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京兰指画     
2013年8月6日至8日,旅美画家曾京兰赴深圳举办"曾京兰旅美归来指画作品汇报展"。曾京兰,中国指画史上第一位女指画家,当代指画艺术的传承者。1957年生于桂林灵渠,号静草阁主人。自幼喜绘画,1977年师从母亲熊艳贞(马万里得意门生)学花鸟,之后师承父亲曾恕  相似文献   

2.
曾京兰指画     
旅美画家曾京兰从画小鸡伊始,启蒙于母亲熊艳贞,之后师从父亲曾恕一专习指画。曾京兰先后与父亲在桂林南宁北京佛山举办指画展,之后更在广州、苏州、深圳、奥兰多、纽约、洛杉矶、温哥华、台北等地举办一系列指画个展,广西电视台,  相似文献   

3.
正王良先生是苏州青花瓷治印名家,亦擅书画。以瓷治印,从选料、烧窑至篆刻,倍堪精妙。他所篆刻名章、闲章,不唯钤用,亦供把玩。至今我与王先生神交甚久,不曾一晤。识王先生乃旅美画家曾京兰女士所介绍,曾氏之父曾恕一老先生乃广西指画名家,为忘年交。父女二人画集我皆曾为序。王先生温润,印之怡情,无以之贺,谨写诗相赠。  相似文献   

4.
诗画思乡     
我生于桂林灵渠,从小喜欢绘画,师承父亲曾恕一习指画,1994年在美国锦绣中华专职绘画。多次在纽约、洛杉矶及国内举办画展。美国BPS等电视台拍摄多部专题片。2011年获夏威夷荣誉市民,2012年获美国国会议员赵美心颁发的杰出艺术家奖。我还担任美国国际女画家联谊会会长、  相似文献   

5.
指画,又称指头画或指墨。即以手指代笔,蘸墨、着色,在各种纸张或丝绢等载体上作画。它源于中国画和民间美术。并形成独特画风和技艺。指画作品兼具中国画和民间美术的双重特质,指画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艺术技法,在作画时有一定的表演性和观赏性。指画是直接用手的各个部位。进行绘画创作的艺术形式。指甲、指肚、指肉、指背、指关节、掌、拳等都可作画。  相似文献   

6.
惊涛是我的老朋友。十年前,他为毛主席纪念堂绘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图,展出时曾受当时任总理的李鹏同志的表扬。我为此写过一篇短文,对他走过艰辛曲折的艺术道路、非同凡响的艺术成就、独到的艺术风格、深邃的艺术思想立意挂一漏万的讲了几句。去年他要继《惊涛画卷...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侯宝林先生冥辰90周年,我本无写纪念文章的资格。青年时代曾随朋友去拜访过他。侯先生逝世后,与他的三子侯耀文成为朋友,按朋友圈里对他的称谓,亦呼为"三哥"。如今三哥也去世了,这  相似文献   

8.
思康 《海内与海外》2007,(11):38-39
今年是候宝林先生冥辰90周年,我本无写纪念文章的资格。青年时代曾随朋友去拜访过他。候先生逝世后,与他的三子区候耀文成为朋友,按朋友圈里对他的称谓,亦呼为“三哥”。如今三哥也去世了,这很令人怅惋。记得有一次与范曾、三哥等在江苏饭店雅集。  相似文献   

9.
在澳大利亚,有一位以画动物见长的画家,他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独到的创作风格和曲折多彩的人生经历赢得了澳大利亚人和世界各地华人的赞扬和尊敬。他就是年轻的华人画家姚迪雄。  相似文献   

10.
正彭俐是以写新体诗见长的,我30多年前认识他的时候即如此。同时他还是评论家,有过著作,文名远播,不是浪得虚名。近来读到他新出版的诗集《诗画谱名医——燕京百位名医传》,皆以诗作传,每人七字八行,医家之名字皆藏头,有韵(但非旧体诗韵脚),并高度概括每一个人的学术成就。109人以五行——水、木、金、火、土分章,皆为大家,诸如施今墨、萧龙友、陈莲舫、刘渡舟、蒲辅周、孔伯华、岳美中、叶心清、祝湛予、关幼波、方和谦等等,真是群星灿烂,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11.
浩然离开我们多年了。这位写出过《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等80多部书的著名作家,与我有三十几年的交情。他是我的良师、益友和亲爱的兄长,我对他的忆念真是太深了!浩然尽管是很有名的作家,字写得很好看,但因为他文化底子薄,没很好地练过写毛笔字,所以很少给人写大字。许多人包括报刊向他求字,他一般都是婉言谢绝,有一次是例外。那是1982年3月,他过50岁生日。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春节后,丕新兄到北京公干,不久他从北京打了电话给我,说王纪元先生去世了,顿时我黯然魂销,缠绵悱侧。我认识王老算起来都有五十多年。先父房延凌与王老有过一段交往。王老是我撰稿的引路人,他不嫌弃我写出来的文章幼稚,味同嚼蜡,但我一经投稿,他都会吩咐副刊编辑刊登在他所创办的《生活报》副刊上。因此,当我听到王老的噩耗,心中涌出一股说不出来的哀伤。   记得日本一投降,王老结束了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东南部一座小镇的自我流放的生活,来到了雅加达创办《生活报》。有一天,印尼万隆五金商店老板,爱国侨领黄周规先生来…  相似文献   

