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虽不是“老政工”,但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二十年了,也有过台上振振有词、台下掌声雷动的辉煌,有过被人夸被人捧、“做政工也吃香”的时光。 一九九三年三月,我从组织部调到总务处工作,按说肚子里的“货”应付那摊子工作应该没有问题。没想到第一节政治教育课,就跌进了“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台下谈得眉飞色舞”的彷徨。一次去找一个后进青年工人谈话,我未开口,他却先言:咱不想入党,又当不上官,工资最低,活儿脏累,需要的不是大道理,而是多一点实惠。说完就走了。那毫不在乎的样子,那酸溜溜的话语,使我的心一下子凉到了底。为什么思想政治工作在他们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难道政工干部真的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事政治工作已十多年了,时间虽不很长,但其间也可算是经风雨、见世面了,因为本人不仅在基层担任过连、营政治主官,而且还长期在军以上政治机关专门从事政工。言及体会,感慨万千!这里我不想举什么事例来说自己的甘苦,只是想到了古人所谓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觉得作为一名政工人员,也只有注重这“三立”,才能把工作中的“酸”、“苦”、“辣”化为“甜”,才能使政工这一行真正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画魂     
一张 《瞭望》1994,(43)
根据旅法女画家潘玉良的传奇性身世编写的影片《画魂》,去年以来被传媒“炒”过了头,及至上映,听说却也平常。我则不曾看到。 潘玉良的传记片虽然失之交臂,她的作品、特别是她的自画像,是见过好几幅的。要说“画魂”,我觉得从肖像画中也可以得其一二。  相似文献   

4.
平生爱读散文,也爱写散文。散文真实,有时代感。她虽不是长篇巨作,却也言之有物;写来非易,写好更不易。曾经有人轻视散文,不大愿发表和出版散文作品。为此我也写过文章,要求编辑同志能够对散文青眼相看。现在情况似乎好转些,去年十月中居然在盐城还出现了“散文节”盛会,这一创举应该说是一个可喜的开端。  相似文献   

5.
苏芩 《各界》2011,(9):3-3
很多人觉得,父母双亡寄居贾府的林黛玉无依无靠、无钱无势。连她自己都说过:“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但实际上,这样的处境,对于出身名门的林黛玉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陈鲁民 《民主》2007,(1):47-47
二十多年前,人们见面互相问候最多一句话就是:“你吃了吗?”而在我的老家,由于经常吃不上干饭,吃饭多是喝汤,所以常问的是:“喝汤了吗?”现在,早已温饱有余的人们觉得再问这句话就很俗了,也过时了,他们更关心的是“你幸福吗?”的问题。当然,吃饭和幸福也是有紧密联系的,吃不上饭肯定是不幸福的,整天饿得头晕眼花,哪有幸福可言;但天天吃山珍海味,吃得脑满肠肥,也未必就是幸福。南太平洋岛国瑙鲁富得流油,公民的一切福利政府全包,每人一年还享受35万美元的政府津贴。他们无须工作,却过着极其奢华的生活。人们都说瑙鲁是人间天堂,然而,这却是一…  相似文献   

7.
我的小说观     
我很喜欢读小说,也学着写小说。我对小说有自己的理解,认为小说其实应该叫做“心说”,就是用心说的。作家把自己心里想要说的话和所写人物心里想说的话巧妙地揉合在一起,说来有头有尾、有情有趣、有滋有味又有意义。我爱读这样的小说。我也学着写这样的小说,《爱的咏叹》、《梳头娘姨传奇》等小说就是这样的习作。我不知道这样的小说是不是叫做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但我不管这个,我有自知之明。我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用心写,用心说。写作的实践,读者的鼓励,使我增强了责任感和信心。偶然…  相似文献   

8.
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的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有何意见?对企业的政工干部有什么希望?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最近到有关企业走访了部分一线职工。他们认为,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政工干部应有新的作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工干部不要妄自菲薄。有的职工反映:自从实行厂长负责制以来,每当我去找党组织负责人时,他们的态度虽然同以前一样热情,但显得有些失落感。常常对我们说:“找我们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我们只能把您的意见向厂长转达,有空最好再找找厂长。”听了使人心凉。对此,我们一方面同情政工干部,另一方面也觉得政工干部自己有点妄自菲薄。其实,即使不能帮助职工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在思想上开导开导也是有益的。职工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同志说过,领导的方式,要让群众觉得不是在领导他们。怎样才能“让群众觉得不是在领导”?我们可以尝试把表扬变成赞扬,把灌输教育变成自我教育。 赞扬是领导最常用的激励手段之一。虽然表扬与赞扬在文字上只有细微的差别,但在实践中的效果却迥然不同。表扬所表达的信息,不仅仅是对下属取得成就的夸奖,还有意无意地暗示了一种身份关系:我是领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从事于编辑出版行业,再加上个人的爱好,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养成了一种“随便翻翻”的习惯。“随便翻翻”,当然读得不精、不细,但碰到爱读的书,却是手不释卷,必待读毕而后快的。今年我最爱读的一本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季羡林散文集》。  相似文献   

11.
“泰戈尔说过:‘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虽然我们也很现实,但我们不能失去激情,即使不成功,只要我们努力过,真实实意地活过,这种生活方式难道不算是我们追求的一部分吗?”“有道是:爱一行,钻一行。我相信,凭着自己扎实的英语功底和文学对自己的熏陶,我一定能够胜任英语教学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以上引言出自××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92级女生小A之口。然而,她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却于1996年4月6日中午12时许,从校园内一座尚未竣工的教学楼12层楼处跳楼自杀,致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有些事情实在难以令人置信,但又都是客观存在的,让人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譬如说一个人做过坏事、犯过法、坐过牢,这本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声名狼藉者,亦历来为人所不齿。就是这些人自己,也像阿Q忌人说“癞”、“亮”等字眼一样,十分忌恨他人提及他们的恶...  相似文献   

