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不断分化、重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日益明显。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各阶层利益关系的特点,掌握调适各阶层利益关系的原则,建立均衡调适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机制,统筹兼顾,防止两极分化,促进共同富裕,为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引发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社会利益群体结构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进而引起社会利益的新变化,对统一战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新世纪统一战线的功能模式也必将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斌 《求索》2010,(6):104-106
作为相对独立的行动主体,政府及其官员也具有相对狭隘的部门利益。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政府追求和实现其部门利益的过程。因政府利益诉求而形成的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安排及导向,会导致社会工作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资源分配不公、契约性关系与强制性关系的对立、专业照顾与社会控制的角色冲突、专业价值与行政化要求的张力、行政评估与专业评估的取舍等职业伦理冲突。为此,作者建议应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职业伦理、引入社会工作行政、强化社会工作职业伦理的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去调适政府利益诉求与社会工作职业伦理的张力与冲突,使二者之间实现深度契合与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利益群体与中国地方政府善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利益分化和利益结构重构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最重要、最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利益群体对地方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已经成为影响地方政府善治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群体的重要特点、利益群体对地方政府善治的积极与消极的双重意义,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伟武  罗宗火 《前沿》2010,(21):87-90
在我国深刻而全面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主要由经济基础的深刻变化、生存方式的巨大转变与多元价值的广泛传播等因素而导致的,以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等的冲突为主要表现的价值冲突,迫切需要我们通过"调整利益分配制度,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强化对价值主体的教育,努力提高人的素质;建立价值冲突的预警系统,并制定各种预案"等措施进行有效调控,以企使价值冲突始终保持在低烈度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李玉华 《前沿》2002,(9):104-105
同级领导 ,一般说来 ,级别相同 ,权力平行。他们之间发生冲突 ,其调适既具有共性特点 ,又有特殊内容 ,一般可分调控和防范两部分。调控主要有如下方法 :息火降温 ,存异求同 ;宽容自制 ,揽过推功 ;开诚布公 ,达成共识。防范主要有如下方法 :恪尽职守 ,淡化名利 ;加强沟通 ,真诚合作 ,一视同仁 ,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连社会处于急剧变迁时期,社会分化加速,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三大社会群体的格局被打破,内部进一步分化和细化,同时新生阶层也正在显露。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在拉大,他们的具体利益要求呈现出变动性、多元性。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各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动,分析大连社会各阶层利益群体生存状况、利益要求、思想心态,为政府根据各阶层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群际心理冲突主要表现在群际认知偏差、群际情感疏离和群际言行冲突等方面。不同群体的类别化对立,优势群体的负面形象和弱势群体利益诉求不畅,群际封闭和内群互动所致的群体极化等是心理冲突生成和持续存在的主要原因。需要从降低群际威胁,交叉类别化和导入共同内群,增进群际接触和群际流动,合理疏导公共情绪等方面缓解群际心理冲突,促进群际和谐。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冲突及其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观的变革及变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摩擦和冲突引人瞩目。在新世纪深化价值观的研究,协调和整合价值观的冲突,确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私权是公权的来源,公权是私权的保障,二者在冲突中走向均衡,在对立中趋于统一。虚拟社会治理是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网络语境下公权与私权冲突的异化,客观阻碍了虚拟社会治理乃至现实社会治理的绩效彰显。公权与私权在虚拟社会治理实践中的冲突形式,可以总结为相互质疑、相互侵扰、相互博弈、相互制衡,营造出了一种有别现实社会的共存图景。应通过培育公权与私权的现代治理意识,完善公权与私权的法治保障体系,建立公权与私权的冲突缓冲机制,规范公权与私权的网络监督行为等途径,合理调适两权关系,促使公权与私权在冲突中均衡发展、走向和谐,推动虚拟社会朝着现代化治理目标加速前行。  相似文献   

11.
纷杂的2009年已经过去,这一年,中国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傲然独立,以非凡的魄力和意志完成了GDP保八的既定目标,应对国际局势变化和挑战越来越自如和自信。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守望着自己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转型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利益关系的调整必将引起原有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是否合理有序又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尽管实现社会稳定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还是理顺利益关系,使不同利益群体的分化朝着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一、社会利益群体分化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必然产物社会利益群体是不同经济利益。不同社会地位之间的宏观群体模式化的关系结构,它是社会成员利益分化而形成等级系列的差别格局。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生产力——牛产…  相似文献   

13.
包莉秋 《求索》2013,(7):226-228
以"微博"、"微信"等为表现形式的无"微"不至的微时代文化,以其传播的开放性、即时传播的交互性及资讯发布的片断化与不完整性等文化特质,在给人们带来技术、信息便利,实现信息共享与交互,提升信息的传播与加工速度的同时,也伴生着由信息安全、信息泛滥所带来的道德、审美、情感、意志的迁移与异化。鉴于前者,有必要对微时代的文化特质及其传播机制予以客观、冷静的思量;鉴于后者,更有必要对微时代的资讯加工及文化传播回归以求真、向善、唯美的范畴,实现文以载道、以文化民,让微时代的正能量真正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和每一位参与者的脑海心际,让置身于微时代的每一个体受到"微辐射"的同时,也在系列冲突中进行自我调适,以保证个人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这不仅是一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走向问题,更是一个事关人类精神家园的归宿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卓华 《岭南学刊》2006,(3):33-36,65
协调利益矛盾要遵循激发活力、注重公平、统筹兼顾、依法办事的原则。调适利益矛盾要多途并举,具体来说,应包括用发展的思路构建协调利益矛盾的框架;用宏观调控的措施调整利益分配结构;用机制的力量调处利益矛盾;用教育引导的方式调适社会利益心态;提高领导干部化解各类利益矛盾的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李菊霞 《人民论坛》2013,(11):38-39
多元化社会内含着价值观冲突和社会矛盾的多样性,社会转型就是对制度的完善和价值观的调整,社会全面转型是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呈现出多元性的变革,社会整体转型迫在眉睫。转型期价值观的冲突会对社会产生正面和负面的效应,改革就是对社会冲突进行合理有效调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国家建设过程之中,主要挑战就是社会结构性问题所导致的利益冲突,权力和市场结盟而形成的社会结构必然是封闭性的中国的真问题是什么?社会进步运动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  相似文献   

17.
史向军  冯炬 《求索》2013,(5):229-231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变迁中农民婚姻生活方式出现了民俗与法律、物质与感情等冲突。主要原因是婚姻价值观念多元化、法律脱离民俗,制度与理念不相符。只有加强对农民婚姻价值观念的引导、实现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享受,注重法律移植的本土化、实现婚姻民俗与法律的契合.完善制度设置、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平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冲突。  相似文献   

18.
利益群体和利益群体表达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成为学者近来探究的重要内容和各级政府关注的重要课题。利益群体的形成及其利益诉求的增加既是中国经济发展必然结果,同时也对我国现有利益表达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章就利益群体及利益群体表达的概念分析、利益表达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如何建构利益群体的表达平台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以利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申滢 《桂海论丛》2008,24(4):13-16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群体利益博弈不可避免,如何协调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制定出更符合人民大众利益的政策,是摆在政府面前的关键任务。在各种各样的利益群体面前,政府首先要整合和消解利益群体矛盾,提升政府能力建设,同时,政府需要提供利益表达机制的制度框架,让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汪昊 《中国民政》2007,(2):37-38
作为城市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的权益很容易遭受侵害,相当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民工群体缺乏稳定的利益表达渠道和途径,而根本原因则在于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失衡。如何让孤立无助的农民工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