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伴随近代沙皇俄国对东北的渗透,大批俄国侨民来哈尔滨定居,促进了哈尔滨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在哈俄侨群体本身也经历了从发展到消亡的历史进程。以对哈尔滨近代化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俄国侨民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史的研究方法考察这一群体的在哈生活状况,对揭示哈尔滨近代历史的一个侧面,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叶晓峰 《奋斗》2010,(7):9-10
<正>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是我省"八大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哈尔滨市和牡丹江市形成的相互支撑、各具特色的两大经济区域为依托打造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对于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省商务厅作为建设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的牵头单位,围绕《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坚持高起点启动、高效率推进、高水平发展的原则,全力抓好《规划》的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红星报》不久前分析了中哈俄美之间的石油利益:哈萨克斯坦输往中国的石油于今年5月通过阿塔苏一阿拉山口石油管道进入中国新疆的独山子石化公司。毫无疑问,这一事件是中国近年来加强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的一次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4.
姜雁龙 《奋斗》2009,(11):28-30
近年来,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睦邻友好关系深入发展,两国高层互访、会晤频繁,开展了多个领域的务实合作。我省果断地抓住了这一历史性机遇,加快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提前完成了阶段性目标。2008年底我省提出了建设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的构想。今年初,又系统地编制了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发展规划。胡锦涛、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来我省考察,对我省对俄合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希望。我省的对俄经贸科技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以下简称"哈国")的能源合作在取得新成就的同时也面临更多投资领域的风险。文章通过对中哈两国能源投资争端的现有解决路径进行分析并找出其局限所在,建议在利用好传统投资争端解决方式的基础之上,建立争端预防机制及海外投资保险机制,并试图以中哈两国的能源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为基础,构建"一带一路"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从而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法治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的现状及潜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深入分析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的现状及潜力,不断扩大双方的经贸合作,对于促进双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两国领导人2003年6月提出的在几年内使中哈两国贸易额增加到50亿美元的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路径和手段、贸易主体等多方面对中哈贸易的现状和潜力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斯坦在中亚五国地缘政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依据共生系统理论,中国"一带一路"构想与哈国的"光明之路"战略在战略理念、规划蓝图、合作模式、共建项目对接,以构建中哈两国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立足于共商、共建和共享原则,中哈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经贸和旅游合作、资源和能源方面的产能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高铁合作、投融资等金融合作的四个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眼下所有关于李大钊生平的论著都认为他是在1922年2月开始参与俄国灾荒赈济会的活动,然在《救灾恤邻》档案汇刊中却明确记载,李大钊从1921年10月北京俄灾赈济会成立伊始即参加了该会的发起和组织工作。他积极投入赈济俄灾活动,一方面是出于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心,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藉此机会加强与苏俄联系,培养进步青年"走俄国人的路"。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包括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初步尝试、俄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一国社会主义"与斯大林模式,以及后斯大林时期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终结四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必须保持与马克思主义的同一性;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必须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刘恺  张继业 《党课参考》2023,(3):115-120
<正>2022年11月26日,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独立宫,新当选哈总统的卡西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宣誓就职。托卡耶夫在11月20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以81.31%的得票率胜选。他在竞选纲领和就职演说中强调,将推进政治体系和经济领域的根本性改革,使哈进入发展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孙海棠 《世纪桥》2010,(5):47-49
本文运用洛威尔.迪特默关于三边关系的分析模式,指出从俾斯麦到威廉二世时期的德奥俄三边关系,经历了从"浪漫三角"到"稳定婚姻"的转变。鉴于德国作为中心强国的地缘政治特点,为了防止包围遏制的安全困境出现,俾斯麦始终实行防御性外交政策,成功的扮演了"浪漫三角"中主轴国的角色。其继任者却转而实行扩张性外交政策,德国陷入了恶性循环,被迫在俄奥之间做出选择,三边关系的模式演变成德奥"稳定婚姻"。被排斥的俄国被迫寻求体系外的帮助,转向法国和英国,世界局势逐渐走向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2.