13.
在这次“三讲”教育中,某机关向基层单位下发了一份征求意见表。表中从服务态度、服务作风、服务质量等八个方面征求意见。结果所有基层单位在征求意见表格所有的栏目中都填写了“没有意见”。从表上看,这个机关的工作无疑应该是十分出色的,而且基层也应该是相当满意的。但望着这一份份没有意见的表格,笔者却感到无比惊奇和不伍,总觉得“没有意见”的背后好像有文章可做。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被征求意见的基层单位。结果大家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反映道:我们不是没有意见,而是意见提了也等于白提。原来,这个机关过去也曾经多次征求过…  相似文献   

14.
加强国企党员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要抓住三个关键,即:常问“我是谁”,常念“紧箍咒”,别碰“高压线”。常问“我是谁”就是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任何时候都不可以飘飘然、昏昏然,明明白白做人,清清白白执政。周恩来总理曾要求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一种“总觉得自己对革命有所缺欠,总觉得工作做得不好,不满意”的心理状态。用孔子的话讲,就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一种共产党人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常问“我是谁”,就是要时常告诫自己是一名党员,做人做事别辱没了党员…  相似文献   

15.
我在基层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听一位业务干部说:"我们搞工作的时候,总觉得纪检干部的眼睛老在背后盯着."这话或许有点说过了,但也说明:纪检工作在一些同志眼里确实是和"挑刺儿"、"神秘感"的意义划等号的.我自己就碰到过这样的说法,有些同志开玩笑地跟我  相似文献   

16.
我退休了     
今年6月,我告别了从事30多年的政工岗位,退休了。当我拿着两大包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回到家时,儿子奇怪了:“爸爸,还以为您拿回什么好东西,原来都是些旧报纸旧杂志呀!”我说:“你仔细看看,这两百来份报纸杂志里都有你爸爸的文章哩。”老伴也在一旁说:“这可是你爸爸的宝贝疙瘩,不退休还舍不得拿回来呢。”是呀,这些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记叙着我在政工岗位上走过的路,每个字都凝结着我的心血。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有这几十年来我在广大职工心里留下了什么,我只能从他们熟悉的笑脸和亲朋的‘搞师傅”、“高老师”、…  相似文献   

17.
我读张爱玲     
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另类作家,自出道后,盛名至今不减i“张迷”遍布全球。李欧梵说过,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张爱玲说过,我的作品,旧派的人看了觉得还轻松,可是嫌它不够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觉得还有些意思,可是嫌它不够严肃。但我只能做到这样,而且自信也并非折衷派。我只求自己能够写得真实些。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连她的书信都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笔者以为读爱玲的作品就是在读到了爱玲的心灵幽深处,张爱玲的人比她的小说,更像一个传奇。爱玲是一个常读常新,常读也常放不下的文人、女人。爱玲太过凝重太过率真,我读张爱玲,对张爱玲只是又懂得了一点点,明白了一些些,也只是渴望把这一点点、一些些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6,(15)
北大教授丁石孙,曾在1988年考察过美国的哈佛大学。他后来回忆说,那里的不少留学生,都问过我同一个问题:“你看我们现在是回去好呢,还是不回去好?”我也总是给他们同一个回答:“这要由你们自己来决定。我这里只能告诉你们这样一个情况,如果你们现在回去,国内正有很多地方可以发挥你们的才干。如果你们留在这儿,过10年8年再想回去,就不如现在回去的好。因为那时许多位置上  相似文献   

19.
娄岩 《侨园》2013,(5):35-35
<正>秋雨喋喋梦入尘,风经暖阁拭新痕,相望同天不同月,寄梦浮云欲断魂。有时寂寞和孤独会像可怕的病毒一样,使人意志薄弱,人性倒错。在北美我就遇到过一个来自北医,正在大学里读硕士的自费女生。交谈中,她说了一句让我感到非常震惊的话:有时我真觉得妓女都比我活得快乐。我问她为何如此消极,她略微迟疑了一下便给我讲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她来加拿大读硕士一年多,男朋友却在美国微软工作。她想去美国和男友团聚,但由于还没有结婚,又没有合法身份所以一直未能如愿。长期以来,他们只能天涯相隔,在电脑和电话上维持着岌岌可危的感情。他们常常因为时间上的冲突,或阴差阳错,而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约定。由此产生的误会和矛盾,发酵后变成一种可怕的毒药,无声无息地侵蚀着他们的爱情。原本美丽无比的二人世界里,已不再是晴盔万里,相反经常会阴云密布,雷雨交加。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题,在机关干部、政治教师、军队政工人员和战士以及工人农民中,进行过广泛的调查,他们都觉得有“多、繁、散。变”的感觉,体系庞大难以归纳记忆,专职工作者也只能领会其精神。记不住,就等于没有约束行为的准则,多了、散了,还容易出现形式主义的现象。就以学英模活动来说,遍地是“军嫂”,到处有“徐虎”,其作用固然巨大,但又总感缺乏宣传的力度、内在的深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象群众戏说的那样“热闹一阵子,激动一下子,脑中无影子”。内容和形式不在于多而在于格,要从众多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