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在前面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近代重工业城市。她曾有许多值得自豪的‘第一”: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爆了、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洗机、第一袋水泥、第一讲卫生陶瓷……然而这一切连同整个城市都在1976年的大地震中化为乌有。毛泽东同志生前带重病批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就是‘尽快去唐山1978年,唐山开始重建。邓小平同志来到唐山,面对这座百废待兴的城市,语国心长地说:新唐山的建筑要美化一点,要异样多彩……”1996年,目山地震20同年之际,江泽民同志也来到唐山,他殷切希望唐山人民“弘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在…  相似文献   

2.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地区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这次地震是中国少有的惨例,也是迄今为止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次。强烈地震不仅将华北工业重镇唐山夷为平地,而且大半个中国均有震感,首都北京也遭严重波及。此时,北京中南海红墙内的毛泽东不但承受着地震的冲击,还承受着疾病的重大折磨。身患多种疾病的毛泽东,仍然保持着敏锐的思维和清醒的头脑,他坚持亲自圈阅重要文件,中央对唐山地震的报告、请示、通报等文件都是他亲自圈阅后付诸实施的。  相似文献   

3.
<正>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地区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这次地震是中国少有的惨例,也是迄今为止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次。强烈地震不仅将华北工业重镇唐山夷为平地,而且大半个中国均有震感,首都北京也遭严重波及。此时,北京中南海红墙内的毛泽东不但承受着地震的冲击,还承受着疾病的重大折磨。身患多种疾病的毛泽东,仍然保持着敏锐的思维和清醒的头脑,他坚持亲自圈阅重要文件,中央对唐山地震的报告、请示、通报等文件都是他亲自圈阅后付诸实施的。  相似文献   

4.
1976年的唐山地震,是新中围成立以来遭遇的空前巨大的突发性灾难.地震发生后,陈永贵是第一个赶赴唐山灾区的中央领导人,是亲临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最高指挥官.他肩负党中央交付的重任,带着毛泽东主席的嘱托,深入街道厂矿、城镇乡村,慰问灾民,指挥救灾,被群众称为"毛主席派来的亲人".  相似文献   

5.
(一) 1976年7月28日,在唐山这座著名的工业城市被地震化为废墟的同时,北京中南海红墙内的毛泽东也在承受着疾病的巨大折磨。 唐山大地震,不仅是“盖中国有史以来为害最烈者”,也是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6.
正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震惊全球。党中央和毛泽东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唐山地市级领导,充分发扬革命光荣传统,舍小家,救大家,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保家园,从而形成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唐山地、市委,被人们誉为震不倒的旗帜。一、大难当头,旗帜不倒解放后的唐山市,行政隶属关系多次变迁,经历了唐山地、市机构的几次合与分,唐山大地震时,唐山市隶属于唐山地区。大地震中,唐山地、市委领导伤亡惨重,共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对《三国演义》情有独钟.从1906年13岁起始读《三国演义》,到1976年9月逝世前还以赞赏的口吻谈论曹操自学成才,毛泽东评读三国历史整整70年.他读三国历史持续的时间之长、评三国历史涉及的范围之广,均为世所罕见.仅就三国人物而言,经毛泽东仔细评点的就多达30人.如曹魏集团的曹操父子、郭嘉、夏侯渊、刘晔等,刘备集团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孙吴集团的孙权、周瑜、吕蒙、陆逊等,司马氏集团的司马懿父子,其他军阀如董卓、吕布、袁绍、刘表等,几乎囊括了三国时期各实力集团的主要人物.一方面,毛泽东的点评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在切中要害的同时,往往又能发前人所未发,可谓把历史读活了.另一方面,毛泽东又并非就史论史,而是紧密联系实际,阐幽发微,以史为鉴,可谓把历史用活了.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历来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观察社会和历史.他认为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应当进行辩证分析,既要看到其对历史的贡献,仅要看到其失误,从而做出合理的、恰如其分的评价.下文通过介绍毛泽东对若干历史人物的评价,来简介毛泽东"一分为二"评价历史人物的马克思主义方法.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对于中国历史知识的精通是举世公认的.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都喜欢引经据典、谈古论今,用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来阐明最深刻的道理,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就是这样一位被毛泽东经常用来评点、引为论据的历史人物.毛泽东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情势下对于李自成的评点,总能够结合当时的实际条件和面临任务,赋予独到见解和丰富内涵,给人以焕然一新、豁然开朗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1980年3月到1981年6月期间关于起草、修改《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的九次讲话以及同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谈话要点,这些珍贵材料充分印证了邓小平为我们党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做出的不朽的贡献.在认定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性质的前提下,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和过.毛泽东同志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是犯了“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错误.这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错误,给我们党和国家造成了灾难性影响.为此,如何评价毛泽东同志已成为当时全国的“热点”问题.邓小平同志从维护毛泽东历史地位出发,提出要正确认识毛泽东同志,首要的是认定毛泽东同志错误的性质,这是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前提条件.邓小平同志指出,尽管毛泽东晚年犯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性质与林彪四人帮的问题性质不一样、林彪四人帮是反党集团,利用毛泽东发动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郭根山 《党史博采》2005,8(11):14-15
毛泽东是一个曾经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和世界的重要人物,对于毛泽东的研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学术界一直是一个历久弥重的话题,世界各地对毛泽东尤其是对晚年时期的毛泽东的认识各有千秋.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评价者本身要么与历史人物有或多或少的瓜葛,要么容易以现在的立场和尺度去评判、度量历史人物.为了客观地评价毛泽东,方法论的问题至关重要.评价晚年毛泽东应同时具备三种尺度:严谨,宽容和达观.  相似文献   

