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党章也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这是第一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部署,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2.
李敏 《发展论坛》2003,(6):20-2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在我党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并把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起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意义,而且在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如何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并结合实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是当前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中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我国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在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3.
邢晓丽 《奋斗》2004,(7):21-22
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联系在一起,是十六大的重要理论创新。深入理解和研究这一问题,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民主现代化潮流不可阻挡.在此形势下,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和前提是什么?这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充分借鉴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5.
政治明主要是指一种与政治生活相关联的明形态.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进步状态的重要表征,是人类认识与改造社会政治生活的积极成果,是人类明的重要组成都分,也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应以党的领导为保证,以民主为核心,以依法治国为基本方略。为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必须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政治文明”的概念,第一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部署,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思想,我们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7.
王敏 《发展论坛》2003,(10):19-2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和途径等重大问题作了深入的揭示和阐发,还对我国的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这是对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十六 大 报 告 指 出:“建 设 社 会主 义 政 治 文 明 是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 重要 目 标 ”,这 个 重 要目 标 “最 根 本 的 是要 把 坚 持 党 的 领 导 、人 民 当 家 作 主 和依 法治 国有 机统一 起来 。”可见 ,社会 主义政 治文 明的 内涵主 要是 由党的 领导 ,人民 当家作 主和 依法 治国三 个基 本要素 所构 成。 一、党的领导的内容与方式 党 领 导 的基 本 内 容 主要 有 两 项 :领 导 和 支持 人 民 当 家 作 主 ;领 导 人 民制 定宪 法和 法律。 领导 和支 持人 民当家 作主 。十 六 大报 告明 确 指出 :“共 产党…  相似文献   

9.
制度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议,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此,必须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0.
刘占良  黄长才 《求实》2002,3(9):44-4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主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根本内涵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发展道路是从我国国情出发 ,坚定不移地、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主要任务是着重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 ,规范化和程序化。文章还简要地阐明了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讲话中,江泽民同志首次提出了“政治文明”这一范畴。在2002年“5.31”讲话中,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任务。这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十五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个重大理论和方针的创新。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又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这个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党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总…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新概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政治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其核心是民主政治,而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从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3.
史晴 《求实》2004,(3):83-8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代表着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全球化既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又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一步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因此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要善于趋利避害 ,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创新。  相似文献   

14.
王骏 《前线》2012,(10):26-31
当人类文明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华民族也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第一次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部署。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人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 5·31讲话中就曾经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论断 ,在十六大报告中 ,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提出并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 ,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问趣的新思考、新概括 ,是哲学理论上的一次重大创新 ,它不仅开辟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明认识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备条件,它主导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治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现代化建设重要性的科学定位,是我们继续探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8.
党 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并对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了极富创新意义的纲领性论述。我们理论工作者应在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 ,认真研究和探讨这一关系 ,把握住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文拟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若干问题谈一点看法。一、政治文明的内涵、特征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一)政治文明的内涵政治文明是政治学的基本范畴。过去 ,学术界对其涵义也曾有过深入的学理性…  相似文献   

19.
发展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并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裕、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社会政治实践、政治发展中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和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继承了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 ,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创立了人类新型的政治文明。它着力于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地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提出来,这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全面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