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新湘评论》2010,(8):7-9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2.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小而言之,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大而言之,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早在200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就要求  相似文献   

3.
刘熙武 《党课》2010,(16):83-86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载体。读书益处多多。小而言之,读书可以益智增见、砥砺品行;可以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大而言之,读书关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所以,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读书,从本质上讲,就是读者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伟大智者的心灵进行对话。领导干部要真正把书读好,就得先弄清以下“三问”。  相似文献   

4.
大文豪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对董传的评价是:“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温家宝总理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可见,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读书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5.
大文豪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对董传的评价是:“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温家宝总理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可见,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读书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6.
《当代党员》2009,(11):1-1
学习,决定人的修养、气质和境界,关系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勤奋学习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学习,既是领导干部具有战略意义的政治任务,也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更是自我完善和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先锋队》2012,(1):52-53
俄罗斯:书籍与面包同等重要俄罗斯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奇的民族。读书是这个民族的悠久传统和民族习惯,今天已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俄罗斯人看来,书籍与面包同等重要,人不能不吃饭,也不能不读书,他们用于阅读的时间远远超过吃饭。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4,(Z1):273-274
<正>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呼吁,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1995年,又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每个角落每个人都能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0年两会召开之前,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提出:"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  相似文献   

9.
"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头脑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就要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日常  相似文献   

10.
卓文江 《当代贵州》2014,(36):54-54
正人生在世,注定是要一辈子"奔波"的。但能够在奔波中阅读,或者说在阅读中奔波,所看到的世界和人生自然是精彩纷呈的。一个走遍千山万水的人,看到的或许只是他行经过的世界一隅,而一个勤奋读书的人,通过书籍看到的却可能是整个世界。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阅读历史类书籍。古人云:"不读书者鄙,不读史者鄙","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世代的兴衰更替,以及透过事件表象所蕴藏着的成败之道与内在规律,以历史作为审视现实的一个视角,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营养,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都具有  相似文献   

11.
自成 《先锋队》2012,(15):54-55
俄罗斯:读书是俄罗斯民族的悠久传统和民族习惯,在俄罗斯人看来,书籍与面包同等重要。俄罗斯人把家庭藏书多少看成是一个人文化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俄罗斯居民家庭藏书总量高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的10倍之多。俄罗斯人平均每人每天用于阅读图书、报刊和其他出版物的时间近1个小时,居世界之首。  相似文献   

12.
多读好书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智慧的结晶,进步的阶梯。爱读书、读好书,是每个人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读书,就是要好之乐之,就是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血液里,融汇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读书,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文明传承之途;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成长之梯;而对于执政党来说,读书是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之基。  相似文献   

13.
正说起读书,我马上会想到许多名言名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等等。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关于读书的好处被人说的太多太多。作为一个天生爱美的女性,我要说,读书可以美容。进入21世纪,人们的物质生活极为丰富,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可以改变一切,有钱也能使人变脸。有些  相似文献   

14.
治心养性,要在读书。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干部该读什么书?这不仅是个人的爱好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问题。胡长清爱看书。他经常看的是《肉蒲团》、《素女心经》、《金瓶梅》,结果荒淫无度沦为阶下囚。书籍自产生以来就良莠并存,有精华也有糟粕。读书好、好读书更需要读好书。读书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古往今来,一些落马的为官者,均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不读书不学习,沉迷于官欲,满足于现状,这样的"官  相似文献   

15.
读书,对于一个人,如生命般重要。读书如同吃饭睡觉,是人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须臾不可或缺。人不读书或很少读书,就会缺乏精神营养,混沌无知,难以成才;就会把自己封闭在狭隘的认知范围内,自缚于小小的茧壳里,如果只有躯体没有灵魂,人生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16.
现在强调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这是深谋远虑的。一个人不学习。就很难成长进步;一个民族不学习.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政党不学习,就很难取得和巩固执政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也很重视学习,《论语》中有着许多关于学习的论述.其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古人说,夜者。日之余,是读书学习的好时光。夜深人静,读着《论语》,思考为学的问题。真是另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17.
常叹读书之三惑:一曰学不完,知识就象大海,而个人就象一个茶壶,茶壶是不可能盛大海的;二曰学不动,有些书半天读不进去;三曰学不了,终日事务缠身,感觉精力有限。面对读书之惑,能找到读书的捷径吗?很多人不同意读书有捷径之说,但肯定读书有方法,因循其法读  相似文献   

18.
许明 《当代贵州》2014,(20):17-17
正"无聊才读书"也没什么不对,可怕的是无聊也不读书。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视读书的民族之一。历史上文人骚客关于读书的箴言、名句俯拾皆是,流传至广,今天仍然是众人耳熟能详的励读鸡汤。诸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  相似文献   

19.
正古语有云:"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读书,可以让人超越平凡世界里的琐碎与庸俗;读书,可以让人养成沉稳的品行;读书,可以培养人深度思考的能力;读书,可以让人战胜性格中的弱点,丰盈内心;读书,是  相似文献   

20.
朱海山 《学习月刊》2011,(21):12-12,51
在同事眼中,我是一个"不够意思"的人,因为我不唱歌、不跳舞、不打牌,平时只喜欢喝上两杯小酒,主要业余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他们经常问我,总是读书有意思吗?想想似乎没有什么意思,只是习惯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