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浩 《中国司法》2004,(12):77-78
一个案例2000年9月,某甲以自己的名义购买了一套二手房,价格为100万元,向某银行贷款70万元,期限为20年。2001年10月,某甲与某乙结婚,该房屋作为婚房,甲用自己的收入偿还贷款。2003年9月,甲、乙两人因感情不和要求离婚,就该房屋权属发生争议,焦点在于该房屋为甲的个人财产还是甲  相似文献   

2.
潘浩 《中国公证》2005,(7):40-42
一个案例 2002年9月,某甲以自己名义购买了一套二手房,价格为1000万元,向某银行贷款70万元,期限为20年.2001年10月,某甲与某乙结婚,该房屋作为婚房,甲用自己的收入偿还贷款,2003年9月,甲、乙两人因感情不和要求离婚,就该房屋权属发生争议,焦点在于该房屋为甲的个人财产还是甲、乙的夫妻共同财产.该案例作为一面镜子,折射出婚前买房,婚后还贷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3.
1998年9月,王甲将自有的四间平房以5万元的价格卖给代某,双方为此签有房屋买卖契约。代某交款后,对房屋实际居住。但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1999年1月,代某以5.5万元的价格将此房转卖与王乙,双方亦签有转让房屋契约。王乙付清房款后即占用了该房,并从代某手中转持了房屋所有权证,2000年4月,居委会对其所属的居民房屋进行统一拆迁,王乙  相似文献   

4.
1983年,何某(女)与钱某结婚,婚后即住进钱家并与其父母共同生活。当时钱家有南北两排各两间平房。1986年,钱某以自己的名义将所住的南排两间平房改扩建成三层楼房。1987年,钱某起诉离婚,因何某不同意离婚而撤诉。1992年,钱某之父未征求何某意见即以自己的名义办理了自己所住的北排两间平房和以钱某名义翻建的南排三层楼房的房屋所有权证。1996年,钱某之父又以自己的名义将所住的北排两间平房改扩建成两层楼房,之后又以个人名义领取了上述三层楼(建筑面积为240平方米)和二层楼(建筑面积为86.4平方米)全部房屋的所有权证。199…  相似文献   

5.
《法学》1986,(12)
遗产实际取得时效制度,是一项规定法定继承人在法定条件下持续地占有遗产满法定年限,即确认其实际取得了该遗产所有权的法律制度。在我国,有些继承案件需要有上述取得时效制度作为法律依据。例:甲、乙的父母于二十多年前亡故,遗有平房两间一直由甲居住,管理。甲和乙从未提及分割父母遗产之事。一九八五年底,甲欲拆建该平房,乙闻讯,前来制止,双方发生纠纷。乙提起诉  相似文献   

6.
赵勇 《天津律师》2005,(5):36-37
甲(女)与乙(男)系夫妻关系.二人在甲区有一处住房,产权人为甲。2002年6月甲与丙签订了买卖协议.将此房以十万元出售并将该房屋以及甲的户口本.结婚证、乙的书面同意书(甲书写).房屋的产权证等办理产权变更的相关手续交付于丙。丙对该房委托评估并向房管局提交上述资料,经房管局审查对丙核发了房屋所有权证。此后.此房拆迁,丙领取货币安置补偿款15万元。乙得知此情形后以自已系房屋共有人,未在房屋转让协议上签字,  相似文献   

7.
某县某镇夫妻二人甲某乙某,在该镇八十年代初进行城镇规划时,曾规划一临街门面住宅,并建起房之一处,当时未办理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但在公证机关办理了一份房屋产权公证书,户主为甲,该房宅系甲乙夫妇二人共同所有。1995年,甲乙之子考上大学,急需大笔资金,乙曾委托他人代找买主欲出卖此房。同年10月的一天,乙某在街道上与人商谈卖房之事时,丙某之妹从此路过听到,告诉丙某乙某欲卖房之事。恰好丙正急于购买房屋,遂将乙某请到家中.因双方都是街坊邻居,很快达成买卖房屋的初步意见,丙即找来了中介人和执笔人达成书面买卖房屋协…  相似文献   

8.
韩炜 《法庭内外》2009,(7):32-33
房屋买卖因纠纷余女士与儿子羊先生、儿媳李某共同居住在一套平房里。2005年11月10日,开发商与房主余女士签订了拆迁货币补偿协议,约定开发商拆迁余女士所有的这套房屋并支付补偿款及补助费。同年11月17日,余女士又与开发商签订了《房产认购协议书》,约定:余女士认购开发商在拆迁地开发建设的某小区C座、A座房屋各一套,应付房款  相似文献   

9.
杨洁 《中国公证》2010,(5):53-54
甲与乙系夫妻关系.乙于1988年死亡,乙死广后.1995年甲单位房改.分得房改房一套.但是该房同时计算了甲与乙二人的工龄,甲于1998年取得房屋所有权.经询问得知.甲自乙死亡后未再婚,甲与乙共有两个子女.现在甲欲将该房屋出售。对此案例,共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10.
案情——借女儿名义老母租赁房屋承租人翻脸老母无处安身刘奶奶九十高龄了,是残疾人。1988年之前,刘奶奶与老伴儿一直居住在北京市西城区一处平房内。为方便日常生活,刘奶奶与老伴儿通过在北京某齿轮厂工作的大女儿张女士,了解到某齿轮厂拥有一批公房。这些公房是齿轮厂为职工建造的房屋,由齿轮厂的职工承租,需按时交纳租金。正好当时齿轮厂的一位承租职工想搬到别的地方居住,经过协商,他同意与刘奶奶互相调  相似文献   

