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法学学科旨在研究特定法律职业人员应用法律的原则、技术、方法和规律.为实现应用法学培养高层次法律实务专业人才的目标,应当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紧密贴合特定法律职业的实践需要,科学设定课程体系;加强培训,建立一支实务教学能力较强的法学专业教师队伍;大量复印已生效案例的案卷,提供真实案卷供学生学习讨论,以完善案例教学法.  相似文献   

2.
法学是一门悠久而古老的独立学科。解放后,法学在我国又有了新的发展。法学包括理论法学、法律史学、部门法学、国外法学和某些边缘学科。《法学基础理论》属于理论法学,在法学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它同部门法学及其他法律学科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部门法学是研究各自学科领域内的法律发展规律及其特征。理论法学研究的则是法律发展的基本原理、共同规律及其本质特征,它的结论和原理,对于部门法学的各个学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万毅 《证据科学》2014,(2):157-165
法学研究强调逻辑的严谨性以及语言的规范性,作为法学分支学科的证据法学当然亦莫能外。但是,近年来方兴起的证据法学科,在我国开展的时日尚短,且一直与传统的证据学学科之间纠缠不清,以至于我国证据法学的学科体系迟迟不能建立,甚至连作为学科基础的基本概念都未能达成共识,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理论研究和证据实务中用语不规范的问题一直存在,混用、误用基本概念和术语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不仅影响到理论研究的严谨性,甚至干扰到实务操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法学教育:反思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教育是笔者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因为自己从事的主要工作就是法学教育。从培养法学人才的角度来看,大学法学院教师的首要任务和主要任务就是法学教育。法学教育从广义上讲,包括针对本科、研究生的在校学生的法学教育,也包括社会上非在校成人的法学教育以及在职法律工作者的继续教育。笔者在文章中所谈到的法学研究问题主要是针对在校学生的法学教育。笔者1986年研究生毕业以后,一直在从事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工作。这期间,也从事过律师实务(包括诉讼与非讼法律实务),因此对法学教育以及法学教育与法学实践的关系问题有一定的了解,这一经历也有助于笔者对法律实务人才需要的理解。笔者在从事法学教学的过程中也经常与法律实务部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司法务部门、国家行政机关的相关部门等)就法律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沟通,听取来自实务部门的意见,因而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有直接的了解。众所周知,法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法律知识、法律技能的法律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多灾之国,怎样实现灾害法律防范与救助,使防灾减灾走上法制化道路,是摆在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防灾减灾法治实践迫切需要建立一门法律分支学科——灾害法学。笔者通过对灾害法学的含义、价值、学科定位、方法、体系及现状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灾害法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法律分支学科,是一门需要整合灾害法学界力量,通力合作去进一步完善的法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6.
方印 《法治研究》2014,(1):85-96
我国是多灾之国,怎样实现灾害法律防范与救助,使防灾减灾走上法制化道路,是摆在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防灾减灾法治实践迫切需要建立一门法律分支学科——灾害法学。笔者通过对灾害法学的含义、价值、学科定位、方法、体系及现状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灾害法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法律分支学科,是一门需要整合灾害法学界力量,通力合作去进一步完善的法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并不明确,使得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存在着目标设定、发展模式的宏观混同以及教学方式、内容微观重叠等诸多积弊。厘清二者的关系既是提升我国法学高等教育质量之必须,又是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之前提。建议首先明确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合理引入司法实务训练,并以完善我国既有司法考试制度为基轴,进一步厘定法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法学案例教学,是在普通法学教育中发展起来的,是典型的法学学科教育的产物,它具有教学功能的辅助性、价值目标的偏离、教学形式单一性的特点。高职法律教育必然要求对现行法学案例教学模式进行反思、改革和创新,打破法学学科教育的束缚,加快构建与高职法律人才相适应的创新案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的法制建设是社会发展必然要求。信息化法学建立同样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体现.对于信息化法学体系的探索和架构,有助于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的进步。从信息化对民法、刑法、行政法和程序法等不同法律体系的影响入手,建立信息化法学体系,是对信息化法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特殊规律探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罗马法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古代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罗马法学家的功不可没。本文阐述了古罗马法学家在各个时期的主要活动,并总结了他们在法律实践、法学理论和法学的学科建立与教育三个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边缘法学各分支学科基本上都产生于2 0世纪 80年代以后。经过 2 0年的培育 ,边缘法学各分支学科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有的已相当成熟或比较成熟 ,有的已经起步或刚显端倪。它们都或多或少对我国的法制建设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有力地推动了依法治国的进程。边缘法学各分支学科的壮大 ,是与社会各界仁人志士和法律、法学工作者在法律实践中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边缘法学重视分析性 ,强调综合性 ,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边缘法学是高层次的交叉学科。了解边缘法学 ,则要先了解其分支学科。运用边缘法学 ,也必须从分支学科入手 ,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12.
郭金福  欧舸 《法制与社会》2011,(2):236-237,239
高等师范院校法学专业的发展,必须尽快设置法律实践课程,以适应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文指出要想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理清法学专业的办学思路,在法学课程设置中加大对法律实践课程的开设比例,从而培养更多拥有司法实务技能和刑事侦查方面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法律移植国家,国外的法条与法学理论在植入本土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何真正实施,转化为人的实际行动的难题。几十年来,我国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之间脱节。人们经常对学者的理论进行抱怨,但批判论者也对"理论"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理论与实践有不同的担当,应当加以区分,但二者也存在密切的关联。在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后,应当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难题,谋求二者的良性互动,以此促进我国法学与法治发展。近年来,我国法学理论及实务部门在探求二者互动方面虽然做了一定努力,但依然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法学教育和法官培训等方面予以变革,并在体制上建立沟通二者的渠道,真正走出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脱节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本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证据法学、法庭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以法学研究人员、法庭科学鉴定工作者、法律实务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各学科先进的科研成果、基础理论研究和鉴定经验、相关学科法律问题探讨。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实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该学科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同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5.
实践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培养既懂理论、更擅实务的实践型法律人才是我国大多数院校法学教育的努力方向。为此,我院通过培养具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出版法学核心课程系列特色教材与法学实践课程系列特色教材,开设庭审实务等实践性课程,在法学核心课程讲授中坚持以法条为中心、以案例为素材、以品牌教材为辅助的原则,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并辅以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最终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实践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6.
马姝 《河北法学》2012,30(11):99-106
女性问题的跨意识形态性、我国法律现代化进程的不可逆性与女性主义法学本身的批判性和进步性,决定了在我国开启以“性别与法律”为主旨的女性主义法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目前,我国在研究的学科类别上,已形成法理学为主导,部门法共同参与的局面;在研究基地和社会影响上,已形成以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为重镇,各地高校与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和推动的格局;在研究问题上,已在认识论和法律事实两个层面形成多样议题.但是,法学认识论层面的研究不足、女性主义法学研究的边缘化、研究者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立场和研究队伍学科背景单一等问题也掣肘着女性主义法学的发展.法学研究者需通过不断拓展法学认识论研究,积极结合中国现实吸纳新知、超越意识形态客观审视西方社会理论,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等方式,共同推动我国女性主义法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比较法作为基础理论和应用性兼备的法学二级学科不仅在法学高等教育中应占有独立的位置、在法律学教学和科研单位有专门的机构,而且该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法律科学在国家生活和对外交往中的作用和应用水准。各国法学中比较法的研究通常都滞后于其它部门法学,我国比较法研究恢复和重新起步于80年代中期。它是改革开放、法制建设的客  相似文献   

