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多层次股票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九条”意见中,鲜明地提出要“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这是一个很到位的提法,清除了过去许多误导性概念。多年来,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的认识一直模糊, “二板市场”、“三板市场”之类的提法,让人搞不明白到底说的是板块还是市场。 纳斯达克国际公司总裁约翰·沃尔来华访问,有记者问:“你认为纳斯达克是二板市场吗”?他回答道:“我不认为纳斯达克是二板市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在我们这里交易买卖,为什么把我们看作是二板市场呢?无论是按股票交易量算还是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建工与发展,股民阶层已出现,”股民”一词也被人们频繁地使用着。但关于“股民”一词的准确定义,目前似乎还没有。有的文章把股民称作个人证券投资者,有的把股民称作持有不记名股票、记名股票和股权证的股东。在一般老百姓的意识中,股民就是在股票交易市场上炒买股票发财致富的人。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近代股票市场的兴起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市场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伴随股份制经济的兴起而出现的经济现象,因而股份制企业在中国的建立是近代股市兴起的前提条件;同时,近代中国民间一定数量的剩余资本,客观上使部分人拥有了购买股票投资企业的资金实力,并在优厚利润的吸引下投资股票市场,使中国近代股市具备了兴起的资金条件;其次,股票是新生事物,近代中国对股票市场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对股票及股票交易逐渐有了初步正确的认识,接纳股票的人从极少数扩展到上海各阶层的大多数,这正是中国近代股市萌芽存活的思想条件。同时,伴随其兴起之路,中国近代股市也具备了其显著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时下股票市场相当火爆,据权威资料统计,全国股民已达三千余万人,流入股市的资金数以亿万计。入股市,当然是为发财致富,但股市的吸引力似乎又不止于此——一位朋友跟我讲,作股民,可以真正找到当家作主的感受。 初闻此言,觉得他把“当家作主”、“主人翁”这类闪光的字眼与“股票”、“股市”这些不那么闪光的事物扯在一起,别别扭扭的。但别扭归别扭,又不能不承认其观点有合理成分。平心而论,股市的盈利  相似文献   

5.
股票期权 (StockOption)是指买卖双方按照约定的价格在特定的时间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股票的权利。它起源于五六十年代的美国。 195 2年 ,菲泽尔公司为了避免公司主管们的现金薪金被高额的所得税率“吃掉” ,在雇员中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期权计划。由于股票期权较好地解决了长期激励问题 ,因此它在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 90年代 ,随着美国股票市场的异常活跃 ,股票期权制度逐渐形成世界潮流。目前在美国前 5 0 0家大企业中有 80 %的企业、所有上市公司中有 90 %和 10 0 %的高科技公司都实行了“股票期…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出现了以固定形式和不固定形式组织起来的股份联合经济。几个经济特区和若干大中城市已不断用“职工招股”“公开招股”的办法筹集资金,一些劳动者也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发行股票,集资兴业,这种社会主义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引起了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广泛瞩目,大家对股份经济、股票以及股票市场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现将有关问题作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言理 《瞭望》1992,(40)
上海股市走势起起伏伏,由此带来的“无处不说股,无人不知股”的“股票现象”,令人喜忧参半。 据称在上海1300万人口中,正式股民约有30万,而参与股海弄潮的不下100万。16种上市股票外加炙手可热的股票认购证,就如“台风眼”,围绕它们的是席卷一切的狂风暴雨。有人说这是“初级阶段”,也有人说这是“现代神话”。但股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逼迫着人们从狂热走向理智。如此而言,“股票现象”给开放后的上海人带来的不啻是一出人间悲喜剧,更是一堂社会启蒙课!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国内不少报刊争相登载一条“历史轶闻”:马克思也曾“下海”,买过股票!真不知是何方人士从历史的浩卷中发现了这等“新大陆”!也真不知大肆渲染此事究竟是何意图!是想证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股票的兴旺普及,还是想说明既然马克思买了股票,那他就肯定赞成搞股份制?可惜马克思买的只是姓“资”的股票,却无幸买到姓“社”的股票。这一点,诸位“言必称马列”的同志们不知注意到没有? 依我看,这种热衷于渲染伟人轶闻的做法,只能证明那些事事寻找“理论根据”的人思想不解放!  相似文献   

