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爱群  覃坚谨 《传承》2008,(4):14-15
1964年至1980年的三线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场规模空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经济建设。三线建设时期是广西经济建设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对以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西壮族由于历来与汉族密切相处,接受其先进文化,培养了壮族不少知识分子,但壮族是有自己独特语言的民族,因此要成为一个知识分子是不容易的,首先要学会汉语,然后才能学汉文。建国以前,壮族中的知识分子,都是要远离家乡去求学才得成才的,这在旧社  相似文献   

3.
灵川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历代为"楚粤往来之要冲",东、西、北三面环抱国际旅游名城桂林市,漓江、湘桂铁路、322国道和桂海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4.
广西华侨华人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华侨华人研究领域出现了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景象。全国华侨历史学会于1981年成立,广东、上海、福建、云南、吉林等省市也相继成立了侨史学会。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于1986年12月成立,成为我国第六个省一级的华侨历史学会。自此以后,本自治区华侨华人研究步伐加快,队伍扩大,成果增多,与先进省市在研究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只要继续努力,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5.
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是中国大陆之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广西籍人士联络乡情乡谊,沟通文化,促进团结和友好合作的世界性乡会组织。 1983年5月5日在新加坡三和会馆举行一百周年纪念会庆期间,召开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选举大会,顺利产生首届理事会。依章每两年任期届满,由各地区会员团体轮流主办改选新届理事会,现在是第三届理事会领导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的工作。 1987年8月1日在吉隆坡举行的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第三届选举大会上,马来西亚广西总会会长李德才在致词中说:我们的乡亲,远到海外,落地生根,繁衍不息,许多人都已经  相似文献   

6.
组团访问 勿洞泰国广西会馆应邀组团回乡访问,(会员名单具拜访帖内)一行56人,9月23日全体团员由勿洞赴曼谷,27日续程飞港,行程按照旅行社安排,访问团目的是勾通家乡近况,经济发展,联络乡亲情谊,其最大荣誉是受邀参观“十一”国庆纪念壮观盛举,当然还有探亲、游览名胜古迹等事。连日来该团接获家乡侨办、侨联来函指示,安排行程,并征求派业余歌手参加歌唱比赛等项目,可见家乡侨办、侨联对访问团非常重视。可惜是接获该函已晚,原有一流歌手办理护照方面赶不及,是以一流好手望乡兴叹,冀再望来年重获机会,现该团仅有歌手四五位,可能到时一展歌喉,唱出一声“友谊万岁,乡亲永恒,中泰一  相似文献   

7.
徐涛 《前沿》2012,(2):38-40
四川是三线建设的重点,经过十余年的三线建设,四川的现代工业体系得以建立,交通条件大有改善,兴起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但三线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对国防的需要,因而开发过程不可能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由此导致四川三线建设也存在选址不当、配套设施不全、农轻重比例失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国家通过直接投资兴建新厂,原厂或由原厂"一分为二"搬迁,技术支援,提供配套设备等形式支援广西工业.从1955年首批支边企业入桂,到1980年三线建设基本结束,可以说,广西筹建的大中型企业,基本上都得到全国各地的支援.支边企业给广西带来了现代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方法,参与构建门类齐全的工业系统,为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蒙爱群 《传承》2008,(2):27-28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国家通过直接投资兴建新厂,原厂或由原厂"一分为二"搬迁,技术支援,提供配套设备等形式支援广西工业。从1955年首批支边企业入桂,到1980年三线建设基本结束,可以说,广西筹建的大中型企业,基本上都得到全国各地的支援。支边企业给广西带来了现代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方法,参与构建门类齐全的工业系统,为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谈乐炎 《小康》2012,(8):104-107
1965年,彭德怀奉毛泽东之命,出任西南大三线建委副主任。有异于常人春风得意的履新就职,在政治阴霾的笼罩下,受任到大西南的彭德怀更像是在荆棘丛生的崎岖道路上艰难跋涉很多年后,77岁的王春才回忆起与彭德怀三线建设时期共事的日子,仍是思绪难平,他是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在他的案头上,整齐摆放着他所著的四版《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大西南》一书。作为一代开国元帅,彭德怀驰骋沙场、金戈铁马的形象深入人心,最后含冤而死让世人痛心无比,遗憾不已。然而,彭德怀在三线工作一年多的经历却鲜为人知。彭老总将他一生战斗工作的最后岁月留给了中国大三线这片热土,他是忍辱受命,出征三线,虽然深处逆境,他巡视的足迹仍然踏遍三线的座座大山深沟,  相似文献   

11.
陈晓洁 《传承》2012,(11):28-29,43
广西三大古运河——灵渠、桂柳运河、潭蓬运河,闻名遐迩,历史悠久。三大古运河自开凿以来因其独特的设计和便捷的航运在中国历史上的多个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主要从运河的由来、工程概况和历史意义等几个方面逐一介绍每条运河。  相似文献   

12.
三线建设时期,湖北因交通便利,位置适中,成为大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国家重点投资项目之多,居三线各省前列。围绕建立三线战略后方基地而展开的五大会战,形成了湖北的钢铁、汽车、石油、电力、化工五大产业基地。不仅湖北工业的整体实力和布局得到明显改观,同时也为今天湖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的三线建设,是以国防工业建设为重点的又一次西部战略开发,也是建国以来的一次国民经济、区域经济、战略安全布局、生产能力布局的调整,并为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新时期的西部大开发中,运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加快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快现有企业的技术进步的步伐,优化经济结构,是实现西部经济...  相似文献   

14.
单兰山  谢文雄 《黄埔》2011,(2):16-19
黄埔军校同学会原顾问、黄埔五期同学程子华离开我们已经20周年了,我们特刊发程老秘书的回忆文章,以表达我们对程子华同志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5.
张全红 《传承》2014,(3):48-49
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三线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它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加速了中西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助推器;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内迁之地太过偏远,又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带全局性的战略大调整,第一次是1964——1980年在中国广大的内陆地区,特别是西南、西北地区开展的一场大规模经济建设运动,史称“三线建设”①;第二次是从1995年(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九五”计划)开始,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更加重视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实现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本文试图对两次战略大调整的背景、措施、经验教训等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这是人类工业史和城市史上一次史无前例之举:当全球工业都按照煤铁复合型、临空型和临海型的布局原则,尽量向着交通发达,原材料和能源供应方便的地方集结时,数以百计的大中型企业却从中国东部和北部如同过江之鲫一般,纷纷迁往偏僻闭塞的西南和西北;当城市化进程在全球日益加速时,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却从大城市钻进了山沟。  相似文献   

18.
三线建设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在中国三线地区开展的一场以备战为中心,以军工为主体的经济建设运动。三线地区是针对一、二线地区而言。一线指沿海地区,二线指中部地区,三线地区包括两部分:一是包括云、贵、川的全部或部分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一是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全部或部分及豫西、晋西地区的西北三线。三线又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为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省区的腹地为小三线。三线建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我国基本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内容。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共耗资2050多亿元和几百万人力…  相似文献   

19.
沈贯力 《传承》2008,(14):132-133
三线建设改变了中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增强了西部经济的实力,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三线建设又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给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在国家提倡科学发展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形势下,研究这一问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三线建设改变了中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增强了西部经济的实力,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三线建设又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给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在国家提倡科学发展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形势下,研究这一问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