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是在反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及其改良主义理论家关于解决住宅问题的各种方案的激烈论战过程中产生的。在与形形色色的"理论家"辩驳的过程中,恩格斯分析了法国住房问题的社会原因,阐明了自己的住房观点。而这种分析对今天解决中国的住房问题具有启示意义。恩格斯对法国住房问题的揭示恩格斯批判米尔伯格不是从现实的经济关系,而是从"永恒公平"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经过十年的试点探索,目前已在全国城市展开。在此时,重读恩格斯的重要著作《论住宅问题》,我们更能体会到它的重大理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仅对此谈几点浅见。一、《论住宅问题》对我国城市房改方向的启示从《论住宅问题》第二版序言小可以看出,恩格斯在1872年之所以要以相当大的精力专门研究城市住宅问题,是因为当时在德国“住宅缺乏现象曾经具有急性病的形式”,以至“报刊上登满了关于‘住宅问题’的文章,各种社会庸医乘机而  相似文献   

3.
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中国科社研究会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联合举办了纪念恩格斯诞辰170周年理论讨论会。会议集中讨论了民主社会主义的若干问题,现将发言中提出的主要观点简介如下。一、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及其实质有些同志根据对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及社会党国际的主要文件、论著的分析,认为现代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有14个方面:1、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认为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曾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凡是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拿这个观点去解释历史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反之,则是历史唯心主义。现在有的同志认为,这种观点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由:(1)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仅仅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还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只有不仅承认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而且承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住宅问题是必然要面对的,而当前我国正处于这一历史阶段。与资本主义社会住宅问题主要表现为住宅短缺根本不同的是我国现阶段住宅问题主要表现为房价、房租过高。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通过批判蒲鲁东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住宅观,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住宅问题背后的资本逻辑运动规律,指出了只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除城乡对立才能彻底解决住宅问题。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应对我国现阶段的住宅问题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现实基础和理论结构1、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理论界一直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许多同志还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恩格斯在1885年关于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思想,是特别强调无产阶级的解放的,这同他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有关。但这一研究对象似显狭窄,还应包括无产阶级以外的广大  相似文献   

7.
一、把住宅业作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可行性 1、住宅商品化的本质及内涵。按照市场经济的观点,住宅作为人类基本生存条件衣、食、住、行中的一种,是个人消费品,是生活资料,是商品。住宅商品化的实行就是要恢复住房作为商品和作为生活资料的本质属性,把住房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纳入到市场经济的大循环中,把住宅运行机制从产品经济模式转变为商品经济模式,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我国城镇住房应以个人所有制为主。②住房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应按市场机制运行。具体讲就是:在住房资金上,由国家和单位为主转为个人为主,在住房建设上,由住宅单项开发转向综合开发和配套开发,在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住房制度的改革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现将近年来有关住宅商品化的观点综述如下:一、住宅商品化的构思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住宅商品化,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将现有公房合理地、分批地折价出售给市镇居民,这样国家不仅可以省去大量的维修费用,同时  相似文献   

9.
普法战争后,随着德国经济的繁荣,在德国出现了一个困扰现代社会的典型问题,即住房问题。针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学者们解决住房问题的种种方案,恩格斯发表了著名的《论住宅问题》一文。根据恩格斯的文章,市场经济并不能自动解决住宅问题,住宅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历史惊人的相似,今天的中国似乎正在"重复德国昨天的故事"。在这种背景下,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给了我们深刻启示。我们应该从政治高度来看待住房问题,果断采取措施来降低房价,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0.
普法战争后,随着德国经济的繁荣,在德国出现了一个困扰现代社会的典型问题,即住房问题。针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学者们解决住房问题的种种方案,恩格斯发表了著名的《论住宅问题》一文。根据恩格斯的文章,市场经济并不能自动解决住宅问题,住宅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历史惊人的相似,今天的中国似乎正在"重复德国昨天的故事"。在这种背景下,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给了我们深刻启示。我们应该从政治高度来看待住房问题,果断采取措施来降低房价,改善民生。至少打破"房产经济"和征收房产税是可供选择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有一种观点认为,不是伯恩斯坦“修正”了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理论,提出了和平过渡的理论,伯恩斯坦只是重复恩格斯的话,继承和发挥了恩格斯对马克思和他共同创立的革命理论的反思和修正。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时,常常认为在阶级社会里,人的社会性只表现为人的阶级性。现在有的同志认为,这种看法是值得研究的。他们说,(1)恩格斯曾经说过:“在我们不得不生活于其中的、以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社会里,同他人交往时表现纯  相似文献   

