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涉及了以下问题:怎样认识美国学者恩道尔的新著<霸权背后>?怎样认识"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与中国的应对方略"?当今存在着威胁世界的隐蔽战争吗?到底是"经济规律",还是"阴谋"在支配当今世界?不改变世界规则,不改变世界的价值观,新的大国能崛起吗?  相似文献   

2.
在金本位货币体系崩溃后,美国通过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次变迁,使美元逐渐取代黄金和英镑,取得世界霸权地位.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坐稳霸主宝座的美元开始实施霸权战略,通过打败黄金、控制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垄断国际金融组织,对日本、欧盟、拉美,俄罗斯等个个击破,将全球经济纳为囊中之物,从中获取最大国家利益.鉴于此,不断走向国际化的中国经济,要认真汲取他国经验,及时转变发展战略,谨慎对待人民币国际化,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霸权是当今世界霸权的新形态,直接威胁着我国金融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国际金融霸权直接威胁我国金融主权,大量侵蚀我国国民财富,严重影响我国金融稳定.我们要改革完善国内金融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张军果 《唯实》2011,(8):106-110
国际金融霸权是当今世界霸权的新形态,直接威胁着我国金融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国际金融霸权直接威胁我国金融主权,大量侵蚀我国国民财富,严重影响我国金融稳定。我们要改革完善国内金融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说过 :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 ,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正发生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迅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本文从社会生产力系统 (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结构 )、社会产业结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科技革命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金融、科技、文化和军事霸权是当今资本帝国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无疑是全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而又强烈的美好愿望,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政府间客观存在的努力方向。也毋庸否认,苏东剧变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极大的加强,其主要特征是金融、科技、文化和军事霸权的不断加强,且日益融为一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力图主导当今世界的态势及走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维护并加强其世界霸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牢牢控制并有序掠取地球上正在急遽减少的有限资源。  相似文献   

7.
丽水市山区经济产业化发展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内部体系发育滞后等问题。要做强做精丽水市山区经济产业化,必须强认识、转观念,增强产业化发展动力;扬优势、选主导,培育产业化发展支柱;建基地、搞开发,夯实产业化发展基础;拓市场、促销售,疏通产业化发展渠道;增投入、重服务,提高产业化发展保障;创品牌、保产权,抓好产业化发展关键。  相似文献   

8.
《红旗文稿》2012,(21):1
在西方话语体系主导世界,西方话语霸权咄咄逼人的形势下,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防止并纠正各种错误倾向,比如:宣传教育空洞说教的倾向;理论研究脱离实践的倾向;研究成果忽视社会评价的倾向;学术评判"崇洋媚外"的倾向;用人导向唯"洋"是举的倾向;"解放思想"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倾向。请看新华社主任编辑朱继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李艳艳的文  相似文献   

9.
<正>由美国主导、共14国加入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近日在美国洛杉矶召开部长级会议,这是该框架自今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首次面对面的正式高级别会议。根据会后声明,印度是唯一没有签署该框架四大支柱之一——贸易谈判协议的成员。笔者认为,与2019年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一样,印度此举虽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但从印度思维出发却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所谓经济信息化,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指在电子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网络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并逐渐主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经济的灵魂,文化主导经济,是文化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当今世界,为了保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都必须走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要求,符合这个文化要求者,前途无量;违反这个文化要求者,将被无情地淘汰。然而,要真正走上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只能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这些都是文化的精髓所在。由此可见,文化主导经济,已是世界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2.
裴学进 《求实》2016,(11):21-29
主导价值观就是在一个社会中由统治阶级所倡导、推行,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为支撑占统治地位的,对社会其他价值观及其发展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的价值观念体系,其主体是统治阶级,基本作用机制包括规导和灌输。主流价值观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里,由绝大多数民众即主流民众认同、遵从的,在各种价值取向互动过程中汇合而成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念体系,主体是人民群众,共识和认同构成其主要作用机制。主导价值观转化为主流价值观的本质在于统治阶级(国家)的倡导转变成人民的行动,呈现出四个特点:转化时限的模糊性、转化前后存在状况的特殊性、转化过程的双向性、转化过程的动态性等。主导价值观转化为主流价值观内在机理为驱力与张力的辩证统一。以上述分析为框架,在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就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自觉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进程;适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主导价值观转化为主流价值观;科学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形态相适应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楚永生 《求实》2005,(6):51-54
“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立体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范畴。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理顺和协调各种错综复杂社会关系的过程,需要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来构建其框架体系,其具体建设方略有:一是从组织框架上构建党领导下的政府负责、社会组织协同和公众参与的社会组织体系;二是从制度框架上构建公平正义指导下的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制度体系;三是从发展战略框架上构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人类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体系。  相似文献   

14.
群众监督是人民群众借以维护和保障自身根本利益的重要手段,是清除腐败分子、遏制不正之风的利器,也是实现广泛政治参与最直接的途径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群众监督思想的演变历程,大致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从历史定位的维度看,党对群众监督地位的认识实现了从初步纳入国家体系→决定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因素→新时代增强党净化能力的根本的演变;从制度化维度看,党对群众监督制度化的认识经历了从"要有一套章程"→制度更为根本→制度重在执行的规范化演变;从对监督方式认识的维度看,党对群众监督方式的认识历经了从以群众运动为主要依托→在法制框架内运行→多元互动中发力的科学化演变。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对绿色发展问题的关注已经超越过去任何时期,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中国在绿色发展上已经具备一定条件:一是中国政府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二是中国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和扶持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已经具体行动起来;三是中国国民的绿色消费意识正在形成.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发展绿色经济将成为发达国家在新时期主导全球竞争的重要手段;其次,中国经济仍具有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特征;再次,中国仍期望经济有较快的增长,而短期内这与绿色发展之间存在冲突.在实现绿色发展措施上,至少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加快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二是大力倡导绿色消费;三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九月,我国人民正在感受和回味奥运与神舟七号飞天带来的欢乐时刻,从太平洋彼岸当今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美国传来了非常不祥的消息:困扰美国将近一年的次贷危机,竟然引发了殃及全国危及世界的金融风暴。华尔街银行业普遍资不抵债,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而WTO则是在这个大潮中产生的一种制度框架,"游戏规则".要明白中国入世的方方面面的道理,首先要对经济全球化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可以说,这是认识WTO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1,(4)
当今世界格局中各重大力量对比的变化尚处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之中,还没有出现拐点,但已经朝着有利于新兴力量的方向加速发展,并展现新的特点。首先,国际力量重组史无前例地冲击着西方国家对国际体系的主导权,西方掌控的传统格局正在被打破,新兴力量与传统力量共同主导将逐步取代西方单独主导。这种变革不是传统大国的轮流坐庄,而是体系结构顺应全球治理的革命性转型的开端。  相似文献   

19.
<正>3主要任务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实施"多规合一"改革。坚持统筹规划、规划统筹,把"多规合一"改革作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作为建立可持续发展新机制的重要平台,推动由项目为主导向规划为主导转变,建立以规划为主导的经济发展管理体系。推进一个战略、  相似文献   

20.
市民参与协商公共事务治理是社区自治的基本要求与发展趋势。本文基于协商治理的理论视角,以杭州市"湖滨晴雨"工作室为个案,按照"公共平台——协商主体——协商内容——协商模式——协商效果"的框架对社区居民协商共治公共事务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政府主导、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的社区协商治理模式,不仅是对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对构建新的社区治理体系、促进政府科学决策和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府应该引导、吸纳各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协商治理。结合"湖滨晴雨"工作室运行的经验,本文提出完善社区事务协商治理机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