12.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系统性课题.地方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是这个系统性课题的组成部分.以地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典型和成功经验带动和指导其他地方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条有效方法.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唐山是"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中充满斗争活力,强烈感受和表现着时代脉搏,并在一些重要关头产生很大影响的组成部分"(<唐山革命史>261页),是一个不断出典型、出经验、出先进人物的地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了使唐山党的地方组织按照"两个务必"和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保持先进性,我们选择了这个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课题通过对唐山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进程、环境和条件、特征和经验的深入研究,从而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3.
贾巨川 《党史文汇》2006,(12):16-20
毛泽东一生写过大量书信,绝大多数收入<毛泽东书信集>.1978年12月20日,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曾提到1946年夏秋,毛泽东先后给自已写过九封亲笔信.但在公开出版的<毛泽东文集><毛泽东书信集><毛泽东军事文集>等著作中尚未见收录.笔者和有关方面在编写党史丛书过程中,从中央档案馆查得了毛泽东这九封书信的手迹.这段历史虽已过去了60年,一代伟人毛泽东和王震、习仲勋也先后作古,但今天重温这一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尤觉寓意深远、倍感亲切.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一位历史巨人。以毛泽东著作为集中体现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毛泽东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她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和认识论的根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对青年毛泽东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进行探讨,也是不乏现实意义的。 一、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 1.毛泽东的历史知识背景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则是明天的历史。所以,要懂得今天,就必须明白我们的昨天和前天。毛泽东认为:我  相似文献   

15.
陈家付 《党史纵横》2001,(10):10-12
遵义会议到会理会议这段时间,在红军统帅毛泽东与红一军团长林彪和红三军团长彭德怀之间有过一段纠葛.林彪的一个电报,曾导致毛泽东被罢官;他的一封要求毛泽东下台的信又导致毛泽东对彭德怀产生误会,使彭蒙受24年的不白之冤.这是红军长征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插曲.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用.然而,这一时期的到来却与共和国的发展一道,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近几年来,有的人认为在中国与外国的经济关系中,作为中共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实行的是一套闭关锁国的政策,也有人提出毛泽东是主张各国之间进行平等互利的经济交往的.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考察毛泽东几十年的思想和实践轨迹,在思想上他并非想闭关锁国,但在实践中他遇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果说新中国曾一度被封闭,那并非是毛泽东所希望的.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有必要对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进行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7.
潘舰萍 《党史文苑》2009,(12):52-54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在政治体制、工业化道路、建设方针、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研究独特历史、文化和个性背景下的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2月8日,由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和省档案馆、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究会承办的《毛泽东与福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大型展览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展览以19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近2000件的珍贵文物及收藏品展示了毛泽东在福建的革命实践,毛泽东与福建人民的交往,以及福建人民对毛泽东的爱戴。展览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历史事件为线索  相似文献   

19.
董保存 《党史博览》2008,(12):31-33,37
特殊年代的特殊任务 1976年,是中国大事最多的一年:周恩来、朱德相继去世,四五“天安门事件”、唐山大地震,直至毛泽东离我们而去……接下来的是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为配合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正式出版. 本书精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就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的讲话、报告、谈话、批示和书信等重要文献,共计141段论述,内容涵盖对我们党不同时期的历史回顾,特别是对党史上重要人物、重要会议、重大事件的纪念及总结,如《关于十五年来党的路线和传统问题》《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的指示》《新中国四十年历史的基本结论》,以及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八十周年、九十周年,庆祝建军七十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