13.
去年初冬,我在沈阳盛京古玩城旧书摊买到一本1969年第7期《解放军画报》。令我惊喜的是,画报封面右下角有钢笔写的“邬大为存”四个小字,这很可能是独唱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词作者邬大为老师曾保存过的资料。又是一年芳草绿,在桃花开过不久的一天,我到沈阳军区政治部接待室办事,与一位也是前来办事的老同志闲谈几句,没想到,这位老人竟是素未谋面的著名词作家、侨眷邬大为老师。邬大为1933年6月生于杭州,1949年9月上海解放后参加了部队文工团,曾赴朝为战士们演出,1959年调入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从事歌词创作,离休前任前进歌舞团艺术指…  相似文献   

14.
GULU 《新青年》2013,(3):21
贝多芬说:我情愿写10000个音符,也不愿写一个字母。而我,情愿用10000个字,去换贝多芬的一个音符。但我知道,他根本不稀罕。有什么办法?在伟大的艺术与它谦卑的粉丝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不平等。但我依旧虔诚地朝拜着,并且相信:每写下10000个字,就与音乐圣殿的距离又近了一个音符……按说作家是以写作为工作者,可倘若他们心有旁骛,另有所爱,比如说爱上了音乐,那种状况好比是"新干线没有好好地在新干线的线上跑,冲到了都内电车的线路上去了"(一位作  相似文献   

15.
老字号情结     
读早些年两岸隔绝时,文学前辈梁实秋先生在台北,为报纸写的专栏里,一系列回忆北平老字号的文章,真为之神往。可惜他未能等到这一天,让他再回到这座念念不忘的,然而又是阔别了很久的城市,到他到过的地方,见他见过的朋友,进他进过的饭店,吃他吃过的东西,那该是多圆满多美好的场面啊!然而,梁先生很盼这一天的来临却偏不来,到了能来的这一天,他倒来不成了,这梦想终未实现,实在是令人黯然神伤的事。但他这种老字号情结,我想是能理解的。因为,恋旧或者怀旧,是一个人上了点年岁后的常事。所以,一谈到北京的老字号,有的人就神彩飞扬,我也是这“有的…  相似文献   

16.
向文学致敬     
正杨文闯让我给他写一句话,要有人生格言的意味。我最怕写这种东西,嫌它总避不开好为人师之忌。文闯说,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快要竣工,他们忙着做两件事:一是出本书——《中国作家3000言》,二是烧制一对有数千位中国作家签名的巨型艺术瓷瓶,当作献给文学馆的盛礼。书,冠以"当代《论语》、世纪真言"的名号,自然是不凡的。我有这个资格吗?自问真就难以自答。我怎么就写起文章了呢?不过是仗着年少时的一点兴趣,又  相似文献   

17.
彼岸花开     
第七章 一大早,我刚到公司,就从陈晓明的脸上发现了问题.看他满脸的不高兴,我猜他的爱情肯定遭受严重挫折了.很久以前,陈晓明是一个把忧愁和欢乐都可以写在脸上的男人,现在还是.我好心好意提醒过他多次,可是他不以为然,仍然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  相似文献   

18.
陋岩 《新青年》2007,(1):33
杜总虽然刚过而立之年,却已经是我们这里出了名的民营企业家.那天我去采访他时,偶然见他桌子上放着一个精美的立式卡片.起初,我以为上边写着什么赶时髦、摆样子的名人名言,仔细一看,上边只写着7个字:换一种方式表达.  相似文献   

19.
董书民草书     
书法家董书民以草书见长,亦能写一手大气磅礴的榜书。他的书法总体风格是气势丰沛,笔力遒劲,且笔笔有来历,令人观之,常有古意盎然之感。 近年,书民笔耕不辍,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艺术报》、《北京晚报》等诸多报刊。他虽非幼承庭训,然自学贯通,人至中年始临池挥毫,一经融汇,遂蔚为壮观。古人论书,尝以品德、襟怀、学识、勤奋等划分,其实并不尽然。先贤论书亦往往玄妙高深,如清人杨守敬《学书迩言·序论》中云:“……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此定论也。……而…  相似文献   

20.
他唱     
贝多芬说:我情愿写10000个音符,也不愿写一个字母。而我,情愿用10000个字,去换贝多芬的一个音符。但我知道,他根本不稀罕。有什么办法?在伟大的艺术与它谦卑的粉丝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不平等。但我依旧虔诚地朝拜着,并且相信:每写下10000个字,就与音乐圣殿的距离又近了一个音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