9.
股票的投资价值仰赖股票市场的完整价值链,而上市公司只是这个链条上的一部分。参与市场交易可以投机,建设市场却容不得丝毫投机  相似文献   

10.
纽约专电 “股票暴跌,创历史新纪录”,“寒潮席卷世界金融市场!”前几天,报纸上以这样醒目的标题登着纽约股票交易所的新闻。人们议论纷纷:股票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美国经济本来已是小脚女人,步履维艰。去年增长百分之二点四,今年如何,还是一个大问号。这一风波又给经济界人士带来了新的忧虑。 事情发生在一月八日,星期三。那一天,纽约股票交易所股票价格突然大幅度下跌。出现一阵抛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证券市场制度创新引 人注目,开设股指期货交易、 创业板设立等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准备阶段,然而另一事先没有引起关注又将对股票市场产生较大影响的措施,却已悄然实施:最近有关媒体报道,中国建设银行从今年10月9日起,已经开始在全国部分城市进行个人股票抵押贷款的试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也正在考虑出台相关的管理措施。在此之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展了对法人机构的股票抵押贷款工作。 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刺激有效需求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进行个人股票抵押贷款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第一,有助于进一步促…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步入新阶段股市投资中长期看好中国离世界更近了“新经济”:欧洲离美国有多远东南亚经济复苏隐忧仍存 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经济正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国民经济在未来10年将以年均7%的幅度增长。本文作者据此认为,在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股票市场有可能中长期走“牛”,投资者应抓住机会,精心选择具有挖掘潜力的股票进行长期投资。 最近,有关部门公布的各项经 济统计资料显示:在国家适 时采取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措施(包括大量发行国债筹集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消费信贷、提高出口退税率鼓励企业增加…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的股票融资一年高达数千亿元,而企业债券仅几百亿元,股票融资是企业债券融资的10倍以上;而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债券融资已超过股票融资的10倍。 现代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主要有两条: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当前,我国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筹集的资金占融资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而企业债券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却明显滞后。现阶段如果能推动国内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对国内企业融资结构的完善和治理水平的提升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99年9月8日有关部门发出通知 ,有条件地允许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上市公司进入股票二级市场。长达两年之久的严禁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统称国有企业)炒作股票的规定 ,开始有所松动 ,为国有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的同时进行资本经营 ,提供了一条途径。然而 ,时至今日 ,并未见到国有企业大规模入市。畏于股票市场的高风险、高投机性 ,很多国有企业还在观望徘徊。目前 ,国有企业投资于证券市场的方式主要有 :购买国债及其它债券 ;参与一级市场配售股票 ;在二级市场投资于股票 ;在二级市场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等。国有企业的资…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社会界限变得十分复杂,特别是随着现代股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所谓“人民资本主义”的理论.“人民资本主义”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本民主化”和“管理民主化”.现代股份公司对工人发售股票,使股票更加小额化、分散化;一些西方学者据此宣称所谓“资本民主化”.  相似文献   

16.
辛石 《党政论坛》2014,(10):18-19
1983年7月,经广东省宝安县政府批准,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实行“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保本、付息、分红”的方式向社会招股集资。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只股票“深宝安”诞生,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是发行这一只股票的提议者。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已近8万亿元,如何使这部分资金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很多人探讨的话题,央行行长戴相龙“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表示,“希望近8万亿储蓄中能分流一部分到资本市场”。那么,这里的资本市场是不是仅指股票市场,又如何能让如此大量的储蓄进入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8.
行情的周期性波动似乎是股票市场与生俱来的特性。中国股市呈现周期性剧烈波动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流通股本与货币资金供求关系失衡,导致股票价格剧烈波动。调节股市健康发展的根本举措,便是大规模地发行债券,让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之问保持适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恶庄”与“恶东”是中国股票市场的两只毒瘤,摧残着市场健康的肌体,掠夺了大量的市场稀缺资源,动摇了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随着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舆论的讨伐,“恶庄”得到了有效的遏制,逐渐失去其生存环境。然而,在中国股市上大股东的“恶东”行为依然盛行,屡屡出现大股东通过各种手段侵吞上市公司资产、掏空上市公司,甚至使上市公司沦为空壳。还有一些非上市公司为达到圈钱的目的,通过所谓的重组,借壳、买壳控制上市公司之后,便肆无忌惮地吞食上市公司的财产。  相似文献   

20.
10月初以来,纽约股票市场的狂跌风潮引起世界性股市的大暴跌。这是1985年以来国际经济领域中继美元汇价和石油价格大暴跌之后发生的第三件大事,使世界经济形势更为严峻。 这次美国股市暴跌具有下列一些显著特点:一、来势凶猛,跌幅空前。仅10月19日就下跌了22.6%,比1929年10月28日大萧条开始时股票跌幅(12.8%)几乎要大一倍;二、全面下跌,损失巨大。除了道·琼斯工业指数所包括的30种热门工业股票外,还有大约1800种其他股票也发生了暴跌。从10月14日至20日,美国股市损失了6480亿美元;三、波及全球,冲击猛烈。在美国股市狂跌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