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参与、文化分享与文化创新成果利益保护,是国际公约和我国宪法保护的应然文化权利.在文化权利从应然权利到实然权利的保障机制中,著作权法通过调整文化创新成果的创作、传播与利用关系,不仅使文化成果收益权经由著作权保护而得到切实保障,而且通过著作权保护条件、范围等制度设计,为公众文化参与、文化分享权利提供资源保障与行为指引,从而使宪法上应然的文化权利得到具体的部门法保障.著作权法对文化权利的保障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激励作品创作与传播的功能、机制,为个人文化参与和文化分享权利的实现提供内容保障;其作品市场化传播的利益实现机制,为公众文化知识的接触、分享和利用提供现实可能;其合理使用等著作权限制制度,为公众可以自由利用的文化空间提供保障;著作权法对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就其作品著作权充分而有效的保护,是公众文化收益权的直接保障机制,是著作权法促进文化权利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论人权的司法救济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法律所保障的人权是应然权利与实然权利的结合 ,现实的人权即法律上的人权。诉权是法治社会的第一制度性人权 ,人权的司法救济以宪法诉讼的存在为前提。对人权的司法救济要求扩张诉权的内涵和外延 ,使诉权在宪法面前能够与国家权力平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刑讯逼供、超期羁押、非法取证、冤假错案等都表征了中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机制之缺陷。从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机制之内外关系、实践中提出了机制问题性、程序正义信仰之制度基础三个方面看,在追究犯罪与保障人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中,人权保障的实现需要以一种整体的、系统的方式调控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建起有力的人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宪法上“人权条款”作为原则与规范,一方面可以作为强化基本权利保障的解释基准,发挥着约束公权力的功能,另一方面为普遍人权观念进入宪法规范体系提供衔接点。“人权条款”的规范效力是自身规范属性的集中体现,其中包含着应然效力与社会实效。对“人权条款”而言,需借助规范文本之外的素材论证其效力根基,基础规范理论的运用使这种从实然转向应然的跨越成为可能。“人权条款”实施二十年来,不仅推进了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同时塑造了人权文化,使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公权力运行的基本准则,凝聚了基于人权保障的宪法共识。就规范效力的保障机制而言,国家人权保障体系的强化和宪法监督机制的完善,有助于完善“人权条款”规范效力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政策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社会政策作为社会运行机制中的平衡机制,提高社会政策能力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社会语境中应然状态下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包括维护社会公正,协调利益矛盾的能力;敏感的社会政策意识的能力;高屋建瓴的规划社会政策的能力;有效实施社会政策的能力。中国政府社会政策能力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相比,差距很大,需要提升政府社会政策能力,使其从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作为每个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始终都是司法保障机制当中的重中之重,其贯穿于司法审判的始终,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在司法保障人权机制的推动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尊重或者保障人权的原则,更好有效推进宪法人权条款逐渐走向司法化,从而使得公民的基本权利从根本上得到保障。本文立足于这一领域展开讨论,并集合人权当中的各个相关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人权司法保障的不断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人权是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这种权利既有从本质上讲不可让与、不可剥夺的一面,又有从现实上看不得不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约的一面。人权现象与本质、应然与实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在非常状态下对人权的限制与保护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医患关系紧张这一现实,有必要以医患关系的应然状态(医患关系基本理论)为基准,准确"诊断"我国医患关系的实然状态(我国医患关系之异化),并就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的转换和回归(我国医患关系之矫正)开列"处方".在肯定医患关系之契约性和侵权规则可适用性的基础上,应遏制或剔除其所隐含的对抗性和谴责心态,应从社会、体制、伦...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减少了13个死刑罪名,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死刑调整应然与实然的关系来分析对于死刑的减少与限制,来体会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对人权保障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法的应然与实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的应然与实然李步云法的应然是指法应当是什么,法的实然是指法实际是什么。前者是法的理想状态,后者是法的现实状态。究竟能否将法作这样的区分,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是法哲学需要研究与回答的一...  相似文献   

