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社会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与应然性分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概念和新观点的提出,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已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深度。其“新”体现在党和国家对社会冲突的正视与重视。因为“和谐”的背面就是“矛盾”或“冲突”,没有“矛盾”与“冲突”也就没有再提“和谐”的必要。矛盾与冲突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它们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但如果冲破一定的界限,就只会阻碍,甚至破坏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小宴 《新东方》2009,(6):44-47
构建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从我国西周时代的和谐观念始,古人就提出了“大同社会”的构思,并从一种认识观发展成为政治、经济、伦理、价值目标及其和睦均衡的和谐社会观念体系。十六世纪起欧洲一些思想家则展示了对未来和谐社会理想模式的构建,如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等。  相似文献   

3.
王清荣  吴学东  周艳 《传承》2011,(22):4-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之一。党的建设和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必须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主题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融入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之中,定位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立足于调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着眼于发挥其他政党、社团组织的特殊作用,着手于构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和谐”理念在我国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国人一直在追求社会和谐。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六个特征,与当代民政事业发展的基本目标紧密相联,与民政  相似文献   

5.
赵顺盘 《群众》2007,(4):30-31
“和谐”理念在我国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国人一直在追求社会和谐。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六个特征,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当代民政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之一。党的建设和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必须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主题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融入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之中,定位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立足于调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着眼于发挥其他政党、社团组织的特殊作用,着手于构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谐”已成为国人共识,占全国人口6.34%的残疾人是一个庞大的特殊困难群体,他们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残疾人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出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献茹 《人大研究》2006,(11):32-35
一、和谐社会的本质所谓“和谐社会”,指社会系统中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对和谐社会一词从不同方面给予不同阐释。笔者认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相适应的社会;是以公平正义为基石的社会;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的社会;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是能够…  相似文献   

9.
基层是社会的细胞。各种社会现象都通过基层反映出来,各种社会问题都在基层最先表现出来。各种思潮在此激荡,各种信息在此交流,各种矛盾在此汇集,甚至各种冲突也可能最先在这里酝酿、爆发。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基层,重在基础。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对于我省深化“平安浙江”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大。夯实基层基础,有利于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构建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现代社会发展表明,和谐的社会结构应该是中间社会阶层占多数的社会结构。这种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最有利于实现社…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峰松 《山西政报》2007,(14):35-35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相适应。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和以追求更高和谐状态为理想的、新型的和谐社会。“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最为直接的重大影响。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如果广大农民不能实现小康.  相似文献   

11.
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忠贞不渝的奋斗目标。自和谐社会的理想提出以来,政府如何组织构建这样的美好社会,就成为了行政学界义不容辞的重大课题;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更加明确地赋予了我们行政学人这份神圣责任。然而,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什么样的行政理念?我们学人创造了何种行政理念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对于诸如此类的重大问题,学界似平少有关心者,更奢谈致力于斯。  相似文献   

12.
目前,社会风险如影随形地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随时可能造成巨大的灾难和损失,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充分认识当代世界的风险本性及其运作逻辑,对各种社会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与化解,社会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和谐社会才能得以建立。当代中国社会风险存在的必然性及其内在逻辑社会风险是一种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更直接地说,社会风险意味着爆发社会危机的可能性。社会风险的存在具有某种必然性,“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曾指出:“任…  相似文献   

13.
<正>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思想,一时间,“和谐”旋律响彻神州大地,“和谐”建设沸腾大江南北。在浙江,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相融,注重经济社会的和谐互动,注重各类社会成员的和谐共处,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如今,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文明、平安、和谐的浙江巨轮,再次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迎风畅航。  相似文献   

14.
林建华在《理论导刊》2008年第11期撰文认为,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没有利益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因此,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和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其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调节利益关系,以利益冲突向利益和谐的转化统领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面对新形势党中央提出的一个新的重大命题。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细胞,是除政府外当今社会最有力量的组织,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同一体、利益相关者的集合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企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处于特殊的地位、应发挥重要的作用、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也将是社会和谐的受益者。任何有实力和能力的企业,都要履行社会责任,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东方》2006,(10):26-26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思维方式是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是相对稳定的思维结构和思维习惯。思维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影响到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我们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改变以下五种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全党全国人民的头等大事。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号召,人人行动起来,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的社会而努力。  相似文献   

19.
白荣欣 《前进》2007,(9):35-36
"和谐"与"发展"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当今社会运行的主题。正确地理解它们的内涵和本质联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和谐"与"发展",有着不同的哲学内涵,但作  相似文献   

20.
卢春华 《新东方》2006,(10):10-12
2006年年初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使农民工问题再次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人,成为城市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对农民工的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农民工、善待农民工,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一、农民工的作用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社会群体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民工已经成为独立的社会阶层。他们的数量众多、作用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