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他们孤军奋战、挑灯夜读,他们以独有的方式在这个城市里流浪、他们稳扎稳打地积蓄着来年爆发的能量。 他们将自己视为这个城市的边缘人。如果考取了,他们将从这个城市里获得知识与灵感;如果未考中,就将成为这个城市的过客。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流行的关于农民工的定位是将他们视为城市的“边缘人”,但这种定位直接忽视了农民工在农村的地位;而把农民工重新定位为“界线上生存者”,既可涵盖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角色,又能反映他们在农村的真实地位,以及农民工在中国当代现代化中由农村走向城市的历史进程,从而在政策实践与政策理论上获得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和农村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家庭收入仅比低保标准稍高,却享受不到政府补贴,生活仍然十分贫困,属于低保边缘群体。他们在经济上低收入,生活上低水平、权益上低保障,游离在政府的惠民政策边缘。近年来,城乡低保边缘人群的生活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正在制定相应的  相似文献   

4.
走在城市边缘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城的外来人员 ,唱着一支寻梦的歌。他们远离故乡 ,背着简单的行囊 ,迈开匆匆的步伐 ,从天南海北向着这个遥远而陌生的城市走来。他们怀着一腔热忱和一份祈愿 ,在都市屋檐下苦苦寻觅着一片梦想的天空。然而 ,没有北京户口和固定的住所 ,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不便 ,使他们在京城的繁华喧闹中感到强烈的失落和深重的压抑。在内心深处 ,他们中大多数人把自己置于城市的“边缘”。站在城市的边缘 ,俯仰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 ,他们的目光中充满各种各样复杂的感情 ,可就是没有找到“家”后的那种坦然与温情。已是一家计算机公司总经理的王志朋说 :尽…  相似文献   

5.
正他们是候鸟,迁徙在农村与城市之间;他们有点"被边缘",生活在城市,却又不完全属于城市。他们的名字叫农民工。漂泊在城市里,心中都有一种温暖的渴望,这种温暖就是这个城市的"温度"。在南宁打工5年多,黄海碧真切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温度。来自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黄海碧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忠厚善良、耿直实在。与建筑工人、服务员、清洁工等一些低  相似文献   

6.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符号:民工。他们.有一种共同的经历:进城打工。他们是农民的后代。他们因长年累月在林间田野躬身扶犁而变得黝黑壮实的身躯里流淌着淳朴善良的天性,也流淌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在无数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他们锲而不舍,用他们的智慧与勤劳的双手,为城市的建设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为城  相似文献   

7.
圈套     
她们无一例外的都是来自偏僻的山区农村,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边缘人”。但是她们年轻,心中同样有梦。他们渴望爱情,向往过上好的生活……骗子总是乘虚而入,这个“虚”,就是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边缘人”的现实处境与她们梦想的巨大反差。简单而笨拙的骗术,让骗子频频得手,让那些如花似玉的姑娘身心俱伤,财色两空。当前,关注这些城市“边缘人”的生存状态,已是一个不容忽视而且沉重的社会话题。  相似文献   

8.
"外来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尽管他们的现代性效率意识和主体意识在不断增强,但他们特有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条件阻碍了其自身的现代性进程,致使他们在推进城市现代化的同时,自身却被置于城市与乡村的边缘.因而他们不能有效地改变自身素质,实现其价值观念、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等的现代性转型.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大》2011,(3):40-40
“既融不进城市,又不喜欢农村,这是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心态的真实写照。”来自深圳的广东省人大代表魏小明不无忧虑地说,现在很多农民工是城市和农村的“双重边缘人”。新生代的农民工对现代城市文明充满了渴望,但由于收入、住房等现实因素,他们很难真正留在城市里;  相似文献   

10.
行走在边缘:社会变迁中的灰色青少年群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缘人是一种文化现象,灰色青少年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在城市社会,他们是弱势群体,受到社会排斥,所以他们发展出一套行为模式和解释机制,对抗主流文化;在村庄,混混影响力巨大,他们运用市场的规则、斗狠的方式,改变了乡村的人伦格局和道德评价,邻里关系出现"大门口的陌生人"现象,乡村社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他们生活的社会空间暧昧、颓废,并对其他社会群体形成重大影响,是社会变迁研究的特殊领域和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资料显示,过去25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其中,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劳动力的贡献率为21%。广大农民工背井离乡,为了生存与发展,进城打工。为了得到一份工作,他们不计工种,不计工薪。他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进陌生的城市,为城市盖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筑起了一条条宽敞的马路,而自己却住在简陋不堪的工棚里,站在城市的马路边缘……农民工的生存压力到底有多大?  相似文献   

