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道德经》一书描述了一个最高的存在,"道",这个概念具有非常丰富的哲学内涵,同时也是老子构建理想社会所提倡的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在第四章里,老子阐述了道之"用"是什么,以及道如何"用"的问题。从实践意义上来说,它是讲述人的生活态度的问题。由于现在流传下来的文本非常多,而各个文本的短句注释都不尽相同,为减少歧义,本文以河上公注老子为蓝本,简单分析老子的道之"用"。  相似文献   

2.
老子哲学蕴含着深刻的自然主义和谐精神.从建构理路看,老子首先创立了以"道"为本体范畴的和谐宇宙观,然后把"道"昭示的"无为-自然"理念作为方法论审视人类社会,揭示了文明时代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违背无为、自然之道,构想了充满自然色彩的和谐社会图景,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在于"以道莅天下",从而形成了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和本质特征的社会和谐观.老子和谐观中一些智慧深邃的思想主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乏启示.  相似文献   

3.
论“道”     
关于“道”的问题,学术界争论已久,有人说“道”是物质的,因而老子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有人认为“道”是精神的,因而老子哲学是唯心主义哲学;也有人出来调和,提出二元论。在一些研究文章里,也曾见到把“道”概括为世界的本体和规律的,也曾见到有人  相似文献   

4.
老子把道上升到了形而上学的高度并加以阐发,提出了我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本体论意义的哲学范畴。“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整个《老子》所建构的思想体系是以“道”作为理论基础的。老子赋予其道各种不同的意义和特性,并通过这些不同意义的道来展示其丰富的哲学思想。老子众多的道主要有四方面的意义:形而上学意义的道、境界形态的道、政治道术领域的道和规律意义的道。由于道在老子哲学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其形而上学的道既有宇宙论的意义又有本体论的意义,这种道落实到政治领域而为治国之道,与人生相联系为境界形态领域的道,从社会自然角度则为规律性的道。  相似文献   

5.
老子生活在战乱频发、动荡不安,又充满生机、变革图新的春秋时代,其代表作《道德经》一书,不乏对战争问题的探究.“道”是干、是源,而老子的战争观是枝、是流,是对“道”的运用.在对“道”的准确把握基础上,从战争论、兵略论两个方面透析老子的战争观,展现老子战争观的精神实质,并指出老子战争观对后世特别是兵家理论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老子是道家自然美学的开创者,其《道德经》印证了高远深邃的人生智慧。"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自然皈依"作为一种理想化的君子人格模式,体认着老子"以水喻道"的敏锐睿智的思辨特质,召唤了历代仁人志士在人格实现上日趋走向完善、达求和升华,从而使得老子哲学始终蕴含着悠长隽永的生命意趣。  相似文献   

7.
革新理念,从理念上做出正确指导,无疑对正在进行的环境法的全面修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具有深刻内涵的老子哲学正好能提供了一些根本性的智慧。老子哲学之"道"对于宇宙的本源、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都予以深刻的阐述。这些阐述对环境法应当树立摒弃人本思想、和谐人与自然、实现可持续等理念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老子》之"善"的内涵,不同于带有伦理道德意味的一般意义,而是一个特殊范畴。然而,这一重要范畴没有得到历代《老子》注本的重视。通过对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通常解释的质疑,进而考察"善"在《老子》全文中的指向性,认为老子之"善"是指向"道"的。比照其他先秦诸子的"善"的用法,发现作为特定范畴之"善",在老子、孔子、庄子、孙子的思想体系中,虽然内涵有别,但都是对于各自终极目标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老子的道论具有境界艰态的意义,这一境界意义具有本体层面与作用层面两方面内容。这两方面内容蕴涵着老子哲学的基本智慧。道的这种超越观照下的境界论智慧对现代社会的人性危机有着根本的治疗作用,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老子的管理理念是真心实意的人本管理理念。传承老子的人本管理理念,对于创新现代社会管理有重要价值。本文探索了四大方面,即传承老子人本管理的核心理念"尊人为大",创新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传承老子人本管理的伦理基础"慈爱百姓",创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管理情怀;传承老子的人本管理哲学思想"以道蒞天下",创新理论自信基础上的民主决策;传承老子的社会教育思想"行不言之教",应把改变领导风范引入现代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1.
道门口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老乐山人都知道,原嘉州公园,现劳动人民文化宫处叫"道门口",道门口之名是如何演变来的呢? 中国历史上明以前一直以路、州、府、县划分全国行政区域,明朝初年增设"道",全国划分为41道,四川分川东、川西、黔南三道。明永乐年同又在原"道"基础上增设"分守道",四川有六个分守道,乐山属"上川南道",道署地址就在现文化宫内。所以叫"道门口"。即道台衙门的街口。 既是道台衙门,嘉定府的政治、文化中心,必然有一定的档次和规模,故当时道门口的建筑是城区最大、最好的。有巍峨的中堂,高大的庑廊,有楼台亭榭,池泮绿地等道署建筑和附属设施,十分富丽堂皇。  相似文献   

