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换脑筋的关键袁振生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要换脑筋。换脑筋的关键是变革思维方式。在邓小平同志看来,人之所以要换脑筋,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既成的"脑筋里的框子"。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既成的"框子"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来了,应该通过换脑筋,转换人们...  相似文献   

2.
抓好四个“接轨”加速农业的市场化文/梁佩大力发展市场农业,是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小康目标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加速农业市场化进程,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尽快进入“快车道”?。联系阳高县的实践,我们认为关键要下功夫抓好四个“接轨”。一、解放思想换脑筋,思想...  相似文献   

3.
坚持真理改换脑筋曹汉辉坚持真理改换脑筋,既是社会实践中主观正确反映客观的根本要求,也是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改革开放,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巨大成就的...  相似文献   

4.
解放思想加大力度选准突破口加快我旗工业经济发展张新民我旗的工业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不好。其主要原因是企业领导和职工思想不够解放,改革步子不大,缺乏开拓精神和应变能力。当前最重要的就是结合工业发展实际,抓住和启动转换观念换脑筋这个总开关,确立...  相似文献   

5.
一致性与多样性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观念朱相远改革呼唤新观念历史上任何一次变革,总是伴以观念的更新与思维方式的转变。当前的中国改革,也不例外。邓小平同志经常提醒人们,要“换脑筋”。由于自然科学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不仅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且也为观念的更新,不...  相似文献   

6.
云南人应该换脑筋,而云南人换脑筋,关键又是领导者必须先换脑筋。领导者不先换脑筋,就不能在云南形成一派雄心勃勃,志在必夺的气势,就可能失去本世纪最好的也是最后的一次机遇,或是“搭上末班车,又遇急刹车”,铸成历史性的大错,愧对云南人民。领导者突破传统思维定式,换了脑筋,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才能去启发和教育群众,使他们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才能带领云南人民冲破云岭高原云遮雾绕的迷蒙,摈弃“大山文化”,走出云岭高原的封闭圈;才能卓有成效地指挥云南人民抓住改革的机遇,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可以说:各级领导者脑筋换到什么程度,云南人民的脑筋就能换到什么程度。领导者带头换脑筋,最根本的是要认真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宣传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从改革方面看,三亚推出并实施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举措,对外开放朝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型向市场经济型转变,必然有许多新领域、新情况需要探索和研究,因利益、权力关系和结构调整所带来的问题需要解决,那些与发展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需要更新,而已经并必然进一步引起的价值评判、是非标准、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重大变化又需要积极正确的引导。这就必须大力加强宣传工作,鼓励人们解放思想,转换脑筋,勇于实践,善于探索;引导人们正…  相似文献   

8.
《创造》1995,(6)
还说“换脑筋本刊评论员“换脑筋”,这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一个生动形象的说法。过去这些年,我们之所以取得了很大成就,就是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农村粮管所、供销社、食品站是基层公有制商业企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这些企业如何转轨变型,增强活力,更好地发挥在农村流通市场中的主体作用呢?我们的体会是: 面向市场换脑筋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加快发展。新旧体制转轨过程的本身,就要求人们必须解放思想,面向市场,更换脑筋。流通领域变革的当初,有的能在市场海洋中搏击求生,表现出踏浪弄潮  相似文献   

10.
蓦然回首看转变改革的年代一切都在变。在一切变化中,人的思维、行为方式的转变最活跃,也最显著。成都市人事局抓住“转变”作文章,1993年,思想观念、管理职能、工作作风大改观,步入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快车道。换脑筋,在认识上来个飞跃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1.
《创造》1994,(2)
征文活动结束语:"云南人换脑筋"证文选登,到这一期即告结束。本栏自有幸能和广大作者读者相处,历半载有余。它受到大家的关注和支持,当此临别之际,我们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奋发的情意。回顾此次征文过程,一方面,作者往来稿的字里行间,那对于云南人的换脑筋的急切呼...  相似文献   

12.
张天蔚 《创造》2008,(10):67-69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韵决定》r决定具体内容分六部分,分别是: 新形势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财;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方;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3.
林开华 《人民政坛》2008,(12):11-1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新的部署,有评论称这牵住了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的“牛鼻子”。因为,从全局角度和战略高度看,要继续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就必须在农村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突破,通过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西政报》2008,(23):1-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总结了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基本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对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5.
他们来自农村,了解农村,关注农村,对于农村的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期望,他们比普通人更迫切。他们就是一群关注农村发展的人大代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农村改革发展勾勒了宏大蓝图,如何把中央的决定落到实处?人大代表有着各自不同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6.
陈锡文 《政策》2008,(11):8-11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有许多宝贵经验应当认真总结:当前的农业农村工作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和新情况新挑战,有许多重大课题迫切需要破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改革发展亟待加快推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好《决定》,对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力 《当代广西》2009,(3):17-19
30年前,农村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30年后,农村改革不仅事关农村发展,也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工作,农村改革仍是新一轮改革的起点。在2008年12月22日召开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标志着广西新一轮农村改革之路再次启程。  相似文献   

18.
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后,随着国务院各部委的撤并,一场全国性的自上而下的机构改革攻坚战拉开了序幕。今后三年中,数以百万计的机关干部将面临着离岗分流的考验。如同职工下岗要解放思想一样,机关干部转变“官”念换脑筋,也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万...  相似文献   

19.
孙燕丽 《群众》2009,(2):32-34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如一场春雨滋润着乡村大地。它让人们看到“三农”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机遇,憧憬新农村建设的美好网景。而农村人口问题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农村改革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无不与农村人口数量、农村人口质量、农村人口结构、农村人口流动等问题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农村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起点。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激发了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