13.
领导视窗     
未来5—10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住房政策随着中国住房改革的深入将逐步出台。 在21世纪最初的5—10年内,中国的住房发展将达到以下一些主要目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8平方米;到2005年,解决住宅的工程质量和功能质量的通病,初步满足居民对住宅适用性的要求;到2010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学者在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自然观的比较问题上有不同的理解,从各自的立场对恩格斯和马克思在自然观上的一致和差异作出了不同阐释,概括起来有一致论、对立论和异同论三种观点。我们认为,不论是对实践的理解还是对自然概念的分析抑或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剖析上,恩格斯与马克思的自然观具有诸多的一致性;他们的自然观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其集中体现在实践观点、自然概念和辩证法三个层面。正是恩格斯与马克思在自然观上的互补使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作为一个整体,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杨耕 《前线》2002,(10)
1从创立者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脱离了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打引号的马克思主义。可是,我们又不能把马克思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简单地等同起来。认为只有坚持马克思的所有观点才是马克思主义,同样是打引号的马克思主义,即一种教条主义。按照这种标准,就连列宁主义都不能称为马克思主义,因为列宁的确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突破了马克思的观点,并用一些新的观点代替了某些原有的观点。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植根于实践、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早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马克思、恩格斯就…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时代及时代特征问题 关于这一问题,最主要的代表性观点有两种:部分学者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两大问题”的论断,进而得出我们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的结论;与此相对立的观点认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的提法,既不符合当今时代的现实,也有悖于邓小平同志上述论断的原意。持后一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尽管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给人鼓舞,给人信心,给人力量。但是,我们在学习中发现部分党员干部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对此,要积极做好解疑释惑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1.关于党的奋斗目标的认识问题。有的同志认为江泽民同志讲话突出强调现实目标,对远大目标则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首先论述了我国住房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注重人均住房面积有余,重视住宅功能质量等不足;我国住宅私有率攀高,"房奴"大量涌现;官商勾结获暴利,房地产市场被扭曲;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问题多等.接着提出主要对策实行住房"双轨"制改革,明确"两房"的社会保障属性;加大"两房"建设力度,经济适用住房实行"租售"并举;剥离官商勾结,完善房地产市场竞争秩序;引导百姓树立合理的住房消费观念,征收住房累进税抑制住房过渡消费及投资性购房.  相似文献   

19.
关于什么是主观主义,目前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些同志认为,主观主义主要是指主观唯心主义,其理由是从哲学史看,列宁及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多次批判过的是指这种主观主义。就连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也从他的立场出发,批判过这种主观主义;另一些同志则认为,主观主义主要是指理论脱离实际,主观脱离客观,不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认识方法而言。我认为,主观主义从广义上讲,应该既包括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20.
租房划不来西班牙房地产市场的一大特色是居民买房多,租房少。与欧盟其它成员相比,西班牙迄今仍保持着居民私有住宅比例最高的记录。据统计,西班牙目前85%以上的住房为居民个人所有并由自己使用,只有不到15%的住房是出租房,这一比例不到欧盟国家平均值的一半。西班牙人历史上就对租房不感兴趣。早在佛朗哥时代,国家推行的"每人都要拥有自己的住房"的原则就已深入人心,有没有自己的住房被认为"关系到国家的荣誉"。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通货膨胀和不完善的退休体制下,西班牙人认为购买私有住宅是一份可靠的养老保障。与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