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幽默四则     
手绢 在一辆非常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叭着鼻涕,吸得站在他对面的一个时髦女人实在受不了,她好心的问道 你有手绢吗,孩子? “有又怎么样?”小男孩生气地冲她喊道,“我不借给你!” 检阅 放学回家路上,英子骑自行车大撒把。交警发现后向她大声喊道“手掌好! ”英子回头嫣然一笑,手一挥 “同志们好!” 配套推销 推销员 :“太太,我向您推荐一本书《丈夫晚归100种借口》,你一定要买!” 太太: “笑话!我为什么一定买?” 推销员“我刚卖了一本给您先生!” 回部队去 车厢里, 一个军官忽然看见自己身上落了一只跳…  相似文献   

2.
陈德华 《中国保安》2004,(18):46-49
2004年6月25日上午9时,电网高耸的万源市公安局看守所A监房的大铁门“咣当“一声被打开,蜷曲在监房一角的犯罪嫌疑人赵秀兰被看守所监管民警带了出来.面对我们的采访,谈及不堪回首的一幕幕,她不禁吞声饮泣,也许是她真实地感受到了牢狱的气息,也许是她紧绷了很久的神经终于可以松驰了,也许是痛苦的悔恨……   我们默默地打量她.中等身材,面容略显苍老,眼睛红红的,目光呆滞,一脸沮丧.伴随着不时潸然滴落的两行浊泪,她捶胸顿足地重复着一句相同的话:我真后悔,我不该在感情上放纵自己!酿成如此恶果,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毁了自己的家庭,也毁了别人的家庭,是我听不得别人说我“偷人“的闲话,先后毒死了四人,还使十多人中毒,我只想以死谢罪……说到这里,她的脸痛苦得变了形,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亲人的名字……   ……  相似文献   

3.
也许是对当今社会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也许是为个人的无能寻找借口,也许……长期在基层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我,脑海里出现了那么多“也许”,以至于产生了当今社会没有净土的感觉。然而,自从我接触到《中州统战》之后,诸多“也许”和惆怅、伤感,全部化为乌有,我从中找到了一片蓝天,驻足于一片净土。2000年3月3日,县委统战部副部长陈宏修、郑合才组织召开新野县新闻爱好者座谈会,我应邀出席了会议。在会上,我第一次知道了统战、对外新闻报道的选材及写作方法。座谈会后,统战部为我们每人订了一份全年的《中州统战》。这是我第一次阅读《中州统…  相似文献   

4.
微笑     
“来电话喽,请微笑!”每次听到这个手机铃音,无论我在做什么事,心头似乎都会有一丝放松的感觉,不觉地想要去笑一下,也许这就是微笑的力量吧!曾经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丹妮的女孩听到敲门声,打开门,发现一个持刀男子正恶狠狠地看着她。她克制住自己,灵机一动,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是推销刀具的吧?我喜欢这种款式,家里正好需要,请进来,我打算买一把。”丹妮一边说一边让男人进屋,又说:“你很像我过去的一位好心邻居,看到你真叫人高兴。”  相似文献   

5.
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把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全新的生活“现在的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我又重新活了一回。”带着一副无框眼睛,看上去既文静又大方的杨丽说,她现在是选择性记忆,得病后有很多事她都想不起来了。这是她第二次入院治疗。再过几天她就要出院了。杨丽毕业于北京一所技术学校,3年前曾在一家公司做平面设计。“做这份工作挣的不多但很辛苦。”她说,工作了两年后,男友心疼她,就让她辞职回家了。从此,她每天天昏地暗地玩游戏,饮食也不规律,刚开始时还觉得是种解放, 可时间一长,竟成了难以忍受的压力。也许,这种无规律的生活正是她得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何雁 《友声》2023,(1):29-34
也许是命定缘分,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与我,有20年忘年交情。2011年5月17日晚,我到北京长富宫饭店看望香梅女士。“你这么时笔!这件衣服在哪里订做的?”她拉着我的手,端详起我穿的淡橘色中式上装。传统中式服装,为香梅女士所喜爱。因为,它是中国女性特有标志。年轻时,她总是一袭旗袍在身,尽显美丽窈窕的身姿。  相似文献   

7.
真可惜     
一位老者坐在公园的长凳上独自落泪,一位警官走来问他出了什么事。“我75岁了,”老头哽咽着说,“家中有个25岁的妻子,她长得漂亮迷人,疯狂地爱着我。”“那又怎么了?”“我记不起我住在哪儿了。”真可惜  相似文献   

8.
滚烫的冰     
太阳无情地晒着,我束紧腰带,漠然地站在厂门口。心里烦极了。人们出入时主动掏出工作证,我懒得看,便挥手请便。我一个大小伙子来干保安门卫工作,有啥出息,谁看得起呢? “冰棍,雪糕。”一声吆喝,打断了我的沉思。我一看,又是她。前几天她硬给了我几个雪糕不收钱跑了。结果让同伴说是我的相好。怎么她又来了。稍走近,她说:“喂,你别在这儿喊了,去别处卖吧!”她说:“我在大门外边你也管吗?”我没话说了,瞪了她一眼。她却又笑着说:“宝鸡人真有意思。”“你咋知道我是宝鸡人?”  相似文献   

9.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麦子,是位大学老师,她常常这样打趣:每次量体重,轻了就对自己说:瘦了;重了就对自己说:胸部大了。耳濡目染了她的智慧,她教的学生也个个出落得颇具慧根。她常常教导说,也许成功要有条件,幸福则无条件。她的一个学生的QQ签名本是“事在人为”,考前一周改为“一切随缘”,考试结束后成了“重在参与”。  相似文献   