11.
[基本案情] 1998年5月,某厂所办酒楼为归还所欠某银行贷款,经某市房屋估价事务所和某会计事务所评估,该酒楼总价值540万元。同年6月,某银行决定收购该酒楼,遂与某厂双方签订《房屋出售转让合同》,约定实际转让价为480万元,房屋转让办证等费用由某厂承担。某厂在办证过程中,得知该笔交易须缴纳巨额房屋契税。同年7月,某厂厂长托人找到负责征收房屋契税的某市财政局副局长P和某市资产评估所所长W,请求帮忙将该酒楼实际价  相似文献   

12.
案例甲与乙签订租赁合同,约定甲向乙承租某房屋。合同签订后,甲支付乙两个月的租金及保证金后入住。后甲以自己承租的房屋内空气质量存在问题,致居住后身体不适,经专家检测属甲醛超标,虽与乙办理了退房交接手续,但乙拒绝退还租金及保证金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乙退还两个月租金和保证金。乙则辩称,甲在签订租赁合同前,曾多次实地察看,从未提出空气质量存在问  相似文献   

13.
1 案件简介2 0 0 2年11月2日2 0时许。甲(男,2 3岁)和其女友乙(女,2 3岁)伙同其校友丙(女,2 3岁)、丁(男,2 3岁)在新乡市某饭馆为甲庆祝生日,约2 1时5 7分回到甲的住处(平房) ,甲和丁外出玩耍。3日凌晨2时许,丙给丁打手机,声称二人头晕、恶心、呕吐;甲、丁二人遂即返回,认为是  相似文献   

14.
某甲、某乙系叔伯兄弟,某甲父,某乙父原同住××市××街57号,早年就分家另居。乙父分得北屋5间,甲父分得南屋2间(后倒塌)。解放初,乙父将北屋东头2间以81.75元典当给王×,1962年赎回。次年乙父将赎回的房屋借与甲父居住,并向甲父借人民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我是吉林省某市的一名老人,住的是平房,房屋土地权证完备。家里除了房屋外,还有一个60多平方米的小院。最近房屋被列入拆迁范围,但是,拆迁人不同意对院落的空地进行补偿。请问,这合理吗?  相似文献   

16.
案情甲公司于2000年5月18日与乙公司签定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自签定房屋租赁合同后10日内交付房屋,同时交纳租金,并约定如发生纠纷,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仲裁。合同到期后,甲公司未将租赁的房屋腾出给乙公司。乙公司按照双方约定,向某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后,甲公司仍未履行交付义务,乙公司即向某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期间,甲公司向某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认为该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书未引用应适用的法律条款,违反了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因此是无效的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裁定…  相似文献   

17.
王忠 《中国律师》2006,(3):68-70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上诉人(原审原告)甲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乙房产经纪公司一、基本案情甲与乙房产经纪公司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甲承租本市某处住房,租赁期限自2003年10月8日至2004年10月7日,租金为1600元/月。甲依据该协议向乙房产经纪公司交纳了押金1600元。2003年12月5日,甲向乙房产经纪公司提出退租申请。双方于2004年1月7日对租赁房屋内的物品进行了清点,并填写了房屋租赁物品交割单,该单记载除有卫生间两块壁砖脱落、水费(起始数1479,终止数1483)与燃气费(起始数1440,终止数1456)未结清外,无其他屋内物品损坏的记录。双方于当日签订…  相似文献   

18.
申诉人宋业某(一审原告)与被申诉人宋某红(一审被告)系姐弟关系。1997年10月7日,宋某红在未经弟弟宋业某(患有精神病)及其监护人李某某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将宋业某拥有产权的砖混结构大平房5问、小平房2间,以13000元的价格卖给外阜来津打工人员刘某某(一审第三人),双方签定了卖房协议书。2006年,当申诉人病愈得知此事后,遂找到宋某红和刘某某,要求刘某某归还所买房屋,未果。后宋业某将宋某红、刘某某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9.
居民王甲于1985年10月向居委会申请了宅基地一处,建成平房6间,面积共计11594平方米,并领取了城镇私房所有权证。1988年2月,王甲因结婚而将该房作价16万元卖与代某,双方为此签有房屋转让契约。代某买房交款后,即对房屋进行了装修,并已实际居...  相似文献   

20.
一、据以分析的三个案例以及问题的提出【案例一】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A地区实施项目建设拆迁。程某为该地区被拆迁人,甲公司作为申请人向该地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申请实施拆迁。因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程某未能就拆迁安置补偿达成协议,申请人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03年6月2日向国土房管局提出行政裁决。经过裁决后,国土房管局于同年6月13日作出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裁决书,决定申请人应当向被申请人进行补偿,被申请人应当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日内将其房屋腾空并交给申请人拆除。期限届满之后,被申请人仍未按照裁决书之决定腾空房屋,国土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