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名"小偷"与把他抓获归案的警察再次"见面"了.这次见面机会,是由微信小程序创造的. 这次堪称特殊的"见面"场景,出现在一个法庭上. 2017年10月17日下午,一起盗窃案在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简单到可用一句话描述,两名年轻人偷了别人一部苹果手机.作案时间是今年4月30日下午,地点是广州市一座公交车站.当时,一名廖姓男青年和同伴蒋某"拿走"了一名乘客原本装在裤袋里的iPhone6s Plus.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一位便衣警察将他们人赃俱获.  相似文献   

2.
故杀是中国古代法中的一种杀人类型.相对于另外一种古老的杀人类型谋杀,故杀是较晚出现的一个概念.在更早的时期,与故杀接近的概念是贼杀.西晋张斐对"贼"进行了解释,所谓"贼1".是"无变斩击"即突然的力杀人.北魏律中出现了故杀.在唐律中,故杀已经完全取代了贼杀.同时,在中国古代法中,故杀又是与斗杀紧密联系的概念,在我们可以看到的古代律典中,故杀一直与斗杀被规定在同一条文中.唐律从概念上对故杀与斗杀进行了界定,并将"斗而用刃"以及先斗殴、后"绝时而杀"两种情形视为故杀.但是在唐代,故杀与谋杀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到了明清时期.故杀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即明清时期仅以主观意图作为区分斗杀与故杀的根据,所以唐代的"斗而用刃"以及先斗殴、后"绝时而杀"这两种情形也可能被认定为斗杀.此外,明清时期的律学家对故杀与谋杀也进行了准确的区分.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即将制定的刑法中,是否应当继续采用"死缓"和无期徒刑的问题,近来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的主张继续采用"死缓",废除无期徒刑;有的主张继续采用无期徒刑,废除死"缓";有的主张"死缓"和无期徒刑都继续采用;有的主张"死缓"和无期徒刑都废除.在"政法研究"刊登的几篇文章中,差不多是把讨论中的各种主要论点都反映出来了.这个讨论对刑事立法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都是有益的.但是在讨论中,有些同志为了阐明自己的论点,而将我国的"死缓"和无期徒刑说成是不符合人道主义原则的刑罚制度,这就使人难以理解了.研究我国的刑罚问题,首先必须从我国刑罚的本质上加以考察.我国适用的刑罚,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适用的刑罚本质是不同的.在剥削阶级国家中,刑罚是掌握在反动统治阶级手里用以镇压被剥  相似文献   

4.
礼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诗渗透、积淀在礼的各个环节,并暗暗地决定了礼的存在方式和礼的历史命运.而当诗变成了《诗》,"诗学"变成了"诗教"时,"礼"也变成了"礼教",礼的诗性特征逐渐消失.在礼的诗化进程中,《诗》也逐渐政治、伦理化.用诗与用《诗》的礼典意义贯穿于"礼"的诗化和"诗"的礼乐化双向互动演变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佟颖 《中国公证》2003,(4):30-30
在人类社会,经济交往是不可或缺的,其中的"游戏"规则当属诚实守信最为重要.但是,并非每一次经济往来都能恪守这个法则.如果双方相互间对信任产生了怀疑,是否就要将经济往来"寿终正寝"呢?大可不必,可以请"提存公证"来帮忙,即解除了不信任感,又促使了经济交往的顺利进行.提存是清偿债务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保护债务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在吃这方面是从来不拘"小节"的,他有一个不良习惯,就是过量进食.长期的粗劣伙食,加上"贪吃"的不良饮食习惯,朱自清得了严重的胃病. 在那个时代,很少有大快朵颐的时候,倒是饥饿时常伴随朱自清.他在日记中写道:"到十二点腿也软了,手也颤了,眼睛发花,吃一点东西就行."难得有一次聚会,朱自清就忍不住多吃了.在朱自清的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胃痛,抽搐"、"每日呕水"、"吃得太多了"等记载.  相似文献   

7.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全国各地实施后取得了很大成效,也存在一定不足.在理念层面,各省市"条例"中规定的"民族"多指中华民族,忽视了民族认同的深远意义,致使相应"条例"的接受度不高.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关键一环,正确认识各民族间的差异是推进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石.在制度层面,相关立法还处于空白状态,应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  相似文献   

8.
"山寨",是2008年最流行最火爆的词汇,从最初的山寨手机,到时下广为流传的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在中国,可谓是言必称山寨,在网络的推助下, "山寨"一词俨然成了一个崭新的文化符号.很多人认为,山寨文化是值得鼓励的草根文化,但也有人认为,山寨已成为"假冒伪劣"、"抄袭"、"盗版"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9.
段奇清 《政府法制》2013,(24):19-19
2009年6月的一天,他在一家超市的停车场,动手撬开了一辆豪华轿车的车门.当停车场的保安人员上前询问时,他亮出了证件,保安人员就没再说什么.轿车的主人从超市出来后,保安人员对他说,你的车已被人"偷"走了.那人似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然后沮丧地回了家. 这个"偷"车的人叫李健,有人说李健是在"行窃",其实说他在"行骗"更为恰当些.1982年,李健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2005年,从国内一所大学毕业后,他来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硕士学位.2008年,李健顺利毕业,当一家大型企业向他伸出橄榄枝时,他却选择了一份自己颇感兴趣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这一消息曝光后,"执法打折"就像前些时的"躲猫猫"一样成了媒体上一个热传的词儿.但笔者以为,这无非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质疑的"潜规则"而已.物价部门检查医院的收费情况,为的就是发现和查处乱收费.但当发现了乱收费情况后,从执法角度讲,当然是依法处罚.  相似文献   

