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志刚 《法制与社会》2010,(22):136-137
检察技术是检察机关内部独特辅助业务部门,是检察机关各个主业务的组成部分,因此在珠三角要建立检察一体化机制,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检察技术一体化机制予匹配。换言之,珠三角检察技术一体化机制是珠三角检察一体化机制中重要和独特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提出,建立健全数字检察工作机制,积极构建“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模式。其中,业务主导是数字检察建设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检察技术工作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的大背景下迎来新的机遇,通过探索转型发展,以办案体现检察技术价值,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诸如技术资源配置不均衡,人员流失严重、统筹调用难度大,检验鉴定业务萎缩,审查意见缺乏证据效力等。检察技术应当积极顺应改革发展需求,转变职能和定位,优化专业门类设置和资源配置,强化检察技术人员办案能力和水平,突出检察技术司法属性,积极探索"检察技术官"制度,助推检察技术工作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谢君泽 《人民检察》2022,(11):21-26
检察监督走向智能化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须经历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监督对象行为的数据化是检察监督实现智能化的基础,数据行为的可计算是检察监督实现智能化的关键,大数据建模是重中之重。检察监督智能化首先涉及业务、管理与技术的顶层关系协同,并按照科学的技术方法理论体系展开;其次是深入开展精细化的业务调研,深入理解大数据建模的方法原理,并采取理性的法律思维与妥当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新信息技术在检察工作领域得到应用并且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传统的检察技术和检察业务.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促进检察技术与检察业务的深度融合将是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检察业务水平的必经之路,是当前检察机关的首要任务.本文的研究旨在对信息技术条件下检察技术与检察业务的深度融合进行探索,从信息技术条件下检察技术与检察业务面临的新需求和新挑战着手,对信息技术在检察技术与检察业务工作中的应用方向进行归纳,对二者融合过程中出现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提出促进检察技术与检察业务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深度融合的建议,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检察机关的工作开展和进步,为业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稿约     
《人民检察》(半月刊)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刊物,中国法律类核心期刊.全国百种重点期刊。《人民检察》秉承交流经验.指导业务的办刊宗旨,坚持关注检察动态、探讨法学新知、交流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民事检察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民事检察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是民事检察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检察机关按照民事检察工作要求、业务所需,结合检察官办案经验,在智慧辅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总体而言尚未形成体系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未来,民事检察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发展需从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两方面着手:宏观设计方面,应从优化“流程管理”、建立“民事检察数据库”、探索“智能辅助”功能、研究开发“综合管理”功能方面构建整体业务构架;微观设计方面,应着重研究智能辅助办理裁判结果监督案件和开展虚假诉讼监督。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法律和技术相结合的角度,阐述检察技术工作所涉及到的有关法律问题及这些法律问题通过检察技术得以实现的途径.阐述检察技术工作中为承担法律的实现所占的技术份额.出于上述的考虑,本文从检察技术,检察技术中法律的含量与技术的比值,检察技术的展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检察技术的特色、法律和技术的融合等观点,就检察技术工作的发展提出四个呼唤.  相似文献   

9.
文岚  魏韧思 《法制与社会》2012,(24):188+200
对检察机关而言,检察业务人才的培养是队伍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公诉部门是检察机关的窗口部门,检察公诉人才是检察机关的核心人才.因此,如何培养造就一大批钻研业务、精于业务的检察公诉人才成为建设上海检察人才高地的首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检察技术是检察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运用内部司法鉴定、文证审查、技术协助等科学技术手段解决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的一项专业性业务工作。检察技术部门是检察机关中代表国家行使对技术性证据审查和监督权力的专门  相似文献   

11.
<正>检察领军人才是检察人才中的拔尖领军人才,具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示范作用好等特点,通常在一定级别业务竞赛中荣获“业务标兵”“业务能手”“业务专家”称号,并具有较强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入研究检察领军人才的培养机制问题,对于进一步发挥好其作用、助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一、制约检察领军人才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检察廉政文化建设及其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廉政文化是检察机关在司法工作和检察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鲜明检察特色的关于廉政的价值、观念、知识、原则、行为规范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检察廉政文化具有导向、陶冶、凝聚、规范等功能,对确保检察权正确行使有重要意义.检察廉政文化建设面临重重挑战,必须创新其物质投入保障机制、公众广泛参与机制、惩防一体化监督机制和职业道德养成机制,推动和促进检察廉政文化建设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监督行政权依法运行的关键手段。数字检察技术可从“独立监督”“系统流程”和“常态追踪”三个方面,实现对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的赋能价值。针对数字检察技术赋能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的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孤岛”、数据化成本较高以及办案数据安全与业务数据深度分析兼容较难的问题,有必要通过立法提升检察机关数据调用权限、研发应用动态监督数据归档系统、开发可脱机运行插件,加快实现数字检察技术对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的赋能支撑。  相似文献   

14.
马涛 《人民检察》2023,(8):30-32
检察一体化的概念来源于宪法对检察机关上下级领导关系的界定,并逐渐延伸其范围,具有丰富的含义。检察一体化应具体包括以下含义:一是检察机关之间的上下一体,主要强调上下级检察机关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二是“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一体化,主要是刑事检察、民事检察.  相似文献   

15.
新民诉法拓展了检察监督的范围、增加了检察监督的方式、明确了检察监督的手段,对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应对民事诉讼法修改对检察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是检察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加强检察管理、发挥检察机关领导体制优势、增强法律监督整体合力.当前,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逐年增加,新型、疑难、复杂案件层出不穷,检察工作面l临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和完善检察一体化工作机制,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实现检察资源的最佳合理配置.在此过程中,管理,尤其是检察业务管理对强化检察机关上下级领导关系,推动检察业务上下一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独白走向对话——检察调处权配置的能动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也是同步跨入风险社会的过程.中国正逐步进入风险社会阶段,这对检察权优化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近年来,检察能动日益成为检察改革的取向,以满足商谈司法的本质规定与能动司法的内在要求.检察调处权是最具能动性与灵活性的检察权,是检察能动的核心内容,也是检察能动的外观表征.从理论定位看,检察调处应当...  相似文献   

18.
稿约     
《人民检察》(半月刊)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刊物、中国法律类核心期刊、全国百种重点期刊。《人民检察》秉承"交流经验.指导业务"的办刊宗旨,坚持"关注检察动态、探讨法学新知、交流工作经验、解析司法疑难"的办刊定位,  相似文献   

19.
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是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一个重要业务部门,刑诉法的修改对检察业务的影响重大,本文通过结合控申业务范围,重点分析新刑诉法的主要修改亮点对控告业务带来的挑战,为控申部门适应新刑诉法的贯彻落实提供对策,以更好地促进控申业务开展。  相似文献   

20.
劳改检察,亦称劳改监督,属于检察业务的一种,是指对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情况和监狱、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其内容由法律规定。 劳改检察作为法律监督的内容之一,自历史上有检察业务存在以来,它就是检察业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现行的人民检察制度中,劳改检察同劳教检察、看守所检察共同构成了监所检察的整个业务工作。并在人民检察院系统内,同刑事检察、法纪检察、经济检察一样,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业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