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承》2015,(9)
意识形态问题实质上是党和国家的形象问题,党的形象核心问题是党的纪律问题。党的纪律建设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思想观点,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多年辉煌历程中,党的纪律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在新的意识形态视域下,对其进行梳理探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明显存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别,改革开放后,这种差距更为显著了。针对经济上的这对东西矛盾。探索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佳道路,学术界提出了一系列的东西部地区发展理论,百花齐放的形势很是喜人。理论的丰富自然给实践带来了更多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不可低估。同时也应看到,理论过多而且不到位有时也会让人感到眼花绦乱而无所适从,有些理论虽然立足很稳,但却没有明确的落脚点,没有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因此无法让它迈出脚步,落实到实处。理论为什么会缺少落脚点?理论的落脚点如何确定?本文…  相似文献   

3.
当前社会阶层的分化、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网络化的新境遇、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民族分裂主义等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一定冲击,影响了社会和谐,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梳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对于我们今天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更好地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和文化方面,中国社会发展所面对的任务,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最艰巨、最具风险和最富于挑战性的。能否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艰苦奋斗,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做好,这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一个严峻考验。经济方面,目前我们正处于名副其实的攻坚阶段。新中国建立半个世纪以来,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大量长期存在的深层矛盾和逐渐积累起来的多种新出现的问题,正迅速而集中地浮上社会生活的表层,对经济建设继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形成明显的阻碍。这一态势,迫使我们不得不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通过一系…  相似文献   

5.
“司法警察执法实务”是高等职业教育司法警务专业的主干课程。从培养目标上看,司法警务专业主要培养适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警务工作需要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同时体现“法”和“警”的行业特征。“法”,是培养目标未来的工作服务对象,“警”,是培养目标未来从事的职业。因此,要建设好“司法警察执法实务”课程乃至司法警务专业,必须立足于“法”和“警”的双重向度,对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实训环节、教学方法等进行系列改革。  相似文献   

6.
2012年第7期《党建》刊登任洁的文章,当今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意志与思想”走向台前。中国被推到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一是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文化渗透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的文化宣传。美国的CBS、CNN等媒体发布的信息量,是世界其他国家发布的总信息量的100倍。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对外开放,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也遭遇到很多挑战。总体而言,这些挑战主要包括全球化的挑战、信息网络化的挑战、西方错误思潮和理论的挑战,以及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中国的挑战。廓清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伦理学、政治学领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的道德教育和政治宣传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不是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去解决共产主义理想何以为真、如何检验其真、如何变为现实这样一些问题,那么,人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便会发生疑虑,因此,也就会影响教育和宣传的效果,就不  相似文献   

9.
余湘青 《公安学刊》2011,(3):47-49,67
执法规范化建设解决的是公正廉洁执法问题,其生命力在于其外部建设的效能和力度。执法规范化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并非相互独立的系统和工作内容,两者在化解社会矛盾、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根本目的上是基本一致的,但在具体的执法规范化活动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之间,在规范化阻碍创新和创新不合规范两个方面仍然存在紧张关系。必须以科学化引领,以"规范合法为本,管理创新为用"进行调适,在规范化力度、规范创新、政策创新和工作方式创新等层面,研究确立科学化的规范管理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兼谈呼盟城市环境问题傅银生一、城市环境及其特点对于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整个城市的空气、水源、土地、树林、花草、建筑、道路、桥梁、市政设施以及社会风气、人际关系等都是城市居民生存和活动的环境。因此,城市环境可分自然环境、次生环...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集团性话语,意识形态主要指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具有强大社会精神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思想体系或观念科学。较之于一般科学意识和一般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意识形态蕴涵着现实利益——激励性、政治主张——合法性和价值诉求——导引性三大内在特质。西方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不断上演的"意识形态终结"问题,本质上属于不同时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攻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和形式。面对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化三大冲击以及后发现代化进程中由"富"变"强"之历史飞跃所呈现的种种问题,中国当前意识形态博弈面临许多新的时代性特点。新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须得到加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精进国家层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平台建设战略;(2)再造社会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战略;(3)提升民众层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战略;(4)培植文化安全意义上具有新质内涵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在中国走向"大国崛起"和"复兴之路"的新时代,我们如何在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的同时,真正重新厘定、认同和安置中华民族的命运与人类共同价值,依然是一个理论上尚未得到彻底澄明和澄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德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对于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他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德育问题的。他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3.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与职业纪律建设应是当前公安科研的重要课题。开展这方面研究一定要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道德观的指导下,坚持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对公安  相似文献   

14.
15.
田世宏 《传承》2013,(4):10-11
意识形态安全是维护民族利益、保证国家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安全建设更是重中之重,但是,目前这方面的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包括社会转型期思想多元化的客观影响,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的存在及其影响以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缺陷等。分析这些成因对于我们研究和规划如何具体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安全建设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日看到《理论月刊》发表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不等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简称《不等于》)的文章,作者刘烈龙同志把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分开来,认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是进人社会主义之前的一个阶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属于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阶段,作者还提出要建设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并“采取倒位或退位的方式”,“从社会主义向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逆向运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并也想就此问题谈一些看法。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大厦的基石,是我们…  相似文献   

17.
金坤城 《前沿》2011,(3):64-67
意识形态自诞生之日起,就提出了意识形态的建设和管理问题。意识形态重在建设,重在加强管理,建设包括管理,管理促进建设,二者统一于党的建设的伟大进程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意识形态管理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积极发挥意识形态管理的职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促进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功开展。  相似文献   

18.
两个文明建设结合──地区形象建设的内在要求形象是一个客观存在,古已有之。按照《辞海》的解释,所谓形象,就是“形状相貌”。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是:形象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和姿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形象问题已日益显得重要,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一再提出“中国的形象”问题,叮嘱我们要“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一个改革开放的形象”。地区形象建设的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源于90年代初,产生于我国经济发展比较快的东南沿海城市,…  相似文献   

19.
目前,代国各民主党派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换届工作。这次换届,不仅要进行人事调整,实现跨世纪的组织交替,更主要的是要搞好政治上的交接,巩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那么,政治上的交接,“交”什么,“接”什么?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代成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帮助和支持下,在自身建设实践中所培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例如,热爱祖国,报效桑梓;风雨同舟,合作共事;肝胆相照,坦诚直言;联系群众,反映民意;勤奋学习,自我教育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  相似文献   

20.
西部开发不仅仅是西部经济的崛起 ,更重要的是要推动西部社会整体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 ,最终实现西部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形成西部社会良好法治环境和秩序为目的的区域法治建设 ,自然也就成了西部开发的题中之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