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理论》2017,(12)
环卫工人作为城市社会不可缺少的劳动群体,常被视为城市的底层人群。他们生活于城市社会的边缘,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这就造成部分环卫工人自我归属感的缺失。文中在分析环卫工生存状况的基础上,从心理、经济、社会、权益等方面具体分析了环卫工的社会支持的缺失,并探讨环卫工社会支持网络缺失的原因,为了改变环卫工弱势地位,必须构建环卫工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2.
中国孤儿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2005年全国孤儿排查数据,对中国孤儿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主要发现是:我国孤儿总数为57·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万分之4·43;孤儿群体主要居住在农村;城乡地区不同年龄组的儿童的致孤原因有明显差异;农村低龄孤儿比重减少,可能是由于卖血引起的艾滋病局部传播受到控制,艾滋病致孤儿童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城市青年家庭:新的生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青年家庭:新的生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郑忠梅现实生活中,年轻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中存在着不少的盲点,对儿童的家庭教养实践中也发生了太多的遗憾。无论是作为青年的父母还是作为父母的青年,他们都迫切地需要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和完善,无论如何,这是他们能够多方...  相似文献   

4.
杨艳  冯莉 《学理论》2011,(17):245-246
留守儿童作为我国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存在的问题不断的暴露出来。社会与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存在于这个特殊群体身上的种种问题,尤其是教育领域的问题。但是,在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方面的关注却很少。因此,分析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年研究》2021,(1):51-63
电子游戏作为一种青年文化时常受到大众的误读。对游戏的研究需要回到游戏文本,理解游戏所创造的意义和文化过程。基于参与观察及访谈数据,发现虚拟游戏创造的独特行动准则被玩家内化为对其他玩家进行评估的标准,评估结果被挪用到现实生活的社会网络维系中。游戏创造了玩家之间的共享意义以及"评估"的文化过程,具有形塑现实社会网络的文化自主性。不同于"独自打保龄球",游戏的积极吸引力在于"玩在一起"。游戏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维系现实社会网络的独特文化框架,也是理解青年文化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正>"民二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拆分型"的家庭结构、城乡二元化教育体制的阻隔、童年时期在同辈中的弱势地位,导致他们进入大学就读后的社会支持存在家庭支持不够、拓展社会支持网络的主动性不强、获取相关政策范围内的社会支持能力不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社会支持理论为视角,结合在工作中对"民二代"大学生的访谈,分析"民二代"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及存在的社会支持问题,提出提高"民二代"大学生社会支持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0)
留守儿童一直是农村小学教育重点关注的对象。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最佳教育阶段年龄段,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将对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全社会都应该关注。从小学教育的视角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深入分析留守儿童的心智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建议,期待引起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留守儿童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英国学者论青少年、青少年文化和青少年研究吴小英编译一、变迁中的青少年与青少年研究青春期作为等待、发展、成熟并完成由儿童向成年过渡的一个时期,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肯定是一个延长了的生命阶段。在养育孩子实践中所遭受的各种社会压力和变迁似乎决定了生命中儿童时...  相似文献   

9.
儿童由于认知能力不足、好奇心强以及消费行为活跃等原因,成为网络环境下企业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的主要对象之一,这往往导致其隐私权等权利面临更为复杂的受侵害的风险。尽管在国际和国内层面的法律制度以及行业自律规则中都规定了企业尊重和保护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人权责任,但是当前企业运营各环节的实践活动却缺乏符合儿童特殊需要的、覆盖所有儿童主体和整个信息生命周期的系统性规则,不仅忽视了儿童群体因年龄、性别等方面的能力差异造成的不平等保护,也忽略了监护权与儿童独立隐私权、保护与促进参与发展的平衡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儿童在网络环境下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应促使企业在保护儿童的网络隐私权方面,针对他们特殊的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儿童的隐私保障政策、细化监护人同意制度,充分开展儿童网络隐私权的影响评估,为儿童网络隐私权提供技术和网络素养的赋权,促进其更好地利用网络技术,全面实现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周海霞 《学理论》2014,(8):211-212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完全渗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成为他们获取和提供社会支持的重要途径。与现实社会支持相比,网络社会支持虽然可以使大学生获取更多的支持,但过多地依赖网络社会支持将使个体减少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过多的网络使用将增加个体的社会孤立,增强了个体的抑郁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网络痕迹被完整保存在网络世界中。欧盟在"冈萨雷斯诉谷歌案"中确立了"被遗忘权";我国法院在"任某某诉百度公司名誉侵权案"中确立了相关裁判规则,但是最终没有支持"被遗忘权"。个人信息是"被遗忘权"概念和规制的核心;"被遗忘权"不同于隐私权,也不能将其涵摄到人格权体系对其进行保护。在"识别+影响"型定义模式下对"被遗忘权"进行规制建构,需要依循的逻辑路径是:"识别"步骤判断出信息与权利主体的关系,"影响"步骤查明对法益有否侵害,至此法律方能赋予权利主体"被遗忘权"。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中的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大中型城市谋生,于是"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长此以往,产生了一系列教育问题。这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并协同家庭、学校和社会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构建起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健全体系。  相似文献   

