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莱茵省摩泽河畔的特里尔,是个只有十多万人口风景秀丽的小城。1818年5月5日,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就诞生在这里。 特里尔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5年左右,罗马人在此建城。3世  相似文献   

2.
正说起德国,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德国的"高品质制造"。德国制造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我们熟知的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如奔驰、宝马、大众、西门子、阿迪达斯等等,都来自德国。这个只有8000多万人口的国家,竟然创造了2300多个世界级品牌。而文中要说的世界上第一条单轨悬挂式火车,也是德国制造的。这条单轨悬挂式火车,位于德国西南城市乌帕塔尔。乌帕  相似文献   

3.
正女儿在德国莱比锡大学预科学习完后,考上了慕尼黑工大、慕尼黑大学和汉堡大学等10所大学,她说,"那有什么,报的学校多,肯定考上的多"。综合各种因素,选择了柏林自由大学。这个学校的前身是柏林大学,为柏林最古老的大学,培养了29位诺贝尔奖得主。爱因斯坦、黑格尔、叔本华均曾在此执教;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海涅、俾斯麦、舒曼等诸多名家都曾在这里就学。二战后,柏林大学分裂为东德的柏  相似文献   

4.
李超 《国际资料信息》2012,(8):28-30,43
冷战后,德国逐渐抛却二战及两德统一的历史包袱,实施"正常国家"的对外政策,将本国定位为"位于欧洲中心的中等强国",积极强化和提高自身"软实力"。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德国的"欧洲领头羊"地位已不容动摇。基于此,德国致力于调整外交政策,力图以自身实力影响和构建世界。当前债务危机肆虐、全球经济下行、中东动荡不安、非传统威胁增大,为应对局势,德国外交政策转型步伐加快,新时期的新特征不断凸显。  相似文献   

5.
原来印象中的德国是倔强的、纪律的、足球的、啤酒的、猪肉的、奔驰的、宝马的、希特勒的、纳粹的、马克思的、黑格尔的、贝多芬的、歌德的、格林的、莱茵河的、阿尔卑斯山的、波罗的海的……到德国转一圈,才知道德国,它是这样的——德国很安全在德国,你会有一种非常安全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德国,既是马克思的故乡,也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40年的冷战结束之后,现实中的柏林墙已轰然坍塌,而意识中的柏林墙却并未消融,许多观念都在现实中扭到了一起。自从德国人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写下《共产党宣言》,一个幽灵便从欧洲游荡到全世界游荡。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至今在德国还有影响。如今的德国还有几万人的共产党和几十万人的民主社会党。植根于原东德的民主社会主义党,由于其致力于社会公正和消除东西部落差,在东部地区仍有较大的市场,选民支持率高达28%,在全德的支持率也为11%,有人认为有崛起之势。谈到社会主义在德国的影…  相似文献   

7.
卢森堡、比利时和荷兰是德国的近邻,留德数载,我曾两度光临卢森堡,并游览了比利时和荷兰。美丽的风光使人流连忘返。 袖珍国家卢森堡 卢森堡大公国位于欧洲西部,与法国、比利时、德国接壤,称之为袖珍国家,真是名副  相似文献   

8.
2020年9月,德国发布其"印太战略"的里程碑性文件——《德国-欧洲-亚洲:共同塑造21世纪》,明确提出"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是德国外交政策的优先议程"。在实践中,德国"印太战略"呈现"印太"概念建构的开放性、利益诉求的综合性、行动路径的多边性和政策倡议的实心化等特点,暗含德国为应对印太地区地缘政治和经济新态势、一定程度迎合美国战略需求、维护自身战略利益和引导制定欧盟"印太战略"的重要考量。德国"印太战略"虽然反对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但其对华政策的"经济安全顾虑"和"文明力量"因素有所提升。中国应该警惕德国在"后默克尔时代"推进"印太战略"过程中可能呈现的对华制衡因素,未雨绸缪,推动中德双边关系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9.
回顾欧债危机演变的过程可以发现,德国在危机救助政策实施的内容、步骤和时机等每个关键节点上,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甚至是决定性影响。德国影响力上升的根源在于德国是欧盟层面非中性制度的最大受益者。德国凭借其在欧盟的主导地位有力地推动了欧盟战略转型:提升经济竞争力、启动财政一体化、加速推进"大西方"战略。德国在欧盟的主导作用对中欧关系发展的影响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10.
1993年以来,西欧大国和欧盟都先后大幅度调整其对亚洲的战略和政策。德国一马当先。1993年10月,德国"亚洲政策纲要"正式出台。法国也不甘落后,1994年2月法国工业和贸易部长推出了"法国的亚洲新政策",全面阐述了亚洲在21世纪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加强向亚洲出口和投资的10项具体措施。英国早就立足亚太,梅杰首相在1994年强调:"整个亚洲正在成为英国外交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和德国历史上都有让人震惊的"黑色"篇章,它们既有各自所属的单独篇章,也有紧密相缠的共同部分。俄罗斯(含苏联)和德国战后对待"黑色"篇章的态度差别很大:苏联对历史上的"黑暗"现象基本上是讳莫如深,苏联的继承国俄罗斯则要一分为二地对待苏联及其领导人斯大林;德国完全否定和严厉批判第三帝国及其领导人希特勒。在如二战这些共同的历史问题上,俄罗斯和德国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争论。造成俄德两国对待"黑色"历史不同态度和引起它们在共同历史问题上分歧与争论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各不相同的社会制度、价值体系和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德国作为二战的发起国和战败国,与许多国家一样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在各地举行的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中,德国政府和各界政治领导人纷纷发表讲话,反省历史。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不能简单地和过去的纳粹历史"划清界限",更不应忘却历史,不应保持历史"已经过去了,没必要再提"的态度,重申德国人有责任稳重地、敏感地、熟练地解决德国人在纳粹时代所犯下的罪行问题。战后以来,德国对二战不断深刻和彻底的反思,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但对于德国人来说,这种集体认同的反思,并非是一帆风顺和一蹴而就的,而是痛苦和深刻的。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和失败者,德国战后精神层面的反省和社会文化层面的转型着实令人称赞。  相似文献   

