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8年,是奥运决胜之年,刚刚闭幕的北京市市政管理工作会议,围绕保障奥运会胜利召开,对市政管理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  相似文献   

2.
《公民导刊》2011,(3):2
记者从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了解到,该市日前从语言、着装、执法等方面制定出台了市政管理监察人员十项禁止规定,以进一步规范城管执法行为,提升城管执法人员形象。这十项禁止规定是:一、禁止语言粗俗、作风粗暴、动作粗鲁。二、禁止滥施处罚,罚人情款、态度款。三、禁止占用、挪用  相似文献   

3.
湖北新政时期,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历任湖广总督积极开展汉口市政建设,使得新时期的汉口官办市政具有以下特点:湖北省府直接主导汉口市政,市政建设成效显著;市政建设开始有了大体的规划;初步确立了警察在日常市政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市政管理比传统官办市政时期更趋规范化;民族主义意识成为左右政府市政改革的重要因素;学习西方成为革新汉口市政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9,(2):F0003-F0003
3月20日上午,市市政管委召开北京市市政管理工作会议,会议由市市政管委党组书记李晓光同志主持。市市政管委陈永主任在会上总结了2008年市政管理工作情况,并部署了2009年市政市容管理的主要任务,黄卫副市长出席此次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5.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9(5):I0001-I0002
2007年9月26日,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新一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金帝雅宾馆召开.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宏志出席会议,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柴文忠主持会议,编委熊九玲、文魁、武利亚、徐文龙、许文发、郝力、吴文伟、丁跃元、聂新生及杂志社全体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2008奥运会给北京留下的巨大财富之一就是北京城市环境建设上规模、上台阶.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落幕,关于"后奥运"北京城市管理的话题开始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后奥运时期的环境整治建设工作将步入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不久前向外宣布,已在制定后奥运五年环境整治建设规划, "在统筹全局的科学规划下,后奥运环境整治建设将更显从容、理性".这个理念在记者日前采访丰台区市政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建斌时,进一步得到了印证.王建斌主任告诉记者,2009年丰台区市政管理委员会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重解决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在提高环境品位和质量上作文章,在建立环境建设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全力做好环境建设和管理工作,为丰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人事任免     
重庆市人民政府2009年9月2日以渝府人[2009]27号文发出通知,决定:马真雄同志退休,免去其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职务;廖忠清同志退休,免去其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副巡视员职务。  相似文献   

8.
人事任免     
重庆市人民政府2002年9月30日以渝府人[2002]19号文发出通知,决定:曹昌珍退休,免去其重庆市商业委员会助理巡视员职务;刘志荣退休,免去其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助理巡视员职务;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记者赵刚)5月10日上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在北京市市政市容宣传教育中心和北京市市政管理高级技术学校举行揭牌仪式。北京市市政市容宣传教育中心正式更名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简称"宣教中心"),北京市市政管理高级技术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市城市管理高级技术学校(简称"管理学校")。市城市管理委党组副书记、首都环  相似文献   

10.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10(1):F0003-F0003
1月14日,首届“绿色奥运,宜居城市”城市管理科普知识动漫创意大赛启动。大赛由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办,以“奥运”、“环境”利“科技”为主题,  相似文献   

11.
事象、关系、过程--兼论"物"、"心"和"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仲牧 《思想战线》2001,27(5):1-12
"事象"包括各种实物、现象和事件,"事象"是有形象、可观察感知的.事象世界有众多关系网络,事象和关系网络均处在动态过程中.事象、关系、过程是三个基础性的哲学范畴,事象理论、关系理论和过程理论是研究哲学问题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前提和审视方位.由此出发,重新考察"物"、"心"和"人"三个古老的观念,分析传统哲学对三者作出的实体主义解释和本体论预设.进而指出,所谓物、心、人不过是事象中的三个"相",关系网络中的三个"极",动态过程中的三个"态".  相似文献   

12.
科学地设计媒介组织结构对于保障我国媒介企业高效运作并实现其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行媒介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媒介所处环境、媒介的经营战略与目标、技术和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兼顾效益目标、分工协作、统一指挥、权责对等、合理管理幅度与层次以及集权与分权原则。随着时代的变化,媒介企业正在尝试用市场和非层级制组织形式代替层级制,扁平化、小型化、网络化、弹性化和团队化等趋势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近些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严重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和西藏、新疆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极端非法宗教和恐怖势力制造的系列暴力犯罪活动,都在提醒我们应该重视公安机关的预警和应急机制。这是稳定社会治安,关系民族、民生和保护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大好局面的大是大非问题。公安机关是国家的一支武装力量,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因此公安机关建立一套完备有效的预警应急机制,充分分析预测各种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控制,对处置这类暴力事件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化解矛盾冲突,减少暴力犯罪事件给人民生活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维护国家法律秩序,维护各民族团结,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4.
吴松 《思想战线》2002,28(1):1-6
黑格尔的思辨同一论在其思辨哲学体系中具有基础地位和架构作用。黑格尔以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统一作为哲学的起点 ,深刻地分析和阐释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同一、历史与逻辑的同一 ,建构了他独具特色的思辨同一论。理清黑格尔的思辨同一论 ,对于理解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Propelled by APEC and newly bolstered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Asia-Pacii c region,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major APEC members have witnessed bounding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崔鹏  王晓琼 《青年论坛》2009,(3):99-104
情理与法律,既相对立,又相统一。情理是法律的基础,而法律是情理的升华与体系化。法官在适用法律解决纠纷中的重要使命,就是发现、阐明并应用蕴含于法律规则之中的“理”。这种理是法律的精神力量所在,也是司法权威的精神来源。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要在掌握法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深刻领悟法律规则背后无形的法律精神。通过创造性的、合理的解释去弥补和完善法律存在的不足,能够平衡互相冲突的利益,实现法律与情理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何芳 《青年论坛》2009,(2):30-34
青少年是新生活方式的忠实倡导者和实践者,从其现实生活入手,以哲学的视角,辩证理性地引导他们选择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青少年学会运用矛盾的观点,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引导青少年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正确认识人生的有限与无限,拥有和谐幸福的人生,引导青少年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正确处理个体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引导青少年学会把握“适度”原则,建立合理的消费观、朴素的生活观。  相似文献   

18.
论认知域     
当今世界,随着电子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人类认知领域的广泛应用,促使人类认知方式发生着深刻变革,认知域也成为继物质域、精神域和信息域之后出现的第四领域,对人类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深入分析认知域的基础概念、基本特性和运行机制,勾勒人类认知域的基本轮廓和运行机制,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变迁中,当公共领域里,利益矛盾直接而尖锐,主要须靠法律调节的情况下,道德-法律关系发生着重大变化.这个变化的表层是,道德论地位日益缩小,论作用逐渐减弱,从社会调控的前线退居二线;法律论地位日益扩大、上升,论作用日益强化,进入社会调控的第一线.这个变化的深层则是,道德是法律的精神或灵活,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全过程都是如此;而法律则是体现道德之精神、灵魂的载体.可以比方说,道德是统帅,法律是送统帅去其想去之处的车子;或可用中国哲学的范畴来表达:道德是体,法律是用.  相似文献   

20.
论炎黄时代华夏族与东夷、苗蛮之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在汉民族形成过程中,又以华夏为主体、揉合了其他民族的因素。炎黄时代,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以中原地区为核心,通过和平与非和平的方式,进行着密切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各部落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步分化出新的氏族和部落,华夏民族正是在这种膨胀与融合中逐步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