13.
黄永刚 《求知》2000,(10):40-42
近年来,我国把科教兴国作为发展战略,努力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使受教育者获得社会生存和发展能力。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和竞争,培养和造就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国外很多国家都在进行教育改革,他们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忽略了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教育。当前由于升学、就业的压力,学生智力的发展被空前重视而其他方面的发展却不同程度被忽视,只把学生关在教室、实验室来培养,结果是导致很多学生是高分低能,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如此。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如果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都是只知道怎样做而不会做或不想做,只会纸上谈兵,那很难想象这样的"高技能人才"还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何况我们现在面对90后的学生,他们吃苦的机会少,劳动观念淡薄,动手能力更差。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在教育过程更要加强他们劳动品德和劳动能力的锻炼。因此《劳动技能课》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张雪 《学理论》2012,(18):84-85
近两年,网络上不断出现"被"词语,"被时代"来临,无论是被自杀,被代表,还是"被自愿"都表现出了话语权弱势一方的无奈,透过现象看本质,被时代的出现也折射出当今信息时代社会传播的失衡,政府、媒介和公民之间的传播链条出现症结,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政府与媒介,政府与公众,媒介与公众之间的关系需要改善和协调,从而促进信息民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张宇 《各界》2010,19(3)
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手段,为品德与社会教学带来了"教"与"学"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困境儿童是整个儿童群体中最需要保护和支持的一类边缘弱势群体,加强困境儿童救助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对困境儿童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当前困境儿童群体的现状及救助保障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在确保困境儿童救助保障制度基本功能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了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设计建议如下:完善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正确认识困境儿童群体的差异性,构建多元化救助体系;进一步探索"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地方治理不仅仅要受外在显性因素的影响,还同其社会基础密不可分。因而,作为一种方兴未艾和具有现实生命力的理论和方法,社会资本理论可以成为地方治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但是,对社会资本之于地方治理的研究,不能三步并成两步走。忽略对社会资本对于地方治理重要价值的分析,而直接开出所谓的社会资本培育"药方",未必管用有效。社会资本对于地方治理的重要价值体现在三个层面:它为地方治理培育理性的参与主体、提供基本的运行机制、构建必备的参与网络。不过,在明晰社会资本之于地方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不能被所谓中国式的"社会资本"所误导。对于当前中国的地方治理而言,需要的不是"关系资本",而是需要崇尚信任、尊崇规范和注重公共参与网络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9.
调查女性弱势群体对社会支持网络的主观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女性弱势群体的现实诉求后发现,社会支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建构分层互补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以六省市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认知行为理论的视角出发,将儿童自我保护观念强弱作为儿童受伤害的内因进行分析,探讨儿童自我保护观念对儿童受伤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宏观要素层面,儿童对儿童权益基本价值观的自我认知越高,其受伤害的可能性越低;在中观组织层面,儿童对儿童保护者职责和义务的自我认知越高,其受伤害的可能性越低;在微观行为层面,儿童对日常生活安全意识的自我认知越好,其受伤害的可能性越低。基于以上发现,建议加强相关立法,修改相关法规;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儿童保护事业;建立以社区照顾模式为中心的儿童社会支持保护网络;提高监护人保护儿童的意识,最终提高儿童自我保护的认知,降低儿童伤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