11.
医疗诉讼中的医疗专家意见和法官自由裁量:谁主沉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疗诉讼领域,医疗专家意见或行业"普遍做法"是强有力的证据但不是最终证据.著名的Bolam案似乎赋予医疗行业的普遍做法以终局性.Bolam测试标准不仅在治疗领域得到了适用,而且被扩展到了诊断领域和知情同意领域.但这一标准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并没有得到认可.在Bolitho一案,英国的司法观点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司法观点逐渐接近.法官特别强调了来自医学界的观点是"有逻辑基础的"、"合理的"、"值得尊敬的".鉴于医学专家意见的非终局性,尽管专家意见的存在,法官应运用风险-益处方法具体分析具体案件.  相似文献   

12.
山阳县是国家林业局"全国林政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县".也是"生态治理"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重点县.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确定为陕西省核桃、板栗科技示范基地县.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与上级业务部门精心指导下,县林业局在各项工作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在天然林保护工程方面.因而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该县是"省护林联防先进县";局是"陕西省绿化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3.
"博客"一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但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就有人写博客了.如果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是纪昀(字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这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员最早的"博客"了.  相似文献   

14.
高端改革:将破冰进行到底 在2010年的预算报告中,"首次"、"首例"、"第一次"亮点频闪,让媒体记者及民众如若新风拂面. 政府预算外收入,成为了"开刀"的主要对象.在今年的政府预算报告中,首次公开披露了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并报告了落实全国人大监督意见的情况.特别是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报告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相似文献   

15.
柳红 《检察风云》2008,(21):20-22
生猛:"黄铺军校"的"小山东"   "小玺子"大名宋德玺,1963年7月14日生于山东平度,是新疆乌鲁木齐市铁路局(下称乌铁局)的局长.也许是应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老话.宋德玺从小就没让父母多操心,相反还经常帮着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可以说无论在父母的眼里,还是在邻里乡亲的眼里,宋德玺都是一个既孝顺又懂事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16.
法理学的能与不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晖 《法学论坛》2000,15(5):12-22
本文针对我国学界(特别是法学界)和社会其他各界(特别是法律界)对法理学的实用化期待以及因为此种期待的难以实现而对法理学的指责,论证了这种期待本身具有非理性.不但如此,而且这种期待对法理学研究产生了诸多的误导,举其大者为:它影响了法理学的"自然"发展;消弥了读者对法理学的兴趣;最终影响了法理学"实用性"的发挥.在此基础上,作者论证了法理学在法制建设中的能与不能,认为:法理学在法制建设中的基本功能就是精神教义功能、方法启示功能和实践应用功能.除此之外,都是法理学所不能的"广阔空间".最后,文章提出了应当区分"主观的法理学"和"客观的法理学"的观点,并通过对两者的界定及其功能的哲理说明进一步论证了法理学在法制建设中的能与不能.  相似文献   

17.
论废名诗歌观念的"传统"与"现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名的诗歌观念既"传统"又"现代",代表了1930年代中国新诗艺术尝试的一个方向.与模仿西方诗学的思路不同,废名是将寻求新诗"现代"发展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古典诗歌传统,认同晚唐诗所表现出的"诗的内容"和"诗的感觉",从而在观念上超越了胡适等人偏重于从语言形式上划分诗之新旧的思路.同时,废名在创作中实践了晚唐诗深幽婉曲的艺术风格,并将之与其个人独特的禅宗意趣结合起来.废名的诗歌观念承袭了周作人的"文艺复兴"的文学观念,是以"现代"眼光重释和取舍"传统",打破了"传统"与"现代"非此即彼的割裂关系,表现出鲜活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看了王珉、陈盛清同志在"新建设"月刊第五号发表的"关于法在历史发展中的继承性问题"这一论文后,我认为有些问题(也是讨论中争论最多的问题)还有探讨的必要.这里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一、怎样正确理解"继承性"这一概念?正确地理解"继承性"这一概念,是讨论法律有无继承性的前提.否则,便会愈讨论愈糊涂.可是,王、陈二同志对于"继承性"这一概念的理解,我认为不能说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聂树斌案的"案外案"当事人,陈光武和洪道德在2016年3月下旬这段时间成了"法治新闻人物". 洪道德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刑事法律专家.陈光武是山东一名律师,近年来因参与一些热点案件的法律事务被称为"死磕派律师"代表性人物.作为法律人,两人都是公众人物.他们产生交集,皆因聂树斌案. 2015年4月28日这天,聂树斌案听证会在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身为法律专家代表的洪道德和作为聂树斌案代理人之一的陈光武同时出现在听证会现场.由于不满洪道德在听证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观点,陈光武于2015年5月2日发布了题为《洪道德教授,无道无德》的博文.博文中,不乏"道德,道德!一个把道德镶嵌进名字里的洪道德,竟然完完全全丧失了道德"等情绪化的表达.由此,洪道德被推到了聂树斌案的舆论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20.
暗合潜规则的洋贿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贿赂是世界性难题,"洋贿赂"让各国都头疼 许多人片面地认为,中国的贿赂现象非常严重,才导致"洋贿赂"钻了中国的空子,成为中国的一种怪现象.那么,究竟是"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还是资本在天然逐利本性下必然要铤而走险?舆论界一个老生常谈的观点是,跨国公司在华行贿是迫不得已的"入乡随俗"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