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犯罪,因其卑劣、污浊、肮脏和丑恶,即便作为学问领域,也鲜有人进行深入的探素。至今,我国刑法学界只有若干涉及性犯罪的短论和资料性的编译书,显示学术份量的专著尚付阙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欧阳涛先生与王永昌、刘德法、柯良栋三位青年法学硕士,以“发前人所未能发,言腐儒所不敢言“的精神,合作撰写了《性犯罪》一书,取得了斐然成就。《性犯罪》,洋洋洒洒二十五万余言,从性行为与犯罪的关系着手,对性犯罪作了总体把握。全书共16章。前3章论述了性、性行为和性犯罪的一般问题;第4章至第13章阐述了各种具体性犯罪的构成、界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刑事犯罪中,性犯罪占有很大比重。尽管一段时间以来,各级政法部门依法严惩了一批强奸、轮奸、奸淫幼女、流氓淫乱以及其他严重的性犯罪分子,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就某些地区来看,性犯罪活动不仅没有下降,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有的地方的性犯罪活动还十分猖獗。这些性犯罪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腐蚀了青少年的身  相似文献   

3.
李拥军 《河北法学》2006,24(7):119-123
受女权运动和性革命的影响,现代西方国家性犯罪立法正经历着重要的变革,从而在性犯罪的定位、性犯罪的主体和犯罪对象、"性交"的内涵、犯罪处理机制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同时通奸为罪的传统日益弱化,乱伦有罪传统获得保留,对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正在加强.面对我国当前性立法落后的现实,我们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借鉴西方立法经验,全面完善我国的性犯罪立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老年人性犯罪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的一种性质恶劣、影响极大的犯罪现象。在调查四川省广安市农村比较突出的老年人性犯罪这一社会现象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农村老年人性犯罪并不是偶然产生的,它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从表面上看,老年人实施性犯罪是为了满足其性欲,而在实质上,老年人更多是想通过这种犯罪释放他们的"畸形"心理需求,以引起政府、社会、家庭等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注。对老年人性犯罪的对策应当重在预防,而非打击。  相似文献   

5.
性犯罪的社会心理调查及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犯罪的社会心理,对预防和减少性犯罪的发生很重要。我们对山东省某劳改队在押的140名性罪犯进行了社会心理调查,同时还作了“瑞文标准推理”智力测验和“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16PF)测验,试图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对性犯罪的社会心理、生物生理因素进行一些分析,并对性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为预防和减少性犯罪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改革开放直涌而来的性文化对我国的社会传统、社会规范、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一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曾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并引发了后来的“扫黄”斗争.尽管这股热潮有所消退,但它的社会效应远非止此,特别是它对我国青少年性犯罪现时与将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思索和总结.性文化的冲击与我国青少年性犯罪之间究竟有着怎样一种联系呢?一、性文化的冲击是诱发青少年性犯罪的一条热线.从严格意义上讲,性文化并不绝对导致性犯罪,并不直接与社会相冲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性文化的产生和存在也不是偶然的,有着其必然的、合情合理的一面.就整体而言,性文化既包括在性问题上触犯公众礼仪和社会道德的淫秽宣传品,也包括为人们提供着科学知识性、美学欣赏性、道德教育性和专业研究性的性文化品.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片面地将之与淫秽下流的异文化划等号,不应该笼统一概地否定性文化.  相似文献   

7.
张远煌 《现代法学》2007,29(3):48-54
贪利性犯罪的死刑是现阶段我国在死刑控制问题上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理论上有关贪利性犯罪死刑正当性的思考,大多局限于法理或伦理上的一般性思辨,而缺乏从事实层面对“为什么对贪利性犯罪不应当配置死刑”这一核心问题的深入追问。基于死刑与贪利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特点具有不相容性、死刑与贪利性犯罪的原因具有不匹配性和死刑于贪利性犯罪无任何积极功效的分析,利用死刑与贪利性犯罪作斗争,在反犯罪策略上是一种缺乏事实根据的非理性选择。为此,在立法尚未改变之前,理性控制贪利性犯罪死刑的司法适用,是时代赋予司法者的政治和道义责任。  相似文献   

8.
男子性犯罪原因生物学基础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军  丰广友 《法医学杂志》1994,10(2):49-52,56
男子性犯罪原因是复杂的,关于性犯罪原因生物学基础的研究,国内尚缺乏足够的研究资料和实验依据.本文对某监狱在押性犯罪男犯223名进行外生殖器形态观察、血型、多Y染色质、血浆性激素水平和毛发微量元素检测,结果表明,男子性犯罪行为,除了与社会、心理、教育等原因有关外,无疑存在着物质基础,即生物学基础。至于性犯罪原因生物学基础在性犯罪小的作用和地位,我们的工作仅是初步探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性犯罪的一般特点及危害性犯罪行为具有终生性一般来说,性犯罪的实施与行为人的年龄没有太大关联,具有性犯罪意识和习惯的人在其年轻和年老时均可能实施性犯罪行为。通常情况下,强奸犯来自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而且大多数被认为是“正常的男人”。事实上,76%的强奸犯都有长期的性关系,他们之所以实施性犯罪,是因为在本质上强奸与暴力、污辱和征服相关,他们更渴望的是在强奸中所表现出来的权利和雄性力量。因此,一名强奸犯可能每天进行了双方同意的性行为,但这并不能给他所想要的发泄。另一方面,生理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在人类的基因中,性基因在每个人身上的显现比例有所不同,有一类人的性染色体属XYY型,(俗称“超男人”),相对来说生理因素对他们性行为的支配和影响更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起支配作用的征服和控制的欲望是一种生理上的“瘾”,终其一生,很难克服。伤害的严重性性犯罪不仅侵害了受害人的身体,还伤害了她们的心理和感情等,并且这种心理上的伤害往往持续很长  相似文献   