18.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边缘法学也不例外。边缘法学是法律与其它相关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些联系影响着人们对边缘法学的正确认识和了解。本文就这个问题略作粗浅阐述。 一、边缘法学与法学的关系 边缘法学和法学是互动关系。法律决定边缘法学。法学是边缘法学产生和成长的环境与条件。边缘法学在法学的发展中产生,在法律活动、司法  相似文献   

19.
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举行,这一全球体育盛事涉及诸多法律问题。这些法律问题可能原属于不同法律部门或学科,分别涉及不同类型的法律关系,如国际法律关系与国内法律关系、纵向的管理法律关系与横向的竞赛法律关系、场内竞技法律关系与场外体育商业法律关系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法律关系通过国际体育盛会集中表现出来,表明体育法学正在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有必要对体育法律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本刊邀请部分正在深入研究体育法律问题的学者就奥运会法律热点问题进行笔谈,以期引起法学同行的研究兴趣、为我国体育法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举行,这一全球体育盛事涉及诸多法律问题。这些法律问题可能原属于不同法律部门或学科,分别涉及不同类型的法律关系,如国际法律关系与国内法律关系、纵向的管理法律关系与横向的竞赛法律关系、场内竞技法律关系与场外体育商业法律关系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法律关系通过国际体育盛会集中表现出来,表明体育法学正在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有必要对体育法律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本刊邀请部分正在深入研究体育法律问题的学者就奥运会法律热点问题进行笔谈,以期引起法学同行的研究兴趣、为我国体育法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