11.
宪政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宪政是指依据宪法的民主设计而形成的社会政治治理状态。是民治和宪治的结合和统一。宪政要素包括宪治要素和民治要素。宪治要素是指实现宪治的必要条件,包括宪法、违宪审查、宪法诉讼和法治。民治要素是指实现民治的必要条件,包括限权、分权和人权,这是宪政状态的内在规定性。一般说来,宪政体制包括政治权力配置机制、公民参政机制(即选举机制)和政党执政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基层司法价值功能定位呈现出应然和实然的反差,这种反差不仅弱化了基层司法的法治逻辑而强化了其治理逻辑,其实然定位对于基层党政部门、司法机关、群众及媒体四类案件社会结构的主体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助推其在冤案的生成中发挥了相适应的作用.因此基层司法价值功能的应然定位需要在司法改革中全面落实,其落实路径需要对现有观念进行再审视、对根本法治原则须力坚持、对现行治理生态应重塑造和对当前基层普法之路作新定位.这不仅是抑制冤案生成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司法改革进路的着力点和基层司法价值与功能应然定位的保障途径.  相似文献   

13.
林煜婧  林守霖 《海峡法学》2013,15(2):102-108
侦查机关在办理毒品犯罪案件中,不仅对行为人进行机会(数量)诱惑,而且还对没有犯罪前科和毒品犯罪意图的人进行犯意诱惑。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不仅侵犯人权,直接违反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关于保障人权的规定,而且其所制造的"犯罪"违反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不得诱人犯罪的规定,也不符合犯罪构成,该行为不构成犯罪。无罪化应是司法的应然之选,但是当下妥协性地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可能是法官的实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论警察权运行的终极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辉清 《政法学刊》2005,22(3):78-81
人权保障不仅是设立警察权初衷,也是矫正运行状态的标尺,更是警察权运行终极目的。警察立法环节人权保障缺位、警察职权行使过程中权力属性的异化及警务保障中的缺失,导致人权保障目的的丧失。完善警察立法体系,在警察权运行过程中树立“权利本位”、“程序优位”理念且倡导以人为本的警务战略是校正警察权运行和目的之关键。  相似文献   

15.
法律制度是静态的应然,司法活动是动态的实然,实然的状态理应接近或者等于应然的要求。佘祥林一案再次猛然撞响了法治的警钟。  相似文献   

16.
论行政征收的公共利益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弘道  吴亮 《法律科学》2007,25(6):46-53
公共利益需要是行政征用的首要原则,公益性的有无是判断征用合法与否的重要要件.我国的行政征收制度忽视区分公共利益的应然层面和实然层面的两层含义,侧重于维护"绝对的公共利益".关于公共利益的讨论,应当着眼于支撑着公共利益应然性表达的实然性表达,即行政和司法审查的制度结构和运作过程.从这种角度出发,应当重点考虑公益界定向程序化和技术化的界定模式转化.  相似文献   

17.
刑诉法再修改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工作已列入立法规划。关于如何修改刑事诉讼法,学界和实务部门都在进行积极讨论,并提出了许多方案。本文拟就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若干问题,谈谈粗浅看法。一、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理念和原则1.追求控制犯罪与人权保障的有机统一。过分重视控制犯罪,往往导致实践中不择手段地侦破案件和追求高效率地定罪,从而使当事人的人权无法得到保障,而且会造成无辜者被定罪,而真正的罪犯得不到追究,社会秩序难以实现的后果。反之,如果片面强调人权保护,许多犯罪人因程序瑕疵而被释放,不仅被害人权利得不到保障,社会秩序得不到维护,而且…  相似文献   

18.
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白皮书除前言外,包括不断健全人权司法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权司法保障程序、努力提高人权司法保障执行力和切实保障被羁押人合法权利四部分内容.白皮书通过约13900字的内容,详细介绍了目前我国人权保障领域的现实做法与最新成效.据悉,这也是我国首次发布司法领域人权保障方面的白皮书.  相似文献   

19.
刑事辩护准入制度与有效辩护及普遍辩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祥德 《清华法学》2012,6(4):116-131
刑事辩护在国家法治建设与人权保障中的应然重要性与我国允许非律师承担辩护职责的实然性之间存在明显反差.实证调查证明,无论是从律师的数量上还是辩护质量上,在我国取消非律师担任辩护人的规定,建立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这一制度既可实现有效辩护的目的,也不违背普遍辩护的要求.故应当在现实国情允许的情况下,从死刑案件开始,分步骤、分层次地设立刑事辩护的准入制度;同时,设置与准入制度配套的管理监督机制、惩戒机制以及退出机制,并从辩护律师执业环境和刑事辩护收费制度等方面为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构建与实施营造良好的制度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20.
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人权保障平衡具有法理上的正当性。我国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与被害人人权保障之间存在失衡的状态,如何在侦查需要与人权保障之间实现动态平衡的大前提下,努力实现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与被害人人权保障之间的动态平衡,仍是一个需要认真加以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