13.
1989年政局剧变后,民主德国实行制度上的某种转变.仅在政治取向上,民主德国放弃共产党即德国统一社会党一直对国家事务的绝对领导,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统一.德国统一后,原民主德国地区(德国东部或"5个新联邦州")全面采用联邦德国政治制度.十多年过去了,德国东部新旧政治体制"转换"早已结束,从宪法和法律上已完全实行联邦德国政治制度.但是,要按照联邦德国模式在德国东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民主"政治制度,则仍有一个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德国东部政治制度转型尚未完全结束.德国现任总理施罗德称,"路仅仅走完一半".人们通常也说,德国统一十多年了,钢筋水泥筑造的"柏林墙"早已被推倒,而一堵无形的"墙"依然顽固地遗留在许多东德人的头脑中,即"新"的政治制度尚未为他们所完全接受,尤其是地区差异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差异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调整和磨合.  相似文献   

14.
欧洲一体化、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和积极和平外交政策构成德国传统外交三大主导思想和核心原则。如同题为"构建德国的未来"的德国新政府《联合执政协议》所确定的那样,在延续这三个外交原则基础上,欧洲一体化和欧洲安全问题、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与新兴经济体国家关系成为德国新政府三大外交政策重点。就外交地域分布而言,德国外交涉及三大层面:地区性层面——德国对欧洲政策;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层面——德国对美国外交;全球性层面——德国对欧美以外国家外交。这三大维度也确定了德国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连续打击下,欧洲各国经受了二战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而德国却是受危机打击最轻、经济复苏最快的经济体。德国的经济实力已成为德在政治上、经济上占据"欧洲老大"地位的基础,德外交政策也因之更具个性,在欧盟内部拥有了更大的发言权。德国在欧洲实力地位的提升,可能会重新激起欧洲的"德国问题",这将对欧洲今后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后,1990年德国通过和平方式完成了国家统一进程。与以往"行为体取向"的研究解释不同,本文拟采取结构性取向的"复合权力结构"视角,尝试通过对德国和平统一进程中全球硬权力结构、全球软权力结构、地区硬权力结构、地区软权力结构、国家硬权力结构、国家软权力结构进行分析,论证"复合权力结构影响德国和平统一"的研究假设。该结论对中国和平统一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欧盟深陷多重危机背景下,德国在维护其全球经济竞争力与推动欧洲一体化之间进行"再平衡",对外政策加速"欧洲化"。地区安全、价值观、市场准入、公平贸易等欧盟层面的关切在德国对外政策中的权重将越来越大,德国传统上以经济利益为主轴的务实对华政策出现调整。中德关系虽面临挑战,但对中国而言亦存机遇。中国可以此为契机突破和拓宽中德关系的固有边界,以德国为杠杆,对欧盟整体施加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叶健辉 《拉丁美洲研究》2020,42(1):67-84,156,157
马克思主义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以欧洲中心的经验基础之上,具有浓烈的欧洲色彩。马克思本人在1857年的文章中将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视为拿破仑三世滑稽的模仿者。马克思、恩格斯一般只在涉及欧洲问题的情况下,才会关心欧洲之外的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之后,传承马克思主义的第二国际各社会主义政党也聚焦于欧洲自身的问题,很少关心欧洲之外的世界。但由于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立场影响到了第二国际各社会主义政党的选举,第二国际不得不讨论殖民地问题。为应对资产阶级的殖民政策,荷兰社会民主党代表提出了“社会主义殖民政策”问题。1907年第二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德国斯图加特召开,与会代表就殖民地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作为阿根廷社会党代表的曼努埃尔·乌加特参与了这次会议,随后形成的将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与拉丁美洲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基本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拉丁美洲化的开端,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可以脱去其诞生时所具有的欧洲色彩。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经过四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德国形成了以日耳曼人为主、多国族裔为辅的移民社会。其中,以伊斯兰教为信仰中心的穆斯林群体成为其中规模最大的少数族群。虽然德国穆斯林移民在受教育水平、职业地位方面无法与德国本土人匹敌,但得益于德国繁荣的经济状况和积极的融入措施,穆斯林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中整体表现相对良好;同时,穆斯林移民对德国的政府机构、政治体制信任度较高。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和信仰鸿沟的存在,加之所谓的"伊斯兰恐惧症"的蔓延,穆斯林很难得到德国主流社会的真正认同和接纳,政治参与度不高。而德国在"阿拉伯之春"后接纳的百万穆斯林难民给社会治安和本土文化带来巨大冲击,令本已取得一定成就的融入工作再度面临严峻挑战,穆斯林移民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建构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1991年下半年应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邀请,我对统一后的德国首次进行考察访问。北至波罗的海之滨的基尔,南至阿尔卑斯山北麓的慕尼黑,东至德国文化名城德累斯顿,西至亚琛和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市,所到之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有较大变化,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回忆。弗罗伊登贝格讲座从波恩驱车前往弗罗伊登贝格约需一个半小时。它座落在山腰上,依山傍水,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城市,有1.5万多人口,主要从事旅游业和畜牧业。70年代末,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在该市建立古斯塔夫——海涅曼成人教育学院,对社会民主党员及其追随者进行政治教育。古斯塔夫——海涅曼学院是艾伯特基金会下属的最大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