆于牛百叶干,气肿疽等病,治愈率很低。自1989年以来应用加味黄连解毒汤加减共治疗各期病牛39例,其中初期12例,中期17例,后期10例公牛、骟牛15例,母牛24例。病程1~15天,疗程3~8天,用药2~5次,平均3.5次。单用中药28例,中西药结合治疗11例。总治愈率为79.6%,其中初期为100%(12/12),中期为88.2%(15/17),后期为40%(4/10)。  相似文献   

9.
牛盘肠结临床上较少见。1978年4、5月份我站遇到二例,经手术治疗都获得成功。 症状 病牛肚胀,无大便,触诊肠管积水很多。病牛有疼痛感,喜卧。这是本病的特征,可与牛的百叶干及前胃疾病相区别。  相似文献   

10.
瓣胃阻塞(百叶干)的临床症状很不典型,早期诊断更为困难,是普通病中的一个难题。现介绍一种简易诊断法供参考。 (一)手术方法 站立保定,在右侧肩端水平线倒数第3~5肋间剃毛消毒,0.5%普鲁卡因10毫升浸润麻醉。顺肋间作一寸长的切口,切开皮肤和肋间肌后,钝性捅破腹膜,即可进行诊断。诊断确实后,可在此作瓣胃注射。术后缝合二针。 (二)诊断方法 1.手指直接触诊:食指自切口插入,直接触诊瓣胃,感到坚实、膨满、指压无痕即可初步确诊。  相似文献   

11.
犏牛和黄牛的瓣胃阻塞、真胃阻塞、真胃阻塞并发瓣胃阻塞,虽然发病没有前胃弛缓多,但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损失较大,而有关这类疾病的病因、病理、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等论述所见不多,特别是瓣胃和真胃阻塞时瘤胃的临床病理学(包括瘤胃运动机能的扰乱程度、胃内容物理化性质的改变以及积水等)相关变化的研究更属少见。本文就笔者4年间(1975、1979、1981,1982)在甘肃武威地区通过临床综合检查、手术探查或剖检确诊的10例瓣胃阻塞、14例真胃阻塞、21例真胃阻塞并发瓣胃阻塞和5例真胃阻塞并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发病后瘤胃机能状态作概括报道,以期为开展役用牛胃肠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1988年4月在西安市未央区兽医院遇到一例奶牛肠套叠继发瓣胃阻塞而死亡的病例。 患牛7岁,体重约500~600kg,患病后数天饮食减退,在基层兽医站治疗7天不见好转,故来本院就诊。主诉:病前曾饲喂过有发霉的麦秸。经查体温39.8℃,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鼻镜干,眼结膜泛白,口色淡,舌苔灰青,瘤胃蠕动音弱并伴有腹胀,不排粪,尿量少色黄,起卧不安腹痛明显,后蹄踢腹,已孕6个月。直肠检查结肠空虚,小肠亦空虚,瘤胃内有液体,初诊为瓣胃阻塞,灌服石蜡油100ml,次日不见好转,拟定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破伤风牛破伤风多由外伤或去势消毒不当所引起,致死率很高。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破伤风8例,治愈5例,取得了较好地效果。发病情况及症状1995年收治患破伤风牛8例,其中5例为锈铁钉、铁器刺伤蹄部,3例为去势消毒和护理不当所引起。临床表...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拟“油归苏枳汤”治疗马重症便秘和怀孕便秘35例,同时对牛瘤胄积食、瓣胃阻塞均获得良好效果。 方剂及用法 全当归200~300g,苏子100~150g,枳壳60g,枳实60g,青皮45g,陈皮45g,玉片15g,  相似文献   

15.
牛真胃积砂症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饲草饲料单一,造成营养不良,微量元素不平衡,引起异嗜癖。或草中混有砂子,使砂子等异物滞留于真胃所致。1988年以来,我先后治疗8头,治愈4头,2头因误诊失治而死亡,2头因病程过长,脱水严重,在治疗后的2~3天死亡,经尸体剖检,均为真胃积砂并发百叶干。  相似文献   

16.
瓣胃注射治疗奶牛真胃炎张旱霖(江西省南昌市奶业产销公司330043)为了提高奶牛真胃炎的疗效,缩短疗程,以达到较快治愈的目的,近两年来,我们试用瓣胃注射疗法治疗奶牛真胃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临床症状不食或间歇性的进食,腹痛,奶产量明显下降,病牛体质...  相似文献   

17.
1998— 2 0 0 0年我县推广应用 10 0 g/L吡喹酮水溶液瓣胃注射治疗牛血吸虫病 ,治疗病牛 185 9头 ,并对其中 5 5 0头牛进行了追踪观察 ;同时比较了 5 5 8头血吸虫病牛口服吡喹酮的治疗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药物 吡喹酮 :该药系进口的韩国产原粉 ,批号 930 313 ;使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 10 0 g/L吡喹酮水溶液 ,并加适量吐温 80进行助溶。1.2 试验动物 挑选对全县用血吸虫病粪检法检出的阳性牛及重疫区的牛进行试验。1.3 治疗方法 按牛体重测重公式估算出每头牛体重 ,以12mg/kg体重计算所需剂量 ,在病牛右侧第 5或第 9肋间沿…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片吸虫病衰竭牛谢友华(贵州省思南县兽医卫生防治检疫站)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试治肝片吸虫病衰竭牛15例,治愈10例,好转3例,死亡2例,有效率86.6%。(一)症状在肝片吸虫等寄生虫病流行严重的疫区,没有及时驱虫或驱虫不完全或驱虫无效...  相似文献   

19.
真胃积食是临沂地区几个平原县牛的常发病之一。对于本病的治疗,我们从1964年以来曾用过各种药物疗法、真胃抬杠或按摩疗法、经肠按压法、瓣胃和真胃注射法、右肷部切开真胃上部注射结合按压疗法、真胃切开手术疗法等,有些方法虽曾获得一定疗效,但治愈率总计不到20%。其中灌服盐油泻剂多无明显效果,盐类泻剂还常会促进机体脱水,加速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20.
我县春、秋季节常发生牛黑斑病甘薯中毒。此病发病急,死亡率高,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为了提高对本病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我院采用解毒灵治疗牛黑斑病甘薯中毒16例,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临床症状 病初食欲减退,精神萎顿,体温一般正常,心音增强;以后食欲、反刍废绝,心搏微弱,瘤胃坚实,蠕动音减弱或停止,肠音微弱,常发生便秘,粪便小而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