12.
老子生活在战乱频发、动荡不安,又充满生机、变革图新的春秋时代,其代表作《道德经》一书,不乏对战争问题的探究。“道”是干、是源,而老子的战争观是枝、是流,是对“道”的运用。在对“道”的准确把握基础上,从战争论、兵略论两个方面透析老子的战争观,展现老予战争观的精神实质,并指出老子战争观对后世特别是兵家理论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老子>"持盈有道"观中的德性意识本质上积淀着一种德性存在的辨识.<老子>"道者不欲盈"中的持盈意识,根本地具有德性本体观念.在"道者不欲盈"的总体思维设定下,<老子>规划出"以退为进"和"物壮则老"的持盈路径及其贯于其中的持盈德性理念,显以德性存在论意义(生存和本体)契合在持盈关怀中,而这持盈关怀始终维系住<老子>对于"道"、对于"保此道者不欲盈"的德性本体确认.  相似文献   

14.
论老子道本体的生成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关于道本体的论述,建构了一个宇宙形成的生成论模式。道本体的特性包括道生万物、道超越万物、道在万物。道生万物的过程,是一个生命发生发展的历程。老子关于道本体的论述,体现了一种以生命起源为本体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政府治道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通过分析老子行政哲学与新一届政府改革新思维的内在联系,旨在揭示老子行政哲学从内在价值取向和外部行为选择两个层面与政府改革新思维的契合主线。内在的价值取向就是"无欲—无私—无畏",进而在行为路径上展现为"无为—为不恃—无不为"。它隐含着政府治道变革的前提是政府自身"无欲"状态,政府改革必须进行无私的顶层设计,推进改革必须具有"无畏"的精神。落实到政府改革层面,必须在行为取向上以"无为、为不恃、无不为"为路径,实现有限政府、效能政府和人民满意的现代政府目标。要想取得改革的成功,需要借鉴老子行政哲学的昭示,强化政府改革的价值与行为逻辑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管子》四篇继承了老子道论的本原性,承认了道的玄妙不可言说,延续了老子道论的虚静无为和辩证思想。同时,基于黄老道家治世之目的,创立了精气论,将老子"天地之外"的道转化为"天地之间"的道,援法入道,儒道结合,形成了体系完整的养心治国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17.
老子"三宝"即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是老子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治国、军事、处世思想的基本原则,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并可为现今人们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老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道德经》中,在《道德经》中,老子从哲学和人生两个层面阐述了“道”,“道法自然”玄之又玄,“道”作用于人生,是治国用兵之良方,休生养性、为人处世之秘诀。  相似文献   

19.
浅谈老子与孔子的道德概念及其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作为世界的本原是指世界在终极意义上的本质和规律。道在自我运动的过程中,整体性地分化为天地万物中的特殊本质和规律。在世界和天地万物中的道,作为它们的内在素质便是德,从而成为道德,即得道之德。在孔子的《论语》中,其最高范畴既不是“仁”,也不是“礼",而是“道”。孔子所说的“仁”是指人所应当具有的合乎道德要求的博大的爱人之心,他所说的“礼”是指以周礼为最高典范的合乎道德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从这方面看,孔子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人之道”的道德概念。  相似文献   

20.
管理哲学作为思维体系构成中的重要分支,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和造就了无数卓越的管理者,同样在现代管理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反者道之动"思想作为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内容,也是管理思想中讨论范围极广、思辨极为深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不仅包含了巧妙的管理思想辩证法,阐释了管理思想与世界运行之间的通则,同时还以道家思想的角度对管理者的行为原则及准则提出理论基础指导。在"反者道之动"思想的指导下,优秀的管理者应从学会相反的角度看问题,并推行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