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仲夏 《法制与社会》2010,(10):274-275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自然与人和自然与社会辩证统一的实践意义基础上的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视域中的生态思想,不仅科学合理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合理关系和应有关系,更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
刘珊 《法制与社会》2010,(17):182-183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中蕴涵着丰富的具有当代价值的生态自然观,他们在早期就注意到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辨证关系。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发展的高速时期,但我们不可忽视生态破坏问题,我们适时的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们应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点中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工业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终结了人类物质匮乏的时代,但环境问题却成了它的副产品,生态出现严重危机。究其根源,主要是发展的价值理念——人类中心主义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毕生关注人的生存问题,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哲学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践行科学发展观是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是人类更高的一种文明形态。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所展现的实践视角和辩证思维方式是我们建构生态文明理论的思想基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思想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解决当代人类生态危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只有在马克主义提供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去探讨生态文明才是科学的、可行的,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提供的科学的彻底的自然观、历史观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6.
刘长明在2000年第3期《文史哲》上撰文指出,同农业文明取代原始文明、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历史的必然一样,生态文明即将也必须取代工业文明;而文明作为社会的一种存在状态都有与自身相适应的生产力系统,建立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是产业生产力系统即工具生产力系统,而植根于生态文明的则只能是生态生产力系统即价值生产力系统。生态生产力理论认为,所谓生产力,就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以便人类与自然在高度和谐中相互转换物质和能量,最终实现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和…  相似文献   

7.
吴珺 《行政与法》2014,(11):52-55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旨趣,体现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上个世纪的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人类传统文明的时代反思,从而形成了生态文明观,体现了生态文明价值归旨的逻辑展开。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发展和实践要求,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升华,集中体现为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的理性选择和价值取向,是生态文明观名副其实的积极践行者。  相似文献   

8.
周海飞 《法制与社会》2012,(22):162-163
自然生产力思想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研究马克思生产力思想过程中,传统观点忽视自然生产力思想的价值和作用。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蕴含于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中,重新挖掘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的自然生产力思想并赋予其生态意蕴,对于解决当代生态危机问题、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徐梦野 《法制与社会》2011,(22):288-290
建设生态文明,达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仅靠科技、法律、经济及行政手段是远远不够的。人类从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却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环——尊重自然,这是自然内在价值、传统精神信念、人性道德良知的本质要求。为此,应当通过倡导尊重自然理念来迎接生态文明的春天。  相似文献   

11.
张梓太 《法学评论》2014,(3):199-201
正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阐释了科学发展观,同时,明确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包括"建设生态文明"。时隔五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明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将"美丽中国"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在此背景下,有关生态文明的研究在中国愈加成为一门显学。在环境  相似文献   

12.
散文家苇岸的极具生态性的自然观与人生观在其<大地上的事情>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他能够以其宽厚博爱的胸怀去感受自然、接纳众生,并站在自然的立场上批判现代化进程中的弊病,因而具有深厚的生态哲学思想.他的写作是艺术性与生态性相结合的绿色文学的楷模,在生态批评的视角下,他的散文应该能够跨入经典的行列.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全部努力和成果。它不仅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生态安全,而且包括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意识形态建设和培育生态道德等方面内容。生态文明的提出,完善了我国原有的"三个文明"体系,丰富了三个文明的内容。如今它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已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如何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人人关系一直处于建设活动当中。环境法治保障机制的构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性保障。甘肃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区,西北沙漠化的遏止、黄河和长江上游地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等,大部分的工程项目都需要在甘肃地域内实施。本文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出发,在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急需破解的法律难题的基础上,就构建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机制做一些肤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而环境权是为了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挽救人类于环境危机之中而产生的一种权利,是生态文明的保障。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目前未被明确地纳入我国法律规范之中,使得我国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严重的趋势未能得到全面控制,公民环境权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公民环境权的高度肯定,我们应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而积极完善我国环境权。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路径是主体自身的文明,唯有实现主体自身的文明,才能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对象化出文明的现实。现实的文明不过是主体自身文明的实存形态。主体自身的文明是将大自然本身运行的生态法则内化为自我意识,完成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主体自身的文明最终落实于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上,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不同的主体文明要求有不同的实践形态,与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文明相一致的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理论生涯中始终关注的问题,在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上,不断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它为生态文明观的确立提供了理论来源。科学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对于环境问题的理论认识,指导环境保护的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言论广场     
在分团审议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时,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代表提出国家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同时,应加大力度建设第四种文明——生态文明。 徐显明代表认为,物质文明主要解决人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精神文明主要解决人与文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政治文明主要解决人与国家权力的关系。而未来我们要着力建设的第四种文明——生态文明,则是解决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是一种更为高尚的发展目标,因为它已经超越了过去以往的“以人为本”理念。这四种文明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整个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儒、道传统文化中的朴素自然观照应了现代生态正义的应有之义,也就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生态文明观的基本意旨。只有在优秀的生态文化背景之下,中国才能够找到反思生态问题的契机,并在实践中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中国儒、道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潜移默化,预示着当代社会文明的新的正义归属。在生态危机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孕育着解决这一矛盾冲突的文化力量之时,仍然扮演着作为思想自觉、精神教化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论生态犯罪立法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危机是人类破坏生态安全的佐证 ,生态安全是一切安全的“底座安全”。人类要想生存与发展下去 ,就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保护生态安全。生态犯罪的立法缘由、立法依据和立法意义揭示出刑法保护生态安全所特有的功效 ;生态犯罪取代传统环境犯罪既是保护生态安全的必要举措 ,又是刑法回应生态文明、实现刑法生态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