10.
开心乐园     
坚决反对动物园开运动会,鸭子和螃蟹一起到达终点,裁判说你们两个石头、剪子、布吧。鸭子坚决反对:“我一次也赢不了,我一出就是布,他一出就是剪子。”一个妇人到超市去买鸡,当她提出要整只鸡的时候,屠夫没有告诉她,他递给她的已经是最后一只了。妇人问:“有没有大点的?”“当然有。”说着,屠夫把柜台上的鸡放回柜台后面的冰块里,然后用身子挡住妇人的视线,在冰块里不断搅动,弄出很大的声响,装着寻找的样子,然后,他把同一只鸡拿出来,递给妇人。妇人看了看,说:“很好。”接着又问,“有没有肉多一点的?”屠夫又把刚才的动作重复了一遍,“不错,…  相似文献   

11.
理想与现实 2008年以前的施延懋或许默默无名,或许整大在枯燥的训练中做着相同的动作却无人问津。很少有观众能叫出她的名字,也许是名气的关系,也许是“廷懋”的“懋”(mao)字很少见。但2008年后,属于她的荣耀才慢慢袭来。  相似文献   

12.
越秀越失败     
某同事买了一件新衣,别人刚夸了一句“好看”,她立刻口若悬河:名牌,限量版,专门飞去香港买的……价格之高。对我们这些普通的工薪一族而言.更是一个天文数字。新来的小妹妹,羡慕到瞠目结舌。就差没有当众流口水了。于是,有资深前辈悄悄提醒她:“傻丫头,她老公在国外,夫妻长期分居,感情不合,她的生活里,除了这些名牌,再也没有别的东西了……”楼下,新搬来一位邻居,很健谈,看到谁都自来熟的样子。那天下班。不幸被他“撞”着。像查户口一样,问我在哪儿工作。月收入多少。为了转移话题,我赶快问他:“您是做什么的呀?”结果,像是打开了一个泄洪闸,他开始了滔滔不绝的讲述:曾经做过很大的生意,有巨额存款,小城里有若干房产,女儿嫁入豪门.儿子娶了名媛……我频频看表,头疼欲裂,终于找了个借口脱身。  相似文献   

13.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汽车制造工程师。你也许会问我:“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理想呢?”这个工作的确是又脏又累,整天和满是油污的汽车打交道,这有什么好的?很多人这样看。但我有我的看法。我的爸爸是名汽车司机,他已经有二十多年的驾车生涯了,是一位优秀的驾驶员。从小,我便跟爸爸一起驾驶着汽车到处奔波,对汽车很熟悉。天长日久,我对汽车便有了种特殊的  相似文献   

14.
一样美丽     
认识点点纯属偶然。我碰巧来到这个小城实习,碰巧寄居在叔叔战友的家里,碰巧婶婶的朋友有个失明的小女儿。许多个偶然的交叠让我们必然相识。长辈们的意图很明显,我们都是有缺陷的孩子,我又年长她10岁,也许,我可以在她的成长轨道上留下一些痕迹。她实在是个漂亮的女孩,眼睛很大,只是没有焦距,也就没有清亮的色泽。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姐姐,你能听到我说话吗?”我说能,因为姐姐带了助听器。她“哦”了很长时间,然后沉默了很长时间。我仔细盯着她的脸,很显然她已经学会了努力掩藏自己的情绪,但我还是感到了很深的落寞,像极了10年前的我。…  相似文献   

15.
这些天,我活得就像一只风箱里的老鼠。我是市级机关的一个科长,职位不算高但也蛮有成就感。也许是天性使然,工作环境对我的个性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有女同事说我,“30多岁了还那么阳光”。与周围的同事相比,我觉得自己是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没有朋友相聚的时候,我爱在家里上网,主要是聊天,我的语言魅力总是能赢得一些网友的好感。不可否认,我也与她们中的一些人见过面。6月的一天晚上,我在网上遇到了她,她的网名叫“云淡风轻”,于是我接了一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她非常兴奋地说,从来没有人能够知道“云淡风轻”的出处,只有…  相似文献   

16.
衍太太遗风     
衍太太遗风奚川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琐记》中写到一位被称为“衍太太”的女人。当还是儿童的“我”走进她家时,衍太太便将她和男人正看的一本书塞给“我”。“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象。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成年的读者读到这...  相似文献   

17.
三七花长青,愿真爱长青,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我珍藏着一盒三七花,有819朵,是我心里默默深爱的女孩送我的。也许她只是随心送我,可三七花却深深植入我的心脏。  相似文献   

18.
《战国策》上记载着一个曾参杀人的故事: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素有贤良的美名。一次,有个与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听后,当即告诉曾参母亲说:“你儿子杀了人。”曾母根本不信,她一边织布一边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片刻,有一人又来说:“曾参杀了人。”曾母仍然不信,继续泰然自若地织着布.不一会儿,又一个人来说:“曾参杀了人。”  相似文献   

19.
一位19岁的打工妹,因受骗失身,竟游戏人生甘愿做“小蜜”。在“温柔乡”里,她以“补偿青春损失”为借口,拼命索取,最终将一个有社会地位的情人,逼成令人谈虎色变的“飞天大盗”。  相似文献   

20.
十几年前,《我的1997》这首歌被艾敬唱红。她唱完“1997,快点来吧”,内地很多人能跟唱下一句:“陪我去看午夜场”。也许是一种期待吧,而当时香港人什么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