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慈善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慈善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同社会的需要和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据统计,2004年底,700多家中国慈善机构获得总额约50亿人民币,仅相当于中国2004年GDP的0.05%,而同期美国为2.17%,英国为0.88%,加拿大为0.77%。影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思想认识不到位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不少人因存在种种模糊认识而缺乏捐赠意识,思想上对发展慈善事业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为此,应该加强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发展我国慈善事业创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要通过广…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慈善事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逐渐为社会所接受,并在社会变迁所带来的社会救济问题日益凸显的背号下,表现出更大的社会需求。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四个方面的基本条件出发,针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比如:加快改革我国社会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慈善组织的制度构建,促进慈善组织的发展;放宽政策优惠门槛,加强慈善法制建设;提倡社会责任感,发挥媒体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3.
慈善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战略选择。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全社会尚未形成浓厚的慈善意识、慈善组织建设不够规范、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不强、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社会监督机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其相应的对策应是弘扬慈善文化、促进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加强慈善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完善社会激励机制以及健全政策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4.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内容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文化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深远而广泛。本文依据对石家庄市公民慈善认知调查的翔实数据,深入分析与思考了石家庄市乃至我国公民的慈善意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慈善文化建设不同层次主体自身建设角度,提出了推动我国慈善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差序格局”的传统人际关系、“亚文化”与“主文化”的相互抵触、慈善组织及个人的诚信的缺失以及在“藏富意识”和“仇富心理”的双重作用下缺乏“第一行动集团”的引领等因素共同抑制了公众慈善意识的培育,严重制约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培育公众慈善意识,从而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慈善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个体慈善行为发展仍十分滞后,公民对慈善认识不足,缺乏响应。要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慈善事业,就必须营造慈善氛围,激发人们的慈爱之心,充分开发和利用慈善文化资源,并倡导理性财富观;提倡小额捐献,为捐款提供便利;更重要的还要从政策、制度上规范善款善用,鼓励个体的慈善行为。  相似文献   

7.
贾月 《学习论坛》2023,(5):88-94
发展公益慈善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而良好的“施—受互动关系”是公益慈善事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受助者作为公益慈善的主体之一,其思想道德状况事关“施—受关系”态势和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现实中,对受助者“零义务”的要求容易导致道德底线失守、慈善风险浮现、慈善成本提高,从而引发公众慈善意识不强、慈善热情不高等现实问题。促进公益慈善持续健康发展,亟须关注受助者思想道德建设。公众对受助者具有自我责任感、诚信、感恩三重伦理期待,而这些期待正是促进形成良好“施—受互动关系”,加快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公民道德意识的进步,公益慈善事业在社会资源分配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也暴露出我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其一,慈善制度的缺失是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其二,错位的官办慈善格局扭曲了慈善的本性;其三,不透明的运作模式是制约慈善事业发展的顽症;其四,不成熟的慈善理念和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偏差冲淡了慈善的氛围,制约着慈善事业发展的步伐。因此,认真深入地剖析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才能让悠久的中国传统慈善事业步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9.
慈善事业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的事业。绍兴市自1995年8月建立慈善总会以来,慈善事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总结十多年的实践探索经验,可以概括为“五化”,即筹资渠道多元化、慈善组织网络化、救助活动多样化、运作管理规范化和慈善宣传常态化。在参照“绍兴样本”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当前进一步推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四点:进一步加强慈善宣传力度,弘扬慈善文化,培育现代慈善意识;进一步完善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进一步推进慈善组织的制度化建设,提高运作效率和社会公信度;进一步创新慈善超市的运作模式,积极推广村级慈善基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慈善组织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如何适应我国慈善事业做强、做大的现实需要,研究我国慈善组织的法制建设和能有效激励社会公众参与的社会监督方式。当下要着力内抓规范管理、外树良好形象,以显著提升我国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影响力,进而提升我国慈善事业的公众参与度、慈善组织的生存能力和内在活力及组织创新力。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慈善事业源远流长,明清时期已经形成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雏形。目前,建立与慈善事业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也是弥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足的需要。与慈善事业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即要解决好外部环境及制度建设,为慈善事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又要加强慈善组织自身的建设,提高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民间信仰能对推进平民慈善事业和普及慈善理念起重要作用,信仰能促使疏漏的制度有效运作。民间信仰和慈善相关制度是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两轮”,信仰会影响相关制度的正义性,相关制度也会影响平民信仰的形成与发展。要使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应该处理好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信仰的关系;重视慈善相关制度安排与民间信仰的融合;现代慈善理念与民间信仰的整合。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创新发展对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以及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增强农村社会内部凝聚力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正面临着农民公益慈善意识淡漠,慈善组织体系不健全,慈善组织资源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等现实困境,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均衡化发展的一支短板。农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践行慈善行为,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公益慈善组织机构以及不断拓展农村社会公益慈善资源。  相似文献   

14.
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发展一波三折。"郭美美事件"等闹剧,严重影响了慈善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使慈善事业面临空前的危机和挑战。要求增加慈善的透明度,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借鉴慈善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加强我国慈善事业的制度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慈善活动源远流长,改革开放特别是市慈善总会成立以来,全市慈善事业迅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福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快发展福州市慈善事业,必须加强宣传激发社会公众的慈善意识、扶持培育慈善组织成长壮大、多渠道筹集慈善资金、完善相关财政税收政策及捐赠补偿机制、进一步创新慈善救助方式。  相似文献   

16.
视野     
《廉政瞭望》2005,(6):24-25
中国慈善事业须破垄断坚冰 据《中国青年报》消息,我国目前只有中华慈善总会与 中国红十字会等7家慈善机构是捐赠全额免税的慈善组 织。这种慈善事业领域中的垄断,不但提高了慈善事业的成 本,而且使慈善事业依附于政府,无法变成真正的社会活 动。根据现有的《公益事业捐赠法》,纳税人的捐赠,免缴的 税额只在3%以内。而且就是这3%的免税额度,也只有向7 个特定慈善组织捐款,才能得到税收的优惠体现,因此无法 吸引具有企业家精神和公益精神的人士进入慈善领域。可 见,制定一部新的《慈善机构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2,(16):30-30
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公益组织45.75万个,2011年我国社会捐赠总额达845亿元。然而随着慈善组织数量快速增长,慈善捐赠规模逐年扩大,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公开性、透明度不够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8.
发展慈善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华慈善总会、人民政协报社和中民善(北京)慈善事业研究所曾在京启动“中华慈善宣传年”系列活动。可以说慈善事业是社会公民共同的责任,也是全体国民爱心的直接体现。为唤起更多人的关注,全国很多地方也极力弘扬慈善理念,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当然,我们也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慈善公益事业上反差很大,这就折射出中国慈善观的落后,也说明发展我国慈善事业具有很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弥补各种正式制度安排的缺漏,同时还具备软性的维系社会健康、协调发…  相似文献   

19.
以乌鲁木齐慈善总会成立为标志,乌鲁木齐慈善事业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一些慈善项目已经成为慈善品牌,救助效果显著,社会反映良好。在慈善事业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切实地解决,才能推动慈善事业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慈善组织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如何适应我国慈善事业做强、做大的现实需要,研究我国慈善组织的法制建设和能有效激励社会公众参与的社会监督方式。当下要着力内抓规范管理、外树良好形象,以显著提升我国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影响力,进而提升我国慈善事业的公众参与度、慈善组织的生存能力和内在活力及组织创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