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海春 《党建》2004,(12):40-42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及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这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旧址群之一。现保护原陈列的旧址有:司令部、大会堂、政治部、战地服务俱乐部、修械所等10余处。并设有《新四军在皖南》列馆,详尽展出了新四军创建、发展的光辉历程和震中外的“皖南事变”的悲壮历史。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坐落在泾县城郊水西山风景,是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50周年而建。色的纪念碑上铭刻着金色的大字:皖南事变死难烈永垂不朽!地址:安徽省泾县云岭镇电话:(0563)5900315古田会议纪念馆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  相似文献   

2.
为了纪念皖南事变烈士殉难和新四军重建军部60周年,特将时任新四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兼统战部副部长的夏征农同志,在皖南事变中突围到达苏北的传奇经历记录在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1941年1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皖南事变中,新四军被俘人员中排以上干部有700多人被关押在国民党上饶集中营。1942年6月17日,上饶集中营向闽北迁移的途中,新四军部分被俘将士在武夷山市(原崇安县)赤石镇成功地举行了越狱暴动。  相似文献   

4.
尊重历史秉笔直书刻意求新——读《烽火江南话奇冤——新四军与皖南事变》○余茂笈在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抗战学术研究园地繁花似锦。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著名抗战史专家李良志教授所著《烽火江南话奇冤——新四军与皖南事变》(以下简称《话奇冤》)一...  相似文献   

5.
叶挺将军,北伐名将。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出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叶挺为保全新四军军部在转移途中遭围攻的全体将士,主动下山与国民党谈判,竞被国民党当局无理扣押,身陷囹圄。后被辗转押往重庆郊外歌乐山下红炉厂秘密囚禁。  相似文献   

6.
叶挺将军,北伐名将.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出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叶挺为保全新四军军部在转移途中遭围攻的全体将士,主动下山与国民党谈判,竟被国民党当局无理扣押,身陷囹圄.后被辗转押往重庆郊外歌乐山下红炉厂秘密囚禁.  相似文献   

7.
正故事从一张老照片说起。这张老照片从左至右为赖石昂(在新四军时叫石昂)、陈惠、陈宜。他们都是泰国归侨、潮汕同乡,当年又都在新四军军部工作。这张照片是他们于皖南事变前夕,在新四军军部(云岭)的后山上照的,3位战友以略带自信的神态亲密地拥在一起,生动地映入我们的眼帘。但在不久之后的皖南事变中,他们天各一方,  相似文献   

8.
正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第三战区为关押在皖南事变中被捕的部分新四军将士,于1941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战时监狱。近日笔者实地考察和走访了上饶集中营,在这座法西斯式人间地狱里,被囚的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开展了艰苦抗争,谱写了一曲曲英雄壮歌。战时监狱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的历史产物,是国民党第三战区的战时监狱。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11  相似文献   

9.
1941年1月4日,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发生后,新四军3个纵队都进行了转移、突围.其中,新四军第2纵队在皖南事变突围脱险中一直作为主力,拱卫在军部和军首长周围,尤其是在石井坑血战中,担纲坚守,殊死拼搏,为军部决定最后突围赢得了宝贵的准备时间.后来突围时,折转向北的第2纵队最早从繁昌油坊嘴渡江成功脱险.  相似文献   

10.
经过皖南事变腥风血雨的洗礼,新四军在苏北盐城重建军部,陈毅任代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从此,新四军重整雄风,奋战在大江南北。 陈毅在戎马倥偬中不仅团结了大批从上海等地来到根据地的文化人,而且同新安旅行团的小同志们结成了革命的“忘年交”,在苏北、在华东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1.
皖南事变新四军损失考□童志强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国共局部内战中遭到的最严重的一次损失。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损失究竟有多少?长期以来,史学界众说纷纭。以四本比较权威的党史专著和工具书为例,从中可见对这一问题的表述就大相径庭:胡华主编的《中国革命史...  相似文献   

12.
皖南事变后,不少人对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等人所引导的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问题提出质疑.笔者试从当时的现实条件出发,就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问题谈点个人看法.1940年10月国民党当局发出皓电,强令江南(包括苏南、皖南)所有新四军部队限期北移.中共中央从团结抗战大局出发,于11月初作出新四军江南部队北移至长江以北的决定.至11月中旬,经叶挺与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谈判,顾祝同同意皖南新四军经苏南移苏北,  相似文献   

13.
1941年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北上。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队七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将士英勇奋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在和国民党谈判时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突围中壮烈牺牲,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后被叛徒杀害。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通告,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声称将把叶挺交付“军法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关系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对国共双方、中国的抗战大局乃至中国近现代的政治走向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也成为国共关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新四军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不仅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皖南事变前也接受国民党政府军事机构的指挥,而皖南事变后则完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新四军所属各部机构调整较频繁,指挥关系变动较大,与新四军密切相关的中共组织变动也较多。  相似文献   

15.
贺华泉 《廉政瞭望》2013,(24):64-65
皖南事变中,新四军九千将士,其中两千余人突出重围,两千余人战死,一千余人失散、失踪,四千余人被俘。被俘的将士分别被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江西铅山等地。在被俘的人员中,有极少数人由于对中共失去信心,被俘后叛变变节。而赵凌波、赵希仲、刘厚总这三个团级干部的叛变,则给新四军造成极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项英与皖南事变问题,是1991年4月在洛阳举行的“新四军历史事件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一个热点。代表们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讨:①项英在事变中酿成的错误是否与王明路线有关?有的代表认为,项英在皖南事变中的错误是他在皖南3年时期内所犯的一系列错误的总暴露,是王明右倾投降主义在新四军的具体表现。有的代表则认为,把项英在皖南的错误完全认为是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产物不符合历史事实;把项英错误说成与王明路线毫  相似文献   

17.
1941年1月初,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抗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当时,我所在的新四军第二支队老三团六连,事变前担负着保卫新四军军部的重任,事变之际又是军部中路纵队前卫部队的尖兵连。这里我所回忆的就是六连在皖南事变中艰苦奋战,突出重围,五  相似文献   

18.
试析项英在皖南事变中的错误汤胜利俗语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半个多世纪前,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近万名新四军几乎全军覆没。迄今回眸,仿佛历历在目,令人痛心不已!痛定思痛,我们清楚地看到,蒋介石等人无疑是皖南事变的罪魁祸首,但这是外因;从内因上说,...  相似文献   

19.
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并在上饶设立法西斯式的集中营,囚禁被俘的新四军将士。但是,电网高墙囚不住革命者的心,严刑拷打磨不灭革命者的斗志。被关在集中营的新四军将士和革命志士,在监狱这一特殊的战场上与敌特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反“感化”、反“高压”的斗争,直至举行著名的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历史经验,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极为珍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20.
皖南事变研究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皖南事变研究一直是史学界的热门课题。本文旨在介绍10年来国内研究的基本概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一、基本概况 10年来,皖南事变研究出现过两次高潮。 (一)第一次高潮发生在1981年前后 1981年5月,时值皖南事变40周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在芜湖召开首届年会。全国9省2市280多名史学工作者和92名新四军老同志与会,提交学术论文、回忆录和有关史料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