12.
所谓农民工二代,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或者曾是"留守儿童",或者曾是随"农民工一代"父母进城寻梦的"无根儿童"。在他们身为"农民工一代"之辈渐渐退出城市舞台的同时,他们陆续涌入大大小小的城市在不属于他们的高楼大厦间寻梦,他们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与他们的父辈相比,农民工二代在文化程度、人格特征、打工的主要目的、城市认同感、生活方式、工作期望、与农村家庭的经济联系等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都有所不同。在我采访到的十几名服刑人员中,当问及将来是否还要回到农村老家时,回答几乎都是"不"。而且,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也根本没有务农的经历和经验。因此,在"留不下的城市"和"回不去的乡村"之间,他们游离,稍一失控,偏离人生航向,走入犯罪歧途就会成为必然。为了有效预防农民工二代犯罪现象的发生,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是目前农民工的主体和主力军,在十一五时期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他们游离在我国城市和农村政策的结合地以及公共服务和管理的边缘带上,已日益形成影响我国十二五时期在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14.
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边缘群体,既不能享受到城市儿童的权益和保护措施,也失去了农村儿童的权益和保护措施.流动儿童的生存和健康、接受公平教育、社会融入等成为他们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社会诉求.  相似文献   

15.
我们跟着探员梅尔·吉布森一步步探寻自杀案件背后的真相,学会留意这个城市里的边缘人,试着进入他们的内心;跟着导演文德斯进入这个深刻的故事,看被各种欲望折磨着的人生,看爱情的美好纯真,试着让生活更淡定平和。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身处城市,却没有城市居民的身份,他们是城市的"边缘人".他们的基本宪法权利--平等权、劳动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以及子女的受教育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这既有立法层面的原因,也有适用法律层面的原因.在立法上应使每一农村全国人大代表代表的人口数和城市代表代表的人口数一样,赋予公民迁徙的自由;在法律适用上,政府部门、司法部门应当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各项宪法权利得以平等地享有,使"农民工"这一群体早日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跨越.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远离土地,亦非“城里人”,游离于城市与农村的边缘。这一特殊的人群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上海目前外来从业人员已经超过300万人,每3个从业人员中就有1个外来民工。如果没有他们奋战在最脏、最苦、最累的岗位上,上海便不会有今日的繁荣。那么,上海又以怎样的方式回馈他们呢?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场以城郊农村用地萎缩为标志的城市化运动慢慢在中国大地上行进。随着城市触角的不断延伸,失地农民,一个数量逐渐膨胀的群体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当怀揣一纸城镇户籍于懵懂间迈入城市“门槛”后,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或许并不清楚,即将到来的城市生活并不意味着富足与安宁。城市,一个文明和竞争的代名词,苛求人们更多的是知识和技能,而对于一个世代以土地为伍、以简单劳动为生的群体而言,融入城市并“真正”成为其中的一员,就成为一种祈盼,一个梦想。当歧视挤压着自尊,努力转变为徒劳时,他们被排斥到城市的边缘,很快陷入一种“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窘境;生活水准的下降,缺乏必要的生存保障使他们迅速沦为弱势群体的一分子。或许不能绝对地认为他们以自己的所有成全了城市化,但他们生活的窘迫与无助确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维护失地农民的正当权益,政府有不可推却的责任,除了保障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经济利益外,政府更应该给失地农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9.
徐晓军  孙权 《求索》2023,(1):158-166
在集中型城市化政策导向下,中国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快速集中,城市边界快速向郊区蔓延。但这种作为城市外部扩张结果的“郊区”更多是以一种过渡形态存在于城乡社会之间,与西方发达国家由中产阶层向“城市边缘”迁移形成的“生活化郊区”存在重要差异,其实质是城建思维主导的“边缘城市”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步入成熟阶段,“边缘城市”型郊区化发展模式的弊端日趋凸显,人民追求低密度、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还需进一步得到满足。及时调整集中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关注和重视作为“城”“乡”社会“边缘”与“衔接处”的郊区,逐步将郊区发展的战略定位由“边缘城市”转向“城市边缘”,建设满足人民高品质需求的生活郊区,是未来中国城—郊社会健康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0.
4农民进城:过客还是居民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这已成为普遍共识。而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表面上看,城镇规划范围扩大了,房屋道路建得更多了,但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城市中穿梭往来,仍然只是城市的边缘人,他们的根还在农村,这就是为什么以前的城镇化光看到投资增长,消费却没有跟上。加快城镇化转型,提升城镇化的质量,重点和难点在于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