10.
性犯罪被害人与其它类型的形式被害人相比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其除了必然遭受性犯罪行为带来的直接伤害或损失以外,还可能遭受来自公诉机关、社会公众对性犯罪案件不恰当反映所造成的第二次伤害,因此本文重点关注性犯罪被害人的二次被害,明晰性犯罪被害人二次伤害的概念,分析造成二次被害的原因,以及在此基础上探讨预防和避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海波 《证据科学》1999,6(4):186-187
本文对深圳市龙岗区公安分局法医室1993年至1998年间所检442例性犯罪活体检验资料进行统计.着重讨论性犯罪案件的发案规律、受害人性别年龄及案情性质构成状况,以供今后开展性犯罪法医活检的全国性研究和本地区同仁实际检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吴萍 《政治与法律》2007,5(3):158-162
刑法第81条第2款中的"等暴力性犯罪"是指具体的罪名还是具体的犯罪行为;"等"作为助词,是表示列举未尽,还是列举后的煞尾,学界分歧很大.但通过对司法解释的解读,显然此处的"暴力性犯罪"为具体罪名,非具体犯罪行为;根据刑法其他条款中"等"的语义、罪刑法定原则和行刑谦抑原则的要求、现代刑罚的目的、刑法适用存疑时有利被告的原则,"等"应理解为列举后的煞尾.建议未来修改刑法时,尽量用语明确,消除歧义,或者是取消第81条第2款中引起歧义的"等",或者是在刑法总则第五章中以立法解释的形式用条文界定刑法典中"等"的涵义.  相似文献   

13.
李蜜 《法制与社会》2014,(2):246-247,259
研究表明,广西少数民族女性犯罪日趋严重。对广西某女子监狱2003年至2012年在押少数民族女犯民族构成、犯罪数量、犯罪主体特征、犯罪类型、组织形式、区域分布等特征的分析的结论是广西少数民族女性犯罪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性别的特点,总体上出现了暴力化、严重化、多样化的态势,特征分析为犯罪防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林汇铭 《法制与社会》2011,(10):246-247
同性恋在被社会所慢慢接受的同时,其所引发的同性性犯罪也因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相应的法律问题也渐渐成为刑法学、犯罪学、婚姻法学等学科中的热点问题。由于我国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相关法律制度的有待完善,同性性犯罪中受害者的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我国在同性性犯罪的刑事立法方面存在的空白问题,需要通过修改立法来解决。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同性性犯罪的法律控制,加强对同性恋群体权利的研究和保护。本文以案例作引,从对同性恋的探讨切入,对同性性犯罪及相关案例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15.
性犯罪黑数实质上是已经发生但未纳入官方犯罪统计的性犯罪案件。性犯罪黑数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性犯罪被害人方面的原因、社会公众方面的原因、司法机关方面的原因等几个方面。我们应根据性犯罪黑数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以减少、降低性犯罪黑数,完善官方的性犯罪统计资料,为制定有效的打击性犯罪的对策提供详实的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卫东 《证据科学》2001,8(4):228-229
在性犯罪中最有效的取得证据的手段之一是对现场遗留的精斑及混合斑进行检验.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检案中有许多性犯罪精斑检验为阴性,不能为性犯罪提供有力证据.笔者在性犯罪案件中注意提取与性犯罪有关的其他物证(如血迹、唾液斑、阴毛等),通过作DNA检验,为案件侦破提供了重要证据.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 自我室自1997年1月~1999年12月受理的PCR检验强奸案件6例,检材为血痕、唾液斑、阴道斑、组织块、带毛囊阴毛等.  相似文献   

17.
性犯罪中女性被害的实际状况和性犯罪的有效预防是犯罪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日常生活理论认为生活方式与犯罪被害具有关联性。访谈通过分析个案的被害热点、被害人日常行为选择、被害人日常生活联系等因素,发现被害女性日常生活行为选择的疏忽与日常生活状态的缺陷使其较为容易进入一种性犯罪的被害情景,因此性侵害被害预防,需要充分重视女性生活方式瑕疵导致的被害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收集了从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三年三月发生在畔埠铁路分局辖区内的15例性犯罪案,通过统计受害青年龄、损伤、职业、受教育程度、被奸类型,以及罪犯的年龄、职业、性犯罪前是否酗酒,作案手段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孔培 《法制与社会》2014,(12):175-176
教师性犯罪关注度不断升高。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阐述教师和学生个体及其与社会整体环境关系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出控制教师对幼年学生性犯罪的关键在于合理确定原因和各个原因之间的关系。据此制定措施,预防教师对幼年学生性性犯罪和保护幼年学生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性犯罪率较高,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犯罪案件的增多,较突出的是便是老年人性犯罪.老年人性犯罪是一个社会危害性大,但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当前,必须全面分析老年人性犯罪的特征及其发生的深层原因,从中找出预防和制止犯罪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