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自1985年我国高等学校将“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课后,史学界不少同志就中国革命史的称谓、研究对象、始讫点等有关学科体系问题,作了积极有益的探讨。现将研究成果择要述之,供同志们参考,以便推动进一步完善中国革命史学科体系的研究工作。一、关于中国革命史的称谓葛仁钧提出,应将“中国革命史”改称  相似文献   

2.
自1985年高校政治理论课“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以来,“中国革命史”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摸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厂教学效果。根据第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精神,“中国革命史”课程又将改为“中国革命的理论与实践”。面对这一课程设置的重大改革与调整,笔者以为,虽然课程名称、体系变了,教学内容的  相似文献   

3.
《胡华文集》的出版是中共党史学的一件重要事情。《胡华文集》深刻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对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教学的重视,以及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它也代表了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教学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与水平。  相似文献   

4.
日本琉球大学副教授天儿慧认为,日本对中国革命史(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研究,正处在大的转变时期,并形成了两种带有特点的研究倾向。所谓转变,就是重新认识以前那种以毛泽东为中心,或以中共党史为中心描绘中国革命史的基本倾向。他在回顾自己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情况时说,在通过研究毛泽东来考察中国革命时,就形成“毛泽东的革命运动过程=中国共产党史=中国革命史”的典型框架。可是,把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进而又和中国革命的主流直接用等号连接起来,怎么能不出现严重缺欠呢?首先,这种框架有一种倾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高等院校的政治理论课从80年代中期开始了改革,其中,“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课,这一改革基本上取得了成功。其优点在于拓宽了中共党史的内容,时间上溯到鸦片战争,把近代中国沉沦为半殖民地和上升为半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展现出来。同时,除中国共产党以外其它政治势力为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也得以展现。这次改革也有不足,即,  相似文献   

6.
张闻天是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研究与教学体系形成的重要奠基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适应党校教育规范化发展的需要,张闻天围绕中国革命问题展开研究和教学,积极推动将革命史、党史列入党校课程。1937年,他编著出版《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一书,成为全党学习革命史、党史的重要教材。这本教材阐明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和前途等基本问题,建立一套严整、科学的逻辑结构和分析框架,提出革命运动螺旋式发展、革命运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等观点,在革命史、党史学科建设方面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闻天所编著的《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是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革命史、党史教育以来的第一本正规教材,为以后各种中国近现代革命史著作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党史专家胡华在评论该书时给予很高评价,指出:“前人开创一个学术领域,字路蓝缕,披荆斩棘,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习该书,对于搞好党史工作是大有种益的.一、开创了用马克思主文观点研究、统写中共党史、中国车名史的新领团早在1933年,张闻天就在中央苏区讲授《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一课,三讲的标题分别为:“中国革命的社会经济基础”、勺925年至】927年中国大革命…  相似文献   

8.
深化和改进中共党史研究的深刻思索——评张静如著《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郭德宏近年来,曾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在政治思想教育和现代史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共党史学,逐渐受到了冷落,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有的高校甚至连空虚专业的学生都招不满,整个学科呈现...  相似文献   

9.
张闻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一生坚持不懈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用以指导中国革命运动,同时,又十分重视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研究。他强调应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和编写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并提出和运用了许多科学的研究方法。他对中国革命性质、形势、任务、对象、动力和重要党史人物的分析评价,为我党研究制定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抵制、  相似文献   

10.
胡华(1921~1987),原名胡家骅,我国著名中共党史研究专家,中共党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主任,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职。他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研究,为推动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拟从中共党史研究原则、中共党史研究方法、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以及中共党史研究特点四个方面,对胡华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11.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努力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 林述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全会高屋建瓴、深谋远虑地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组织局”是效仿俄共(布)、联共(布)中央领导体制的一个产物。它在中共党内几度设置,并不等同于中央组织部,其职能范围、人员构成等相当于处理中央日常事务的工作机构,但实际上其功能未能完全发挥。中共中央组织局曾经作为党的中央领导体制的构成部分,对它的建立、发展、沿革进行梳理,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的到来,增强了党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民主政治建设、公共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方面的能力,但网络信息的急速传播对党的执政根基巩固、社会维稳和党员个体素质提升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党的执政过程趋于复杂化。在网络社会不断崛起的背景下,党的执政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面临的问题依然还有许多,当前,要进一步提升执政能力,党必须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净化网络空间和大力培育网络人才等手段,确保网络信息在提升执政能力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的进程,就是对社会力量不断进行整合的过程。从历史—现实的维度与合法性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组织基础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基础不断增强的过程。尤其是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原有的力量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这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政治思路,基本解决了这个新问题,因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乡镇政府存废的抉择置于历史的背景下考察具有可靠性和可预测性。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将推动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型,同时加剧后乡镇企业时代乡镇政府财政困难。由于乡镇企业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加之乡镇政府的职能调整并未完成,所以从财政资源配给的角度看,乡镇政府成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具有理论的可行性。这一乡镇政府转型的选择符合其历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关于会计准则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伦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的基础上 ,阐述了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制度和行为准则具有厚重的伦理学意义 ;并探讨了当前会计准则中的伦理意义的缺陷 ,以及将西方会计准则伦理和我国传统伦理相结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