中、俄、哈、蒙阿尔泰区域合作的研究简要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世界经济发展潮流,阿尔泰区域合作,有利于中、俄、哈、蒙在区域共同营造互利、互惠、共赢的经济环境,促进区域内各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安全合作,构建和平稳定的区域发展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巩固与发展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积极推进两国经贸合作关系,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中俄经贸关系虽然已有较大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因此,必须以转变沿边开放方式提高对俄经贸质量。即以加强中俄地区产业合作为重点,促进对俄经贸合作的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通过建立中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规范对俄贸易和提高对俄贸易质量;通过建立中俄金融服务中心,拓展对俄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14.
中东铁路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艳波 《奋斗》2021,(2):68-69
1897年,沙皇俄国在中国境内东北开始修建"丁"字型铁路,铁路由俄境内赤塔到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出境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南线从哈尔滨至大连,这条铁路就是中东铁路。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还是苏俄、共产国际派人到中国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人到苏俄学习考察培训,几乎都是通过中东铁路输送的,这条"红色之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钟河 《廉政瞭望》2006,(9):54-54
自今年3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正式对外公开蒋介石1918年至1931年的日记起,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教授就在潜心研究——早年神往苏联,曾学马恩著作蒋介石早年对苏联非常神往。早在1919年,蒋介石就萌生了赴俄考察的愿望。当年1月1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近年拟学习俄语,预备赴俄考察一番,将来做些事业。”此后,他经常研究俄国形势,注意俄国革命的消息,把俄国革命看成是“一个新纪元”,并且还说过“如果有人攻击俄国革命,必与之力争;如有人攻击共产党,必竭力为之辩护。”1923年蒋介石终于圆了访苏梦,作为孙逸仙代表团的团…  相似文献   

16.
李兴 《新视野》2012,(2):125-128
与前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外交出现了八大变化:放弃了冷战和争霸思维,大幅战略收缩;不搞军备竞赛,但仍然维护相当强的军力,坚持传统的军事优势和战略平衡;改变了传统的先欧后亚、先西后东的外交战略,从叶利钦后期的"东张西望",到普京时期的东西并重,再到梅普组合"东倾西向";力图与所有国家特别是大国保持友好关系;致力于改变前苏联在人们心目中霸道、好战、不讲道理、比较民族利己主义的形象;国家发展战略由"强兵富国"变为"强国富民",重视经济利益和能源外交;与南部穆斯林世界的关系比较平稳;"梅普组合"权力运作方式使俄对外政策具有相对稳定性、连续性。2012年3月4日普京再次当选总统,俄外交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将出现五大走向:继续东倾,仍然西向,发展对华战略协作不会改变;加强独联体区域一体化;南北伸张,北极将成为新的亮点;经济建设是中心,实用主义为指导,能源外交是特色;以强国富民为战略,加入世贸后俄与世界经济联系加深,对西方和中国的需求加强,会实行双线同盟政策。  相似文献   

17.
哈萨克斯坦作为中国在中亚的最大及最重要贸易伙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研究其经济、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新疆)的对外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92~2009年的年度数据对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进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进一步加快中国(新疆)对哈贸易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张宇燕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2月《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7)》为"国际形势黄皮书"系列年度报告之一。报告旨在对本年度全球政治及安全形势的总体情况及变化进行回顾与分析,并提出一定的预测及对策建议。在大国关系与国际安全部分,本书对中、俄、美三国之间的合作与冲突进行了深度分析,揭示了影响中美、俄美及中俄关系的主要因素及变化趋势。在这一部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08,(12)
17世纪-18世纪初,世界经济交往的大潮同时对处于封建王朝顶峰的清帝国与当时落后的俄国产生了冲击。在俄国积极主动的态度和中国为政治目的以贸易让步的形势下,早期的俄中贸易缓缓得拉开了序幕。17世纪末-到18世纪俄国与中国积极的经济交往预示着他们将走上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20.
俄国民粹派无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村社正在瓦解的事实,主张俄国走"非资本主义道路",即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列宁通过分析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指出俄国村社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并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从而彻底批判了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列宁在否定和批判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的同时主张肯定民粹派理论纲领中的合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