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史艳芳  唐辉 《人民论坛》2015,(2):199-201
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西方学者随即抛出"工人阶级消失论"等观点。文章对这种阶级结构变化进行分析,指出了资产阶级"告别阶级、告别革命"的实质,认为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工人阶级仍是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2.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新变化□李青宜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动乱时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尤其是自50—60年代以后,主要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影响,这个社会在经济有较快增长的同时,其社会经济结构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新...  相似文献   

3.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东 《前沿》2005,42(8):16-19
自“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很多新变化。本文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的主要变化,并论证了科技革命、中心—外围格局和资本主义社会同化机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一些令人注目的新变化 ,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全局性的有经济全球化 ,新科技革命和第三条道路。这三大变化不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都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然而这些变化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危机 ,更不会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因而也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5.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几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 20世纪 70年代后期开始的科技产业革命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对于这个阶段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例如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金融市场的独立产业化与全球化、信息革命与新经济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前没有看到、或者没有深入涉及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认真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这里,笔者试对当代资本主义作些分析。 一、资本主义经济在当代获得了相当的发展。马克思曾经说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生新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当代特点使原本主要发生在民族国家范围内的生产社会化迅速向生产全球化方向转变 ;受此推动 ,资本关系全球分布 ,从而导致基本矛盾的全球性生成与组合态势 ,其阶级关系、生产关系方面的表现也更加突出地在全球层面展开 ;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基本矛盾新变化 ,使当代资本主义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际关系等方面面临许多新的、更加难以克服的矛盾与危机  相似文献   

7.
刘茜 《传承》2012,(22):36-37
自"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之所以发生这些变化,科技革命是直接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是内在依据,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强大动力。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发展是部分质变和新质的产生,而不是根本性质的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和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资本主义随着内部部分质变和新质的产生,以和平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带头掀起的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科学技术革命震撼了世界,它使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阶级结构等等发生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重大变化。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问题,60—70年代以来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理论问题。西方学者已就此课题发表了大量论著,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各国共产党和社会党的观点也不一致,可以说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我国以往由于对外封闭,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变化所知极少。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路线、实行对  相似文献   

9.
吴茜 《理论月刊》2006,101(4):152-156
“新帝国主义论”建构了美国21世纪称霸世界的理论范式。美国“新帝国主义”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特殊发展形态,是冷战后美国推行以利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殖民主义、以通过输出西方民主价值观和干涉别国内政途径建立全球制度性霸权体系为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以预防性战略为指导思想和以强化军事同盟为途径建立新的“霸权和平”为特征的新炮舰政策的综合体,其根本目的是推行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模式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化,即要按照美国的政治制度、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建立美国一统天下的世界霸权体系。它将对冷战后世界战略态势的演变和政治秩序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二战之后,由于科技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对其阶级结构的变化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使阶级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西方学者出于自身理论的需要,提出了“中产阶级论”,认为,“无产阶级正在消失”,整个社会已经或正在“中产阶级”化了,形成了“没有对抗的社会”等等。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没有一个“中产阶级”?本文试对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观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詹姆逊,创造性地构建了以晚期资本主义为研究对象的"晚期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吸收了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范畴,把资本主义理解为一种"生产方式",视"资本"为资本主义社会最大的总体化力量;在承认资本主义制度的"弹性"并深入分析20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新特征的基础上,强调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在"国家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历史分期论视野中,把当代资本主义定位为"晚期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最纯粹的形式,后现代则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主导".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新特点和新问题。尤其是自战后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稳定和发展的局面。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本性或实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并由此产生对当代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这一历史大趋势的怀疑。为此,有必要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及这种发展变化并未改变其本性和实质进行再认识,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仍然摆脱不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3.
曹春梅 《传承》2008,(6):126-128
始于20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其规模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科技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形成;加速了社会文化、思想观念的变更。新科技革命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影响世界总体格局及发展方向的要因。  相似文献   

14.
2001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法政系周敏凯教授应邀来华中师范大学讲学,借此机会,本刊特约记者就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新变化、生产关系的新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实质等问题采访了周教授.  相似文献   

15.
始于20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其规模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科技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形成;加速了社会文化、思想观念的变更.新科技革命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影响世界总体格局及发展方向的要因.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在经历了一个经济恢复时期后,都出现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1951—1970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年平均达到5.3%,大大超过战前的速度。而且,各种矛盾有不同程度的缓和,革命形势从总的来看尚未形成。所谓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就是指上述经过战争和革命时代动荡后。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当前,如何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已成为能否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此,本文拟谈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刘茜 《传承》2012,(11)
自“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之所以发生这些变化,科技革命是直接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是内在依据,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强大动力.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发展是部分质变和新质的产生,而不是根本性质的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和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资本主义随着内部部分质变和新质的产生,以和平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苏东解体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并呈现许多新特征。全面认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资本主义内部寻找并培养社会主义因素、适应并逐步消灭资本主义是美国共产党的战略选择。美国共产党认为,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仍然没有摆脱资本主义危机的客观必然性;新科技革命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与失业人数增加之间的尖锐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与阶级斗争并没有消亡,阶级斗争的程度更加复杂;资本主义的强盛与繁荣下面也蕴含了社会主义的许多新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课地位本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后一课,通篇都在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本课是下册的重点课,是对学生进行信念理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这一课涉及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较多,社会热点也较多,因而,它又是下册的难点课。教学目标 1.在认知方面。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以下知识: 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战后垄断资产阶级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和实质。战后帝国主义无法摆脱经济和社会危机的困扰;战后最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一世纪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社会主义运动至今已走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其间,既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遇到过严重的挫折。在当前世界经济政治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分析把握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积极探讨新世纪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新课题及其发展方向,对社会主义运动在二十一世纪的重新振兴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给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课题在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与传统资本主义社会很不相同的诸多新的特点,从而不可避免地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